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sb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hsbj

博文

在商丘第一人民医院的经历和学术收获

已有 3225 次阅读 2021-9-11 03:52 |个人分类:健康|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我的老同学原海军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丁教授是河南商丘人,从总院退休后回老家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帮助创建医院的重症医学部。应老同学和医院韩院长的邀请,我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大约一年时间里,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帮助和参与做了一些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也经历了医院和当地冠状病毒的防疫工作。

   到现在,已经离开第一人民医院一年多的时间了。有些当时参与的工作已经陆续有了结果。人民医院是豫东最大的3甲医院,有2000多张病床,平时平均日门诊量有5000多病人,门诊大厅空间有限,病人多时就像拥挤的大市场一样。在这种很容易发生新冠病毒传播的条件下,医院不仅在院内,进行了严格的公共卫生管控措施,还组织了医疗技术力量,由韩院长带领组成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当时第一波感染中,只有7例新冠肺炎患者发病,没有院内感染发生。医务部余晓慧主任收集汇总了各项管控规则细节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成文,并于去年8月发表。 

Capture 5.JPG

          文章中还有1张去年3月份医院正常开诊时的照片,记录了当时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就诊的真实场景。照片是丁教授的摄影佳作,将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记忆。照片中间的2层灰色楼可以称得上是古董楼。由加拿大圣公会创建于民国元年。说相声的“大山”的爷爷是这个医院的第一代医生。看来商丘人民医院还真是个老资格。

Capture 3.JPG

  上个月另一篇论文也发表了。是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李飞医生主导的临床科研工作。李医生非常优秀,目前是在职研究生,在郑大一附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后一年。他已经在专业杂志“Aging”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这篇是第2篇。毕业时肯定会有更高水平的研究结果发表。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列线图模型(nomogram model)将复杂的回归方程,转变为了简单且可视化的图形,该预测模型的结果更具有可读性和使用价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进行风险评价。国际专业期刊对论文的评审还是严谨的,这篇文章修改了3次,花了一年时间才得以发表。 Ovary Syndrome.JPG

Ovary Syndrome.JPGOvary Syndrome.JPG 

 Capture6.JPG

   上周收到了布朗大学教授的一个邮件,介绍了美国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生殖中心的运行的情况和措施。我并不认识Adashi教授。可能是他看到我们的Nomogram模型在生殖治疗中应用和医院对新冠病毒防疫工作的文章,感兴趣,所以介绍了他们的美国经验。生殖医学不是我的专业,李医生有很多生殖医学的专业经验,也许会建立起有意义的学术交流和联系。许多专业交流或许是这样建立起来的。Who knows?

   从经典公共卫生防疫措施的角度来看,商丘医院经验是十分有效的。在严格监测,消毒,个人防护(PEE)和隔离措施下,第1波疫情来袭没有发生扩散和院内感染。前不久第2波疫情检测出1例阳性患者,全院又启动了严格的隔离,到现在为止没有扩散和院内感染发生。此外,第1波疫情时,商丘市所辖各市县医院一旦有确诊的COVID-19的患者,立即协调转移到市感染病院集中隔离治疗,这样减少了潜在的感染源也提高了治疗效率。这些在美国是不容易做到的。形同虚设的公共卫生防疫措施和体系使得新冠病毒变种Delta和Mu的爆发传播在美国都能掀起一波高潮。 

ali.JPG

ali 2.JPG

          在商丘人民医院的这段时间对我本人来说也是个好的学习机会。院里有大约几百名有研究生学历的医务人员,是医院学术发展的中坚。接触到的许多年轻人都很优秀。重症科的李京周医生也是在职博士生,去年获得了省级科研项目的基金,病理科的贺雅静在科研上积极努力,申请到了今年的省级科研项目,还有甲乳外科的孟医生,远程医疗的侯医生都是有潜力的青年才俊。个人的专业成长的主要动力,还是要靠自己对事业追求的主动性,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眼界,加上不懈的努力,才能有好的前途。当然医院也要尽可能给有潜力的年轻人提供可操作的环境和条件。

  韩院长重视科研工作是有远见的想法。转化医学研究对医院的临床发展和学术水平提高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不断强化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不是大学或医学院直接的附属医院更为重要。疫情来的不是时候,不然,已经起步的血浆循环DNA和端粒研究在某些疾病中应用的工作都可能会有很好的进展和收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2154-1303721.html

上一篇:冠状病毒的南非新变种 C.1.2
下一篇: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新标志-LAG
收藏 IP: 66.108.55.*| 热度|

3 郑永军 刘振兴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