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参加了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的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的年会。会后,与一群忘年交一起,到临近的森林公园赏菊。这是放松心情的难得机会。
我与F教授和W教授迤逦而行,来到一个小湖边,在我的提议下,我们进了湖畔的茶馆,看着阳光下的湖光水色,品着冒热气的香茗,随心所欲地聊着大天,甚是惬意。书生闲聊,三句话不离本行,话题总是随着如何做学问转。说着说着,转到新生代学人的成长,谈到如何保证做学问的时间。F君说,两个人在聪明度相同的情况下,就看投入时间的多少了。倘若两人的聪明度都是90,而一人全力以赴做学问,一人花一半时间做管理工作,投入科研教学的时间是前者的一半,几年下来,科研成果的优劣立见。即使前者聪明度略低,投入大量时间之下也可能占得优势。前者擒来“启明星”、“曙光”、“杰青”、“长江”……,步步为营,逐步成长;而后者到了某个坎儿上就戛然而止了。我立即说:高见!确实如此,我见到过这样的例子。
上面提到的“启明星”、“曙光”是上海市的人才计划,年龄限制分别为35岁和40岁;后二者是众所周知的国家级人才计划,年龄限制为45岁。倒不是说非要拿到这些人才计划才是人材,申请这些计划的竞争实在太激烈,能否拿到还取决于别的因素,我这样讲主要为了说事儿方便。然而,号称优秀中青年学者,却多次叩“杰青”、“长江”之门而不能进入,总是something wrong了,常见的原因是心有旁骛了,至少在所处的行业中不是拔尖人物了。
回家后仔细想想,觉得做学问能否成功,主要看聪明度和勤奋度的大小,在聪明度大致确定的条件下,主要看勤奋度,因此,不妨建立这样的公式:
做学问成功率=勤奋度•聪明度
现在对勤奋度作进一步分析。我以为,勤奋度分为主观勤奋度与客观勤奋度两种。前者源自追求学问的热情和自觉性,愿意为做学问付出最大的努力(包括投入时间);后者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例如,有的人虽然主观上想投入,但早早地当了“×长”之类,行政管理占据大量时间,做学问变成了“业余”,因此,勤奋度被迫降低。在我的视线里,不少原来优秀的六〇后出现这种情况,我一直为之惋惜。
也许有人会argue,当了“×长”之后,在争得科研资源方面可带来很多好处,可弥补勤奋度上的损失。这种情况我们在聊天时谈到过,有点复杂,讲不清楚。但是,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你要真正取得成就,还得遵循上述公式。老在二线转悠的人,不投入时间真正做学问的人,终究不会有出息。众人的眼睛里是揉不进砂子的。
写到这里,想到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关于个人创造能力的一个公式(见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81页):
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
合并上面两个公式,我们得到
取得学术成就=做学问成功率•创造能力
=勤奋度•聪明度•发散思维能力•知识量
严格说来,发散思维能力隐含在聪明度里,为了看得更加清晰,姑且就这么给出公式。也就是说,一个人想在学术上取得成就,必须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足够聪明,具备很好的发散思维能力,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我认为,其中勤奋度是第一要素,因为如前面的博文中所说,聪明也是可以打造的(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72021)。
上面这些话是一时兴之所至而写,是否有道理,且听博友们评说。
写于2011年11月27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