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我认为是我最悲催的投稿经历,大概率没有之一。借这个糟糕的不堪回首的投稿经历,一起分享下,从一篇英文论文投出去之后,不同的阶段,我们应该如何的选择,才能做出更好的抉择。
一、投稿之前
投稿之前可以分两个阶段,一个是论文的准备阶段,另一个一个是选择期刊阶段。虽然杂志的选择很重要,但是论文本身的质量才是核心。一项研究工作,我们先不谈这项工作的实际价值,单从发表的角度去说。一定不能有类似研究发表,如果有类似研究发表,那我们将稿件投递给杂志社,杂志社都会有前期的初审阶段,会有查重,包括类似研究查重、语言重复率查重等基本的initial validation,如果这些无法通过,稿件会被快速拒绝。稿件具有一定创新性、语言过关,那后期被接受的概率才大。
如果我们稿件质量不错,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也很重要。我要讲的这个故事的悲剧就是源于,我们选刊的初衷是这样的:听说是水刊,容易中,5分出头,我们灌一篇?一出悲剧开始上演。
二、投稿
2020年1月份稿件投出,杂志《xx MEDICINE AND xx LONGEVITY》,显示状态:Submitted。
2020年1月17日,状态改为Under review,我和我的导师,眉开眼笑。因为我们觉得,就算审两个月修回,也问题不大,我是2022年7月份毕业,一切尽在掌握,有一种稳坐钓鱼台,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一个字,稳。
2020年2月21日,也就是大概35天后,状态改为Pending Approval,是不是快返回了。我和我的导师再次眉开眼笑。我百度了好几天,也没整明白,这个pending approval是在等什么决定,来自审稿人的决定吗?不管什么,我不慌。
2020年3月21日,状态pending approval。2020年4月21日,状态pending approval。2020年5月21日,状态pending approval。直到2020年7月21日,状态pending approval。
我有一点慌。因为我的另一个课题进展并不顺利。我问导师,是否需要发送一封催稿信,导师说,再等等吧,凡事你要镇静。
三、发催稿信
2020年8月27日,状态依然是Pending Approval,我实在忍无可忍,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导师主动发来微信:要不我们发一封催稿信吧+哭笑不得表情。我平生第一次没借助翻译软件,迅速发出一封纯英文的催稿信。
催稿信发出大概两周的时候,仍然鸟无音信。
我和导师都开始慌了,这是个什么杂志,编辑干吗去了?他们忘记了我们的稿件了吗?还是说一直没有找到审稿人吗。因为按照杂志的惯例,如果连续发出大约20封审稿邀请,仍然找不到任何审稿人,责任主编可以直接做出拒稿决定的,但是既然还没拒绝,是不是说明,只是找审稿人这个过程有点耽误了,然后,审稿人回复审稿意见也耽误了呢,我和导师又突然冷静起来,嗯,再等等吧,no news is good news。又似乎多了一丝希望。
2020年9月18日,催稿信发送3周后,收到拒稿邮件,我们的希望彻底落空。导师请我喝了一杯星巴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别泄气,根据意见修改,再投,我们的论文质量不差,三分不是那么难。
我喝完了咖啡,精神得很,回到办公室,打开导师转发给我的邮件,编辑拒稿信的大意如下:我们仔细审查,审稿人提出很多问题,认为不能被接受。可是,邮件末尾并没有附上审稿人的修改意见。我进入投稿系统,把浏览器,拉到最下边,不能再下的地方,翻了个底朝天,仍然没看到任何审稿意见。连续换了三个浏览器,仍然没看到。
我瞬间很愤怒,这样的审稿人太不负责任了,他对得起我日日夜夜工作的流式细胞仪吗,他对得起我的SDSPAGE吗,甚至我的c57小鼠他都对不起。同时,我也在回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咖啡劲儿过了以后,冷静下来,也明白了,从投稿那一刻,我就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态,所以才遭遇了这场史上最悲催的投稿经历,算是对我这种想法的一种报复吧。
整个投稿从2020年1月份开始直到2020年9月份,持续了快一年,最后还是一个悲催的结局,可恨的是连一个审稿意见就没有。
四、总结
在这场漫长的悲催的投稿拉锯战中,我得出三条经验,也许会对大家有帮助:
1.踏踏实实做实验,让自己的课题思路以及获得结果结论禁得起推敲;
2.博士也好硕士也好,从进入实验室那一天起,就抓紧一分一秒去工作,千万不用松懈,论文发表会面临很多不可控的干扰因素,自己能掌握的环节务必全力全速推进;
3.最后一条就是,不仅仅是科研,或者说所有事,都不要抱有投机取巧的心态,害人害己。
耳边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系紧裤腰带,从马桶上站起来,坐到电脑前,继续选杂志。
作者:摘星子,为科研PAPER而摸索前行的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