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追随大师 不求浮名 精选

已有 13772 次阅读 2011-6-10 07:25 |个人分类:美文共享|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大师, 安心治学

【按】有博友在跟帖中问及,身边的大师对我有何影响。这是一个好题目,可以写一篇长文,无奈近日事务繁忙,没空细写,检出六年前的一篇访谈录,重发于此。

2005年,在母校复旦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有两位年青校友与我有一次访谈,主题是复旦求学经历对我的人生的影响。访谈录后来刊登在《复旦改变人生》三卷集的“笃志篇”(另外两集为“卿云歌”和“近思录”)。2005925《新民晚报》B26版的“百年复旦,留给我们什么”专辑中,摘编了这份访谈录里的部分内容。这些文字记载了我的一段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也许有助于年青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人,了解高校里的大师对年青人成长的重要性。

 

我是1957年考进复旦数学系的。我毕业于舟山中学,浙江省的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那时我们同学都以考取复旦、交大为荣,当时考北大、清华的少,考复旦、交大的多,可能是由于地域关系吧。

其实,当时如果让我自由填报志愿的话,我会报考复旦新闻系或者中文系,但在那时,考文科一般是被人看不起的,所以第一志愿选了复旦数学系。我当时什么科目都喜欢,英语竞赛我是第一,数学竞赛也是第一,让我修哪门都行。接到复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并不激动,因为高考结束我就知道我肯定能考上。进了魂系梦牵的复旦园以后,我觉得这是个念书的好地方,读书人的天堂。校园葱葱郁郁、静谧安宁,没有外面世界的那种浮华、喧嚷,到现在还是这样,尽管社会在转型,商业气息很浓,但进入复旦园,就有一种深深的学术氛围吸引着你,让你不由得不静下心来念书。

复旦数学系,从来都是“老子天下第二”,一向认为国内除了北大数学系之外就是复旦数学系了。数学系的学风之好是有名的,那时你到校园里去看好了,穿得最破旧的,走路最快速的,架着深度近视眼镜的,一定是数学系的学生,你站在路边放眼一看,就可以指认出来,出错率很低。

当时一年级不分专业,到一年级下的时候,来了一位大科学家钱学森,他在全国到处游说展开力学教学,于是,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二十几个力学专业。出现这种现象有两个因素:一是1957年前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后,空间竞争空前激烈,我国也急需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而力学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二是随着几位顶尖的力学家回国,带动了国内的力学事业;1956年建成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迫切需要大批力学人才。复旦数学系办力学专业时要选一批比较能吃苦的学生,因为选择学力学,还要参与新专业的创建,比学数学辛苦一点,最后选了30个人,我成了数学系力学专业的第一批学生之一。第一阶段筹建实验室,当时一穷二白,年轻人白手起家,干得很有劲。

 

刚进学校时,我最崇拜的是陈望道先生,他是《共产党宣言》的首位译者,德高望重。那时陈先生是复旦校长,每次开学典礼他都要讲话,教导学生们要好好做学问。他满怀深情地讲起校名的来历,拖着悠长的声调朗诵:“旦复旦兮,日月光华!”期待我们每个学子在复旦大放光华。他讲的其它话语已记不清了,但记住了一个总的精神,就是要好好读书,要勤学好问,这样的教导,一辈子都管用。

然而,过了两年,认识并近距离接触了谷超豪先生后,就开始最敬佩谷超豪先生了,他当时已是闻名中外的著名青年学者了。他不仅知识渊博、聪明过人,有非常优秀的学术思想、思维习惯,而且还是一位谦谦君子。他虽说是一个大学问家,但从来不以一个大学问家的权势来压人,始终非常谦虚。钱伟长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学问就是这样,应该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那你就是很有学问;你觉得什么东西都懂,你大概是没有学问的。”谷超豪先生就是前一种人,他始终在学习,始终在追求,总是谦虚谨慎地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记得1958年、1959年之交,谷超豪先生从前苏联学成回来。他在前苏联两年,写了两篇大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来我在前苏联待过半年,发现前苏联的博士学位与美国的博士学位不可同日而语,非常非常难获得,谷超豪先生一下子拿到两个,实在难能可贵,难怪当时的系总支书记葛林槐同志对他赞赏有加。而且作为数学系力学专业的创建人之一,他对专业的迅速发展功不可没,比如说,力学系流体力学博士点就是谷超豪先生挂帅去申请到的。我听过谷先生3门课:微分几何、空气动力学和跨音速流动,他还指导过我的毕业论文。他绝对是一个大学问家,上他的课我经常是坐在第一排,非常仔细地听。听谷先生上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思维清晰、脉络清楚,深奥的数学推理,经他条分缕析、环环相扣、明晰似镜。记得他给我们上空气动力学课,这可能是他第一次上这类课,采用普林斯顿的十二卷气动力学丛书中的第六卷为主要参考书。谷先生先是高屋建瓴地讲述课程的内容和意义,接着从建模讲到方程求解,从解的物理意义讲到适用范围,让人获益匪浅,至今我仍能记得当时的授课内容。由此我想到,从听课也能区分出大师与非大师。还有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师,就是给我们上大学第一门课(数学分析)的老师胡家赣教授。他有点口吃,照理说口吃不适合当老师,但他当数学教授居然当得稳稳当当。他经常讲叠词来克服缺陷,讲课非常清楚。

我记得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讲过:“一个大学的好坏不在于大楼,而是要有大师(大意)。”一个学校有若干个大师,足矣。而当时复旦数学系,真是人才济济,年长的有苏步青、陈建功先生,年轻的有谷超豪、夏道行先生,更年轻的有已经崭露头角的李大潜、严绍宗老师。谷先生的课是细水长流,娓娓道来;而夏先生的课是慷慨激昂,指点江山,另有一种风格。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讲课的内容胸有成竹,从来不看讲稿,再复杂的公式都能当场演绎下来,有时候可以写满4块黑板,这才是大师的作为。

这些大师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直至今日,我还把学术大师们奉为楷模,以他们为镜子,不断鞭策我前进。这也是我在复旦悟出的最重要的道理之一。

 

大学时代是人的性格成型、治学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进了复旦以后,我知道了怎样进行科学研究,怎样进行科学思维,怎样实现文理结合,全面发展。

我喜欢写文章,中学里我是学校的校报主编。进复旦后,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直到毕业,我一直当校刊通讯组组长,也就是校报记者组组长。所以我特别喜欢和新闻系的人交朋友,可以了解新闻该怎么写,到现在还觉得当时学到的知识很有用,尤其是对现在写项目申请书特别有用。我的业余爱好就是文学,数学是锻炼抽象思维的,而文学让我进入另外一个世界,锻炼形象思维,两者相互调节、相互促进。

我们那个年代的潮流就是“大跃进”,大家努力干、拼命干。“大跃进”以后马上就是“三年困难时期”。我在大学里真正学到知识的,是在后三年,后三年要比前两年安稳。大学里的举措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讨论班。从三年级下学期我们就有讨论班,这绝对是复旦的好传统,复旦的讨论班教会了我怎么做学问。我第一次拿起粉笔,描绘我自己看过什么文献,文献的主要意思是什么,我对文献的看法是什么,下面还可以做什么事情。这些情景历历在目,这样做的收益比自己闷头读书大多了。我们每个人都要上去讲,讨论班上“没大没小”,不管你是教授还是学生,可以指着鼻子对着吵,可以争得面红耳赤,但下来以后还是好朋友,这就是绝对地发扬民主。在复旦除了听名师讲课,最重要的就是两年半的讨论班,在几十次讨论班中得到的教益,一辈子受用不尽。

人的一生有各种各样的机遇。“大跃进”时研究生停止招生,而我快毕业的时侯,却突然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刚刚回国不久的郭永怀先生,1962年在国内公开招研究生。我们班有8个人报名,最后推荐了3个,分别是现在复旦力学系的张文教授,在中科院力学所的李家春院士,还有我,后来没想到我们3个都被录取了,原来他只准备录取1个,后来看到我们3个人成绩差不多,就都录取了。那复旦就急了:我们的3个好学生你都要录取,我们留谁呀?到了最后,就把张文留了下来,我和李家春去读了郭永怀先生的研究生。当时时间比较紧,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去应考的。郭永怀先生指定了一本非常难的参考书——《连续介质力学》,是理论物理学家朗道和栗弗席兹写的。我用二十天把这本书啃了一遍,就上考场了,想不到也就成功了。我非常感谢数学系力学专业的老师的教诲,特别是谷超豪先生的授课,因为数学和流体力学试卷中各有一道题目是他亲自教过的,使我分别多拿了20分和30分。

 

1962年到1984年这22年间我始终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大院,其中经历了“文革”。

“文革”时一天到晚都是乱哄哄的,但我却是静静地看书,就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我把大学里学过的数学、英语、俄语都复习了一遍,然后又学了德语、日语,翻译了三本书。当然主要是复习数学,因为不管将来做什么,数学总归是有用的。“文革”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好奇,就东看大字报、西看大字报,看看谁挨批斗,后来觉得腻了就不去了,不管外面在做什么,我自己只管看书。我这个年龄段的学人,到现在要是还能有所成就,基本上都是在那个年代没有放弃读书的人。

在我做学问的道路上对我影响比较深的人有五位,他们都是院士;大学本科时期,是谷超豪院士;研究生阶段,是郭永怀院士,是他进一步带领我走进科学的殿堂,而且,他的高风亮节,对我的自身修养影响极大;“文革”期间,我曾经做谈镐生院士的“地下研究生”,当时他带了七八个学生(研实员、助研),我们都跟着他做功课,他教我们怎么做科研,因为尽管当时研究生毕业了,但具体怎么更好地做科研还是不太明白,我们就跟着他学本事;然后从1977年开始,钱伟长院士对我影响比较大,近20年来一直在他身边工作,他的治学理念成了我的宝贵财富;第五位是郑哲敏院士,他是钱学森先生在美国的学生,我在力学研究所工作的后期,他当所长,他努力贯彻钱学森的科学技术思想大大影响了我。因为我比较注重学问,崇拜的也是有学问的人。记得上海作家赵长天说过:“一个人一辈子过来,总有几个对你影响比较深、一辈子都难忘的人。”上述五位院士使我终生难忘。

我一生中成功的选择有几个:第一个就是决定投考复旦数学系;第二个是报考中科院力学所的研究生;第三个是选择来到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听从钱伟长先生的召唤,帮助钱伟长先生把这个所从无到有建了起来;第四个比较重要的选择就是在郑哲敏先生指点下,决定不再搞纯力学,转搞交通流,将力学应用于交通。这四次选择,我觉得对我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至于第四次选择,结果还不知道,还在做,但是至少目前交通界已逐渐认可了我和我的课题组的工作。

 

现在的复旦与以前相比,很明显的,就是缺少年轻大师,也就是说新的大师级的人物很少。目前这个时代,不是孕育大师人物最好的时代,环境不好,不能让人沉下心来做学问。然而,在外边熙熙攘攘、争名夺利的时候,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安心自学,才有可能成为大师级的人物。现在复旦有一群40多岁的教授,假如没有年龄比他大15岁到20岁的大师来“传、帮、带”他们,假如他们自己不努力、只追求一些浮名或眼前利益,绝不可能成为大师级的学者。目前教育的真正危机是大师缺失,而现在活跃着的不少40岁到45岁的教授距离成为大师级的人物还远呢!像谷先生上课,从来没有教我们怎样一笔一笔推公式,不需要这么讲,而是教我们一个总的思路。他上去讲课,就能显示出一个大师级人物的风采,我们仰慕他、学习他、追随他,精神上追随他。如果我们把这些都排斥掉,不去传承这些优秀学术传统,就会成为高等教育的悲哀。我希望复旦不要这样。

校训里面讲,我们要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要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复旦有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条件,复旦的人文环境不可多得,我到过很多地方参观、学习,觉得复旦的人文环境绝对是一流的。所以复旦要发展,就要抓好学术,搞好她的人文环境。从马相伯先生的时代开始,就有好的学术传统,要好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是复旦的希望!复旦跟北大差不多,她有一种自由民主的学术传统,学子们可以在校内“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爱因斯坦讲过,做科学研究的人有三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喜好,就是爱好做学问;另一种是把科学作为谋生手段;还有最后一种就是立志于献身科学,全身心地投入科学事业。我在复旦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为学术献身。希望在复旦出现更多的为科学而献身的人才。

从复旦毕业已经40多年了,我一直在关注着复旦的发展和进步。我欣喜地注意到,这些年来,复旦有长足的进步。新一代的大师级的人物已经在不断出现。我经常注意复旦的两院院士增加的情况,发现复旦的院士的增加数,总在上海市的高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复旦的科研成果不断为人们所称道。我在遐想,如果中国要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出在哪里?很可能是在复旦或复旦人之中吧!

值此复旦百年校庆,这里献上一个校友的深深祝福,祝愿复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的学府!

 

(采访整理者:彭程、焦古月)

(录自《复旦改变人生(笃志篇)》,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55-164;录入时略有删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53488.html

上一篇:科学方法漫话-1:瑰丽的科学诗篇-屈原《天问》
下一篇:真假李喜的故事的续篇:喜相逢记
收藏 IP: 114.86.37.*| 热度|

29 屠涛 王永 董焱章 马中良 王宝健 孙学军 张玉秀 左正伟 吴吉良 谢鑫 唐常杰 聂如松 王启云 张士伟 李宁 贤乾隆 李民 罗淼 赵明 安天庆 付洪海 王季陶 李宇斌 郑坤灿 wgq3867 luxiaobing12 jlx1969 niming007 liguoshu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