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科技创新力影响因素 精选

已有 12219 次阅读 2021-6-22 21:2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创新力影响因素

                                                         (上)

科技创新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富强水平。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力不仅与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有关,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

科技创新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控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精准地制定相关政策,使国家整体创新力大幅提高。但对于这个问题,就本人所知,有切身科研经历的科技工作者大都没有兴趣去思考,因为他们的精力都聚焦在自己的科研课题上;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很少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没有科研这一方面的体会。因此,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却处于“两不管地带”。 有鉴于此,本人闲暇之余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抛砖引玉。

科技创新力的大小至少受四类因素控制:自由思考时间(即无任何压力状态下能用来思考科学问题的空闲时间)、思考方法(指科学思考方法)、思维活力、知识积累。只有这四类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力。

知识积累是基础,“见多识广”。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包括科技创新,“怀疑一切”“逆向思维”“想别人未曾想”“类比”等等都是创新的方法。思维活力即思维效率,在此定义为指单位时间内思考量的多少,主要与年龄有关。在这里,主要讨论自由思考时间对科技创新力的影响。

科技创新与自由思考时间成正比,即自由思考时间越多,科技创新力越强,科技成就越多、越大。

自由思考时间的多少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兴趣、年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下面就讨论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自由思考时间和科技创新的。

1.     兴趣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众所周知,兴趣对科技创新很重要。但为什么重要?未必所有人都清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之所以科技创新很重要,是因为当一个人有兴趣时,他会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来做。兴趣越大,挤出的时间越多。如果兴趣到了痴迷级,都可以废寝忘食。投入的时间多了,自然取得科技创新的概率就大了。

兴趣就是能从做某类事情中获得快乐与满足。兴趣可分先天的和后天的。先天兴趣是天生就对某类事物感兴趣,后天兴趣则是后来学习和工作中获得的。具有先天兴趣的人是少数,按照正态分布预测,其比例应在20%以下。大部分人没有对特定事物的特别兴趣,干什么都行,其兴趣需要培养。如何培养兴趣?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学校里应该配有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有经验的教师,以便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毫无疑问,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必须多了解、多尝试不同的事情,看看能从哪类事情中获得快乐。

2.年龄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年龄与科技创新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关系,因为年龄与自由思考时间、思考方法、思维活力、知识积累都有关。

自由思考时间与年龄的关系呈U型,即先递减,再递增。思维活力与年龄的关系呈倒U型,即先递增,再递减。思考方法与年龄成正比,即随着年龄增长,思考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知识积累与年龄成正比。 据此,可将人生分三大阶段(哈哈,不一定合理哈):24岁以前(第一阶段)、24-48岁(第二阶段)、48岁以后(第三阶段)。为什么这么划分?12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且不说有12属相,一年有12个月,即使在人的身体发育过程中,12的整数倍都是一个节点,12的偶数倍则是重要节点。例如,12岁,开始有性意识和生育能力,开始成年;24岁停止生长;48岁开始衰老,标志之一是眼睛变花(有的从45岁变花);72岁,一个生死坎。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对科技创新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创新力。

(1)第一人生阶段的特点及提高创新力的途径

第一人生阶段大致在24岁以前。在该阶段,一个人一直在求学,大都尚未结婚生子,属于无忧无虑阶段,因为其父母尚年轻,身体也尚健康,除了自己的学习,基本没有其他需要操心的事。该阶段的特点是:自由思考时间充足,思维活力强,这对科技创新是有利的;但知识积累较少,思考方法尚未掌握,这对科技创新是不利的。

该阶段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学校是关键。该阶段创新力的大小主要与学校如何培养有关。

学校必须彻底摈弃“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少没有创新思维,独立自主能力和心理素质不高,因此学制需缩短

学校虽然看上去重视传授知识,但学生的知识并不博,因为过于重视知识掌握的扎实度,过于重视考试分数。对于一门课,不但学时多,而且通过反复地复习和做题来巩固,以便能考高分。不断重复的训练浪费了大量时间。

其实知识记得牢不牢,关键看以后是否经常用。不用或不常用的知识,即使在学校里记得滚瓜烂熟,考了高分,也会很快忘掉。过来人不妨回顾一下,学校里教的知识还记得多少?恐怕初中的数理化学题都不会做了。这不是浪费时间又是什么?

知识传授,博比精更重要。每门课的学时要缩短,不需记得牢,只需让学生记得这门课程是关于什么的、能解决哪类问题就行了。如果以后工作中真遇到那类问题,知道看什么书,知道怎么获取相关知识。现在理解欧美中小学的数理化为什么都较简单了,我国初中生可以做他们高中生的题。

学校要高度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品德和能力为核心,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该怎么办学?学校应该是一个微型社会,要模拟社会的各种大风大浪。如果社会是大海,在学校里就要学会游泳和搏击风浪的本领;如果社会是丛林,就要学会野外生存。

社会实践对学生成才很重要,欧美学校就特别重视。他们每年的假期有4个多月,尤其暑假,特别长,近4个月,就是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打工、做社区服务、旅游等等,均与课本学习无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的学校和家长们则恰恰相反,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反而认为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所以,到了假期,就让孩子们参加各种补习班、才艺班。打工?咱不缺钱!不干!如果要社会实践证明,有的人则不惜造假。结果,由于缺乏大风大浪的磨练,不少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

有学者说,科大少年班并不是很成功,是因为年龄过小,心理尚不成熟,自理能力尚弱。本人不赞同这种观点。问题的关键不在年龄,而在教育,在于中小学期间缺乏各种能力的锻炼。就像做饭,如果加以训练,10岁就能做;如果从不训练,30岁了也不会。记得以前曾报道11岁的孩子不但能做饭,还照顾生病的妈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人照顾时,就得自立。古时候,15-16岁左右就结婚了,成家里的顶梁柱了,就能干大事了。不说远的,就说当年红军的连长到军长,年龄就大都在16-25岁之间。

心理是否成熟,能否顶大事,锻炼是关键。不能让孩子们做温室里弱不禁风的秧苗,不能成为“书呆子”。当然,必须进一步改革高考这个指挥棒,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总之,该阶段要重视“博”,努力拓宽知识面,丰富各种知识积累;同时要训练各种能力,掌握创新的思考方法。

 如果教育得当,在该阶段是可以取得重大创新的,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

    牛顿

18岁(1661年),他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喜欢阅读一些笛卡尔等现代哲学家以及伽利略、哥白尼和开普勒等天文学家更先进的思想。

22岁(1665年),他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并开始发展一套新的数学理论,即后来的微积分学。

22-24岁期间,牛顿在家中继续研究微积分学、光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等等等等。

    爱因斯坦

10岁(1889年),在医科大学生塔尔梅引导下,读通俗科学读物和哲学著作。 

12岁(1891年),爱因斯坦自学欧几里德几何,对数学感到狂热的喜爱,同时开始自学高等数学。

13岁(1892年),爱因斯坦开始读伊曼努尔·康德的著作。

16岁(1895年),爱因斯坦自学完微积分。开始思考当一个人以光速运动时会看到什么现象。对经典理论的内在矛盾产生困惑。

21岁(1900年),爱因斯坦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12月完成论文《由毛细管现象得到的推论》,次年发表在德国莱比锡《物理年鉴》期刊上。

22岁(1901年),爱因斯坦在这一年5到7月完成电势差的热力学理论的论文。

26岁(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向苏黎世大学提出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

等等等等。

    比尔盖茨

13岁(1968年)开始学习编程。

17岁(1972年),盖茨卖掉了他的第一个电脑编程作品——一个时间表格系统,买主是他的高中学校,价格是4200美元。

21岁(1976年),从哈佛辍学,创办了 “微软”(Microsoft)。

 

(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1.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科研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主要内容:为什么要会写论文、科技论文、综述论文、社科类论文、课题申请书、口头汇报、评审意见、投标书、写作技巧 等等。图书链接:当当网http://search.dangdang.com/?key=%BF%C6%BC%BC%C2%DB%CE%C4%D0%B4%D7%F7%B7%BD%B7%A8%D3%EB%BC%BC%C7%C9%BD%F0%D5%F1%BF%FC&act=input)

 

2.金振奎、朱小二、王金艺、王昕尧、任奕霖、王凌等. 天津冀州区元古宇地层与沉积考察指导书(中英对照,46万字). 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图书链接https://item.jd.com/13031562.html)

 

3.金振奎等. 沉积地质学(约100万字). 即将于2021年出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6496-1292281.html

上一篇:欺骗免疫系统的后果
下一篇:科技创新力影响因素(下)
收藏 IP: 114.245.22.*| 热度|

14 李宏翰 王庆浩 黄永义 王茂清 郑永军 孟利军 晏成和 陈新平 吴斌 冯圣中 闻宝联 陆仲绩 彭振华 曾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5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