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随之而来也会影响各国科研经费支出。近期Nature发文讨论了各国的科研经费支出情况。
Illustration by The Project Twins
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经济形势不断恶化,一些专家担心疫情给科学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会持续数十年,导致成千上万名研究人员失业,并迫使各国削减科研资助。但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次疫情可能会进一步凸显科学的重要性,并刺激各国长期加大对科学,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的资助。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不断蔓延,美国的失业率已飙升至上世纪30年代的水平。值此之际,科学界多位领袖正不遗余力地证明支持科学研发至关重要。诺贝尔奖获得者Harold Varmus说:“没有科学的帮助,国家会处于危险之中。” Varmus曾在1993年至1999年间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
疫情之后,生物科学可能会蓬勃发展,正如二战后物理科学领域所经历的那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经数十年研究和发现,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于1957年在苏联发射。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委员、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前首席技术官Julia Phillips也表示:“钱在哪儿,研究人员就去哪儿。"
经济状况对科研支出的影响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例如,澳大利亚已经警告说,今年有7000所大学的科研工作面临风险,德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德国承诺在2030年前向科学机构额外投资180亿美元,预算每年稳定增长3%。
此外,尽管中国的经济和科学发展势头受到了疫情的打击,但中国正在相对快速地复苏。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家曹聪说,中国科研领域的优先发展事项可能会有所更替,中国可能会加大对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投资力度。
至于美国,可能会出现一些最剧烈的变化。与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研究资助者之一,但是其科研支出是每年商定的。
一些科学政策专家希望能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对科研所采取的措施方面汲取经验,为未来提供参考。上次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向联邦科学机构提供了额外资金,启动了多个项目,作为ARRA的一部分。例如,2009年,NIH在300亿美元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又额外获得了108亿美元的资助。FASEB主任Jennifer Zeitzer说提出,ARRA提供的资金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Source: AAAS R&D Budget and Policy Program
美国科学家今年的“胃口”比往年大。4月初,有美国大学的团体联盟要求国会向科学资助机构拨款260亿美元,以支持科研活动。而事实上,美国一些立法者已经提出了法案,希望大幅增加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但该法案成为法律的可能性目前尚不明确。
到目前为止,在国会批准的大约3万亿美元紧急资金中,有近40亿美元被用于联邦科学机构进行与冠状病毒相关的工作,包括开发疫苗和寻找治疗方法。像FASEB这样的组织预计,取消招聘,缩减实验室开支将对初入职场的教师和研究生造成严重的打击。
英国的科研发展可能比美国要乐观一点。今年3月,英国政府宣布将研究资助增加到269亿美元,而原来的资助是110亿美元。英国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技术政策专家James Wilsdon表示,如果经济长期衰退或萧条导致国家财政吃紧,那么所有这些研究支出承诺可能都会打水漂。
编译:Rachel
参考文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