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精选

已有 10924 次阅读 2017-12-6 16: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哪里?

1. 教育现状?

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教育,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可以不惜代价。关于我国的教育质量如何,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学生质量是检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志。

我们的学生质量如何?毫不客气地说,很多属于“呆”、“傻”、“弱”。

“呆”:上课、听报告习惯于“听”,习惯于被动接受,思维不活跃,惰性强,提不出有深度的问题,没有奇思异想。

“傻”:不知道自己的擅长和兴趣,找不到明确的研究方向。只知道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大学,大学毕业能找到好工作,考研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很少有本科生读研是出于对某个研究领域的兴趣。

“弱”:能力不强,不会举一反三,遇事喜欢求助,而非积极想各种办法解决。

所以,虽然我国科技人员数量众多,科技水平并没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迄今才出了1个科学诺贝尔奖。事实胜于雄辩。看看世界一流高校校长的评价吧:

剑桥大学校长尹·莱斯里:目前,中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把握相对牢固,成绩也特别好,这一点非常好,值得称赞,但是我们更需要的是有潜力的学生,这一点对于中国教育是迫切需要加强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而中国最缺的就是敢挑战权威的学生。.....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中国大学的本科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这三个校长来自不同的高校,对我们学生的评价却高度一致。

2. 关键?

教育质量为什么不令人满意?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前和小学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颗小树弯了,只要及时矫正,仍能长成竖直的参天大树;但如果等到小树长大了,这个弯就再也矫不过来了。

杂技演员的腰很柔软,好像没有骨头,可以随意折叠,这都是从小练就的;但当长大成人后,就再也不可能练到那个柔软度了。

这两个例子都想说明:人在小的时候,可随意塑造,像一张白纸。但随着年龄增长,可塑性会快速下降。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与小时候的教育有关。

我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一个人在17岁左右就成年了,就定型了。据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很多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在4岁前获得50%,在47岁间获得30%,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

由此可见,17岁前,尤其是7岁前的教育,决定了一个人成年后的品行,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因此,学前和小学教育实际上比大学教育还重要。

但现实是:学前和小学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大学到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水平是依次降低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师的水平和素质对孩子影响极大。然而在这个最重要、最关键的成长阶段配置的却是教育水平最低的教师,这就是现状。这些老师没有从事过科学研究,自然也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的科学素质,只会教教识字、唱歌、跳舞。这种现状源自我们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教育就是传授知识,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幼儿园和小学教授的知识简单,自然也不需高水平教师,宰鸡焉需牛刀?大材岂能小用?没有意识到批判性思维和各种能力才是教育的核心,没有意识到教育有黄金年龄段。很多疾病早期可以治愈,晚期就没救了。“纠小树易,矫大树难”。

中小学的灌输式教育把学生教呆了,教傻了。无论小学还是中学的课堂上,只听到教师郎朗讲课声,很难听到激烈质疑和辩论。学生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努力记忆讲授的知识。这种灌输式教育的结果就是使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思维懒惰,而没有教授、锻炼他们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创新的关键。

到了大学后,即使教师们想进行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想鼓励学生提问,但学生惰性太强,互动不起来,因为他们的思维习惯已经在中小学这个关键成长阶段养成了。

有人说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高,学的知识多,基础扎实,现在连欧美都要学我们。本人不敢苟同,可别被忽悠了!欧美的教育特点是:中小学低压,大学高压,因为他们深知学生成长的规律,在关键成长期更注重能力培养和锻炼,而不是教给学生很多知识,所以留足够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玩耍,锻炼他们的独立性。欧美小学生可以自己到图书馆查资料,我们的小学生能吗?

过来人都知道,教的死知识再多,不用很快就忘了。高中毕业1年后,连初中的数学题都不会做了。所以,教的知识再多,又有啥用呢?浪费时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并非让他们掌握多少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具备各种能力,只要有了能力,工作中需要什么知识都可以自己获取。只有能力,才是各行各业通用、学生终生受用、永不过时、永不作废的技能。

3. 措施?

本人认为,要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首先要从根上做起,即从娃娃抓起。在学前和小学教育阶段,不应注重教授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要培养他们爱提问、爱思考、爱想办法、积极活泼的科学素质。

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彻底改变人才培养思路,将培养重心由末端(大学)转移至始端(学前+小学),转移至“人才定型期”,尤其是“黄金七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培养重心前置”的教育模式,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一条高效的人才培养捷径。目前国家培养大学生的成本远远高于儿童。对幼儿园和小学,是否也应有个“双一流”计划呢?

2)组织精兵强将编写一套能够开发智力、培养科学素养、儿童又感兴趣的读物或教材。

(3)给幼儿园、小学配备高水平教师,最好是研究生毕业,并大幅提高待遇,让人们愿意当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幼儿园园长和小学校长应是科学研究经验丰富的教授。

(4)可返聘退休高级知识分子当顾问,他们既有带学生的经验,又有带孩子的经验,是宝贵财富,应充分利用。

5)加强幼儿园、小学教师的培训。对没有条件配备高水平教师的地方,要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培训,教授他们培养孩子的方法。国家应重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培养,而不是过于重视高校的建设。

6)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和培训。家长对孩子成长影响很大,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训,应注意什么,教导孩子什么。

7)充分发挥电视和网络传播的作用。在电视和网络上,应传播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实例;多播放对培养孩子做人和科学素质的动画片。现在电视上播放了很多无用甚至起坏作用的节目,浪费宝贵的播放时间。应在黄金时间段,播放关于孩子培养和教育孩子的节目。

8)制定好高考这根指挥棒,因为一切都跟着指挥棒走。高考考题完全可以不以书本知识为主,而以各种能力考查为主,例如,给学生一堆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观点,写出一篇科技论文;高考也不一定3天,可以更长。总之,积极改进高考方式和内容,注重考核各种能力而不是死的书本知识。

(9)自己的孩子自己带,谁带像谁,尤其3岁前。很多年轻父母,生完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或保姆,自己忙于工作,这是严重失误,对孩子严重不负责任。殊不知,挺过2-3年,就会一劳永逸。7岁前,尤其是3岁前,是“投资”见效最快、最大的时期。如果小的时候没有培养好,长大后即使付出100倍,都不一定见效。孩子为什么“隔辈亲”?因为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带孩子的人,对孩子各种品行、习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极大。

(10)为了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未来,可给年轻妈妈们放2-3年的养育假,以解孩子培养后顾之忧。“问题孩子”的产生与小时候良好教育缺失有关。减少问题孩子,能给社会节约大量资源和成本。让年轻妈妈们工作产生的价值高呢?还是把孩子培养好产生的效益大?这个账要会算。

总之,只要抓好关键成长期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强国是教育出来的,弱国也是教育出来的”。习主席讲过,“少年强,则国强”。教育对国运的巨大影响,毋庸置疑。知识灌输型教育出来的人,无所不知;而能力主导型教育出来的人,则无所不能。这种本质上的区别,对国家整个经济、社会、科技、文化都会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振奎.什么时候,读中国的大学能成为一种荣耀?!中国石油大学报,2017.3.22; 微博教育,2017.3.27,阅读量已超13万;中国高等教育报,2017.5.4,头条; 科学网,2017.10.11;等等

[2]金振奎 金明 贾若溪. 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培养研究型本科生:必要性与措施. 石油教育,2017, 第1期

[3]金振奎 王晓卫. 高等教育应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第S2期

[4]金振奎.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办学特点及启示. 石油教育,2012,第6期

[5]金明. 香港高校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启示.北京教育(高教), 2011,第10期

[6]金振奎.科学研究该以什么为导向?科学网,2017.10.11; 中国科学报,2017.11.3; 求是网,2017.1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6496-1088515.html

上一篇:一根指挥棒,胜过万语千言
下一篇:论“培养重心前置”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收藏 IP: 111.196.209.*| 热度|

29 范会勇 徐耀 王嘉文 周健 李维纲 陈德旺 王庆浩 江克柱 王从彦 杨悦奉 刘浔江 黄永义 季丹 汤茂林 王安良 方琳浩 晏成和 刘新宇 王恪铭 孙志鸿 徐明昆 姚伟 苏德辰 胡大伟 罗鸿幸 胡良军 杜占池 张鹰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6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