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tt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itty

博文

科研时间多少才够 精选

已有 8880 次阅读 2021-9-18 16: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做科研花多少时间才够?这原本不是一个值得探讨,更不会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一旦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就意味着科研工作的自由可能受到了威胁。这个威胁有可能来自于环境,比如,每天需要打卡记录在实验室的工作时间;也有可能来自于课题,比如,课题结题需要与预期目标接近的成果产出;还有可能来自于考核,比如,合同期内对论文质量和数量的具体要求。值得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这些威胁其实没有一项属于科研工作,但是却对科研时间产生了深深影响,如果做科研时不能抛开这些威胁因素,那么科研时间很可能在焦虑中悄悄流逝而难以溅起一朵浪花。

   科研工作本质上就是科学探索,是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揭示原理的工作。自由,尤其是思想自由至关重要,焦虑则会无情地扼杀思想自由。在我的理解里,自由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科研,特别是按照自己的思考习惯自由安排科研时间。科学研究讲究逻辑和实证的统一,其中,逻辑思考决定了一个人提出科学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逻辑思考对于空间要求不高,但是对于时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自由的充分的思考时间是逻辑发生发展的空气。因此,规定实验室工作时间的做法显然忽视了逻辑思考的重要性。那么,科研时间到底需要多少才够呢?

   同是科研人,你我不一样,每一个独立的科研人都拥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科研时间。首先,每个人对待科研的态度不一样。有的人把科研当成一份事业,科研时间和自己的生活时间难以分离;有的人把科研看作一份工作,只要在上班时间里做好本职工作就行。其次,每个人对于科研的期待不一样。有的人做科研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科研时间和生命时间同样重要;有的人做科研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科研时间和生活时间常常重叠;有的人做科研为了完成任务,科研时间就是任务时间;还有的人做科研是为了帽子,科研时间就是各个评选时间。再次,每个人的科研选择不一样。有的人选择结果可见的课题,科研时间可以安排;有的人选择前途未卜的课题,科研时间难以掌握。最后,科研时间还与个人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相关,但是,考虑到每个科研课题都不同,这一点不好比较。

   你可能也有这种体会,在做感兴趣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这说明,有无兴趣会让我们对时间长短产生不同的感觉。当我们讨论花多少时间做科研,其实也是在讨论有多少兴趣做科研。如果没有兴趣,科研时间不论长短都是煎熬,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如果着迷于某个科学问题,科研时间再长也会觉得不够,即使在干别的事情也会无意识地拾起科学问题。有人说,生命科学是实验为重的科学,只有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才能算作科研时间。我不赞同这种说法。生命是变化的过程,生命科学因此更加讲究逻辑和实证的统一,这就需要在设计实验和分析结果时进行充分的逻辑思考。这些当然是科研时间,只是未必非要发生在实验室,完全可以在公园,草地等任何可以让你愉悦思考的地方。只要有兴趣,任何地方都可以思考科学问题,实验室只是检验想法的一个工坊而已。科研时间即是兴趣时间,在哪里无所谓,有兴趣才是关键。

   科研工作是否产生了新知识?是否推动了科学进步?是否增进了人类福祉?想要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等待。课题项目可以交差了,合同任务已经完成,这些都不是答案。我们的科研时间流淌在人类历史长河里,如果能在某个时间点溅起一朵浪花,则证明上面的问题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们的科研工作值得被记录在人类历史里。我喜欢在校园里散步,常常想到:如果我们的科研时间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的任务指标,我们的科研工作能否被历史记录?可是,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我们又该如何留在这个单位继续做科研?我没有答案,只是认为: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我们的科研时间极其短暂,短暂到可以忽略,但是,值得被历史记录的科学发现却可以随人类历史被传播得很远很远。因此,单位应该多鼓励自由时间,个人应该多选择自由探索,这样的科研时间会更有意义。

   虽然科研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分工的一种职业,但是依然保持其自由探索的基本特征。自由是科研工作与其他工作最大的区别。我们在这里讨论科研时间,并不是讨论时间创造剩余价值的问题,而是讨论自由的问题。如果科研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试图通过时间管理来达到效果,那会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科研工作,讲究自由探索,只有给科研工作者充分的自由,才可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潜能。通过设定研究目标,团结科研工作者在重要的科学问题上协作攻关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为了达成目标,就限制科研工作者的自由时间。科研时间多少才够?应该自由管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569-1304762.html

上一篇:竞赛的意义-观看东京奥运会所想
下一篇:让思想的光照亮生物学研究的路
收藏 IP: 223.212.117.*| 热度|

15 杨正瓴 曾杰 谭平连 张波 黄永义 武夷山 史晓雷 郑永军 李曙 张俊鹏 刘继为 彭真明 苏德辰 王启云 关勇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