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b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bj

博文

KRAS和MSI生物标志物检测与否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

已有 868 次阅读 2024-7-29 00:40 |个人分类:肿瘤治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项包括4万多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对微卫星体不稳定性(MSI)和KRAS突变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率因患者的年龄、教育水平以及接受治疗的医院地点和类型而存在差异。 

在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杂志)的这项研究中,分析了2010年至2017年期间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中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物标记物检测和总生存率数据。在整个队列的41061名患者中,28.8%接受了KRAS检测,43.7%接受了MSI检测。 

虽然癌症数据库中没有记录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确切时间,但记录了在患者诊断日期和一线治疗开始日期之间进行的任何KRAS或MSI检测。2010年之前,KRAS基因检测并不普遍,而在2018年,数据库改变了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KRAS基因测试指标,并不再显示未接受这些测试的患者的情况。这意味着2018年后,数据库中不再提供未接受这些测试的患者的信息。 

在8年时间里,接受 MSI 和 KRAS 检测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KRAS检测从32.9%增加到48.5%,MSI检测从14.2%跃升到50.5%。数据库还包括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如年龄、性别、自我报告的种族和民族、保险类型、家庭收入中位数、治疗机构类型、治疗机构地址、到治疗机构的距离、地理位置以及患者居住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据这些数据,研究探讨了哪些社会人口因素与接受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几率较低有关。 

就 MSI 检测而言,在所有年龄组中,70至79岁的老年患者接受检测的几率最低。与检测几率较低相关的其他因素包括:居住在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在社区肿瘤中心接受治疗、居住在农村地区以及居住在美国中南东部各州,其中包括肯塔基州、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 

从2018年开始,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建议,对所有新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普遍的MSI检测,以确定MSI高的肿瘤患者是否符合接受几种免疫疗法的治疗标准,其中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Keytruda(pembrolizumab)和Opdivo(nivolumab)联合或不联合Yervoy(ipilimumab)的免疫治疗。在针对 MSI 高的癌症免疫疗法获得批准之前,指南只建议进行MSI和错配修复缺陷检测,以确诊患有林奇综合征的结直肠癌患者。 

对KRAS检测较低的相关因素与MSI检测类似。70-79岁老年患者接受 KRAS 检测的可能性较低,生活在受教育程度最低地区的患者、在社区诊所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居住在中南东部地区的患者也是如此。与有私人医保的患者相比,普通医保的患者接受 KRAS 检测的几率也较低。 

2009年NCCN首次在结直肠癌医疗指南中推荐KRAS基因检测,以识别KRAS野生型癌症患者,以便使用EGFR抑制剂Erbitux(cetuximab)或EGFR抑制剂Vectibix(panitumumab)进行治疗。最近,NCCN更新了指南,建议对所有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RAS突变检测,因为临床数据显示KRAS抑制剂在KRAS突变结直肠癌患者中可以发挥治疗作用。 

在分析做了生物标志物检测和未做检测的患者的生存期,发现接受MSI和KRAS检测患者的中位数总生存时间更长。在接受MSI检测的队列中,患者的中位数总生存时间为23.9个月,而未接受检测的患者为12.3个月。接受KRAS检测的患者也有类似的益处,接受检测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为20.4个月,而未接受检测的患者则为10.7个月。 

接受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患者生存时间更长,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更容易获得更有效的治疗。而没有接受检测的患者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治疗不足或者治疗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了生存时间。没有接受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患者,可能会面临长期处于缺乏其他治疗选择的不利状态。总之,MSI和KRAS检测方面存在的不足,可能会影响结直肠癌的最佳治疗,错失其他治疗选择的机会,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2154-1444177.html

上一篇:为什么按机体生物钟类型给药可能更为有效?
下一篇:细胞治疗领域的一项互利联合
收藏 IP: 183.238.74.*| 热度|

3 郑永军 宁利中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