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课+名师,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吗?
当下,我国各高校正全力打造“金课”和“名师”。“金课和名师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这一观点,得到了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普遍认同。但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金课”和“名师”不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才是。因此,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上,而不是课程上;应放在课外活动上,而不是课堂上。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教育质量才会飞跃。
1.课程为什么不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不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能力的大小。提升能力远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一门课是不是货真价实的金课,关键评价标准是看课程对学生研究能力/管理能力提升是否有重要帮助。
如果课程是“知识型课程”,即以讲授某门知识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与之对应的是能力型课程,以训练某一种或几种能力为主要目的),那么无论讲得有多好,对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或)管理能力的帮助都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这就决定了绝大部分课时是用来教授知识,而不是训练研究能力的,更不是训练管理能力的。
尽管好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求学生写个综述报告并进行多媒体汇报,但由于这只占课程成绩的一小部分,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采取了糊弄态度,从网上下载些东西,东拼西凑,基本学不到研究的真谛,对于研究能力训练来说是蜻蜓点水。况且,如果多门课都要求这么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做深、做透。(详见本人科学网博文“课讲得好,就是好老师吗?”和“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一些途径”)
对于“知识型课程”,讲得好与讲得差的主要区别在于学生知识掌握得是否多,是否牢固。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一门课的知识,无论当时记的有多么多、多么牢,考试成绩有多么高,只要不常用,半年后就忘得差不多了。假如考研不给学生留出复习时间,成绩及格者将寥寥无几。所以,认为设多少课、给学生教多少课,学生就会掌握多少门知识的观念是错误的。更何况,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转行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无用了。(详见本人科学网博文“大学里该不该推行通识教育?”)
因此,知识型课程不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上课来提升学生研究/管理能力的路子是走不通的。花大量人力物力去建设、评选这样的“金课”,意义不大,不会让本科教育质量有质的飞跃。就像我们的基础教育,讲授的知识不能说不多,学生掌握得不能说不牢,但研究后劲不足却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应牢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名言。
2.名师为什么不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有句古语:“名师出高徒”。所以,有“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这样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名师”是什么类型的名师。如果名师是“知识型课程”的名师,教育的关键就不在教师。
古代“名师出高徒”中的“师”是学徒者的“师傅”,与现在的研究生导师差不多,徒弟要跟随师傅多年。而对于本科生,名师只是讲授一门课程而已,相处不过32到64学时。名师只对课程负责,不对学生的其他方面负责。这样的名师能出高徒吗?
目前,评出的各类名师几乎全部是“知识型课程”的名师。这类名师的主要条件包括:品德好,课讲得好,有一定水平的教材/教育教学论文,有一定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实际评选过程中,“课讲得好”的标准主要包括: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学生评教中得分高等等。
这类名师讲的课(有些是金课)对提升学生研究/管理能力有多大帮助呢?笔者认为没有多大帮助,无论是他的课,他的教材/教育教学论文,还是他的科研成果。不信?可以问卷调查一下上过名师课的即将毕业离校的大四学生或已经毕业的学生,看看他们从名师那里学到了什么关键的东西。即使每门课都是这类名师上的,学生的研究/管理能力也不会有质的提升。
3.什么才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一流本科生当然是“思想硬、能力强、身体好、知识广”,其中“能力强”是最关键的指标。要使我国的本科教育成为世界一流,必须在“能力强”上下功夫,使学生的能力有质的飞跃。这里的能力不仅包括研究能力,还包括管理能力。凡是能大幅提升学生能力的努力都是高效的,凡是不能大幅提升学生能力的努力都是低效的。凡是能大幅提升学生能力的课,才是真正的金课;凡是能大幅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名师(此段不针对品德课和体育课)。(详见本人科学网博文“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是什么”)
对于研究能力来说,什么样的训练才是最有用的?研究型实习课(而非认识型实习课)、科技创新、论文写作训练、某一种或几种能力训练课程、毕业设计等等。总之,要让本科生进行科研、写科研论文,激发他们研究的兴趣(本科生大都非常愿意做科研),才有可能大幅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金课应从这些训练中评选,名师应从指导这些训练的教师中评选。指导学生科研,讲的少,但学生学到的多。所以说,讲得好,未必教得好。
金课和名师有激励作用,但更应注重对能力提升帮助大的课程或实训,不应过于重视知识型课程。主管部门已经在督促让本科生进实验室、做科研,这是非常好的,但急需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并落到实处,充分调动起教师指导本科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这将极大提高教育质量。
近日,有报道称北京某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这是非常好的。其实有的高校早在多年前就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技创新了,但由于激励措施不到位,教师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众所周知,指导本科生远比研究生费劲,需耗费大量精力。如果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承认,没人愿意投入。这种结果与以前高校评价指挥棒有关。评价体系里没有的指标,自然得不到高校的重视。高校都是瞄着指挥棒转的。因此,指挥棒的制定至关重要,不可不慎也。如果指向错了,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更会耽误培养国家急需的优秀人才。
总之,要使我国的本科教育成为世界一流,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到学生能力训练上,放到“能力型课程”和实训上,而不是知识型课程的建设上。对学校的评价,不必去看金课的数量、名师数量、教学成果奖的数量等间接指标,直接对大四的本科生进行面试考察。例如,从某个班级综合排名的前10%、后10%和中间30%的群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学生,从能力、知识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面试考察。“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样的结果才能直接反映教育质量。
本文应属于教育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观点不一定对,意在激发思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