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做科研是来搞笑的吗?】
课外大学生科研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体落实并进一步推动大学教学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学习专业兴趣和潜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的大学在校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也是学业负担比较重的一个群体,这点从各校大学生培养计划就可以看出端倪。从大一开始,各种课程排满,大外,思想政治,体育等等课程基本上占据了大一的每一个学习日;大二开始一直到大三,陆续开出了一些专业课,由于学分要修满,所以基本上一周的课程表都得排的满满的才放心;大四了,学生就基本上没课了,主要是实习、毕设、找工作了,所以基本上学生想要修够学分按时毕业,按部就班,基本上能赶上节奏。
学生做科研就像大学里面大部分老师做科研性质是一样的,或者说类似的,都是在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做点事情。这种情况下,除非偏执狂或精神病,如果不是内驱力足够强大,一般是难以持续的。试想,别人学业之余小山坡上卿卿我我,自己却在实验室做课外科研,形单影只,一般博士都难做到,更不要说我们的大学生。这就回到一开始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学业之外严重碎片化时间里面,大学生做科研是来搞笑的吗?如果能做到将以下几股外驱力形成合力,则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1. 为了使学生科研有硬的空余时间保障,学校培养计划要相应精简起来,这是形成外驱力的一个方向。碎片化时间不是不能利用,而是效率不高,除非偏执性格与精神问题,一般碎片化时间对于常人来讲很难有效利用。
2. 除了硬时间的保障,激励机制也要建立健全起来。硬时间的保障,只是为学生科研提供了一条通道和机会,这条通道是通往罗马还是巴哈马,关键就靠学生激励机制了。好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励更多的人维持内驱力,更快的到达罗马。所以激励机制是另一股外驱力。
3. 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氛围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和风细雨式的,这个跟足球队一样。比如你如果在西甲豪门皇马待个十天半个月,土鸡虽然一下变不了凤凰,但至少叫起来应该会有凤凰腔不是。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传帮带机制,一般学校学生科研搞得好的,传帮带机制肯定运行的很好,有很好的循环。
大学生课外科研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就业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科研促学,以科研促教,以科研促创,是达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的必由之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