|
我从进研究所读研究生开始听学术报告,有些是研究所组织的学术报告,有些是学术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刚开始,只要有学术报告就去听,后来,随着自己做研究的深入,会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听一些学术报告。博士毕业后换了研究领域,我刚开始也是尽可能听各种学术报告,然后,渐渐过渡到有选择地听一些学术报告。这些年下来听了不少学术报告,总体感觉是:听好的学术报告就像经历一段全新的旅程,沿途风景秀美,令人心旷神怡,结束后内心既满足又有些许感动。
我认为好的学术报告是:历史地阐述科学发现及其历程,以及给出前行方向的可行建议。所谓历史地阐述科学发现及其历程,是指讲清楚了这个科学问题的来源以及做这个科学问题的渊源,解释清楚了研究上的新发现、新进展,分享了在获取这些新发现的过程中有启发的瞬间;至于给出前行方向的可行建议,则是指基于当前研究进展和技术手段建议哪些重要科学问题值得并且可以进行探索。听好的学术报告,不论是初涉研究领域的青年学生,还是在领域内探索多年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受益。
听好的学术报告可以帮助尽快熟悉研究领域
对于初涉研究领域的青年学生,对自己即将探索的研究领域还比较陌生,通过多读文献是熟悉领域的一个办法,如果能够多听领域内相关的学术报告则是尽快熟悉领域的一个好办法。研究上的基本概念、专业名词、习惯用法等等,都是前辈们经过多年努力达成共识后逐渐形成的,如果不熟悉这些,可能会影响对文献的理解,甚至带来困惑。好的学术报告会将这些东西以你熟悉的方式传授给你,帮助你理解和掌握。若有疑惑的地方,等报告结束后还可以伺机请教,面对面交流效果会好很多。另外,学术报告PPT上引用的文献常常也是领域内最经典的文献之一,值得记录下来细细品读,如此,你对文献的选择能力和品位也会逐渐提高。
听好的学术报告可以交流最新的研究信息
从学术思想产生到学术论文发表,时间可能有长有短,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而言,这个过程普遍会比较漫长。学术报告,虽然讲述的是研究发现,其实本质上交流的是学术思想。与读论文相比,听学术报告应该能够更早了解到报告人的学术思想,也可以更早知晓本领域的最新进展。学术报告本来应该鼓励报告人讲述尚未发表的研究发现,然而,由于担心学术剽窃等实际风险,报告人一般不主动讲述尚未发表的研究结果,即便在提问环节涉及到相关问题,一般也以模棱两可应对。听说当前也有一些邀请制(申请制)的小型闭门学术会议,报告人都展示尚未发表的最新研究进展,但是这种形式毕竟将多数研究人员(特别是处在学术起步阶段的青年人)排除在外。传统的学术报告形式能否继续作为最新研究信息交流的平台?我当然有期待,但又不太乐观。
听好的学术报告可能会对研究有所启发
现在交叉学科异军突起,越来越得到青睐。其实,任何学科的发展到某个(些)阶段时都离不开别的学科的支持,正如,显微镜对于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对于人工智能等。听学术报告,特别是听不同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学术报告,其中的一大乐趣就是可以将自己从固有的研究思路里解放出来,任由大脑天马行空自由想象。我当然知道,大部分的想象仅是停留在想象,但是,只要有那么一次将想象付诸实践,也许就会带来全新发现。即便只能从报告中获得那么一点点灵感,也可能会给研究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
听好的学术报告可以增强继续前行的勇气
我刚上研究生那会儿听学术报告,感觉报告人很轻松就将一个科学问题研究清楚了,好像科学研究是一件挺轻松的事情。后来自己进实验室做研究,遇见种种困难后才忽然明白:只有真正经历过困难的人才可以将困难讲得如此轻松。没有任何一项科学发现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所谓运气好,不过是指经过艰苦努力后有了新发现。我感觉做研究过程中最难的阶段是,仿佛看到了苗头,但是又好像遥不可及,不知道是该坚持还是该放弃时犹豫不决的阶段。此时,听好的学术报告,就像可以听到同路人的鼓励,就像可以借到同路人的微光,从而重新鼓起勇气,坚定信念继续前行。
听一场好的学术报告,就像来一段有趣的旅程。暂时忘记狼狈,眼里满是风景。待报告结束回到自己的研究,多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勇气。一场好的学术报告,就是这样轻轻地鼓励着每一个听报告的人:有一天,你也能轻松讲出自己发现的故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