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砚台不只是为磨墨储汁书写,其端庄厚重也为君子质,所以古代读书人有钱就买个好砚台并自已篆刻欣赏的文字于砚背,如觉得自己刻功不到家,便请高手。清代书法家翁方纲道:“他日倘得良工为我勒于寸石,仍当重摹一过,以求精致云尓。” 我受古风影响,自五十岁后就置放个砚台于书案上,便于正襟危重,时时提醒自已不荒于嬉,不毁于随。写论文累时,有些颓唐,就眼睛瞟瞟砚台,以坚心志。砚背的铭文有浪漫色彩的也给我带来一𢇁愉悦,一掃案牍之劳形,如附图的砚背刻有:“文人好古发狂痴,欲换天河洗凤池。去踏蓬莱山上月,磨云醉和紫宸词。” 我体会此诗中隐含“发墨” 、“墨池”、“磨砚”等作书法之前的操作,准备妥当方能写出好作品。但我因忙于科研,长期以来也未演习书法,而妻子翁海光则鼓励我,说我心纯规正,字也必能写得很好,并说我的钢笔字也洒脱,有写好毛筆字的基础。事实上我也存了不少古墨,可惜总觉得墨磨人。如今妻亡,我就更没兴致练字了。但尊砚之心未变,每晚睡前,我会盖好砚盒,让它也睡个好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