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zhi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zhilong

博文

我为何沉缅于咏物诗(范洪义作)

已有 512 次阅读 2024-11-26 09: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当今社会研究古诗词者不少,但专心于讨论咏物诗者廖廖无几,即便有,也不讨论诗中物体之物性有何奇特之处,它是否可以上升化为理论。 我注意到古人作的咏物诗不但言志、抒情、 隐喻 ,还有细腻的贴切的物理现象描述, 可谓一字中的,如我昨天写的短文中举的例句“急弦无懦响” ,这个懦字便将人性与物性的区别表达出来了。 有的古人诗中隐含着新物理过程的发现,如唐代方干用“曳”字描写蝉一边飞一边呜发生的多普勒效应,“蝉曳残声过别枝” ,他的听觉发现早于1803年出生的奥地利数学教授多普勒于1842年宣布的结论: 观测者检测到的频率取决于声源对观察者的相对速度。 方干还观察天文现象,有诗句:“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说的是北斗七星形成的刁斗之坐标是时间的函数。 他还用诗句指出地球的自转运动引起的东西方之时差,“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所以我以为方干是中国早期的物理启蒙者,他主张“来来先上上方看,眼界无穷世界宽” ,而且要用辨证法,如“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石夏多寒” , 巖岩滑溜下的泉水在晴空照耀下如喷霰,它是晴天还是雨天?  可惜当今的诗词大家缺乏以物度物者,致使古诗欣赏少了一味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5349-1461711.html

上一篇:古诗咏“响”(范洪义作)
下一篇:我的人生旅途(范洪义作)
收藏 IP: 39.144.154.*| 热度|

3 任飞羽 张晓良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