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书。这个词对于读书人来说,实在不陌生。观国民之文化心态,价值之取向需从它说起。
我对于盗版书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小时候,盗版书很少,故而不知世上竟有“盗版书”一物。大概到了小学的中高年级,盗版书有了市场。它的出现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装帧粗陋,印刷质量差,错误百出,特别离谱的是它的码洋,往往是正版书的1.5-2倍,最无良要属某些书商,居然以“盗”充“正”,同价出售。从那时起,我开始学着鉴别正版和盗版书,以下经验,与大家分享:
首先拿起书,看封面的印刷质量,如果出现明显的重影和文字错误,基本可以断定就是盗版。继续检查,看书脊的胶装是否匀称,如果有非人为因素的扭曲变形,嫌疑极大。再者看出版社,盗版书商多用偏僻地区的出版社名,翻至版权页,看出版社地址,若是盗版书,经常与封面出版社不相符。书的正文部分也很容易查出问题,如果您有时间,多读几页就会发现端倪,错字、段落错排、缺章少段接踵而至,您若是没时间,翻看一下书中的配图便知,盗版配图模糊不清(如果没有图,看看扉页的印刷质量即可)。漏了一点,就是书后的码洋(定价),当时的盗版书价普遍偏高。
90年代后期,盗版水平提升很快,部分印刷水平已接近原书,而且随着物价的攀升,正版书的码洋居高不下,在这一时期,盗版书也成了我的选购对象,但盗版也分三六九等,粗制滥造的盗版书仍占大多数。其实我所选购的“盗版书”也仅限于“影印本”,也就是正版书的复印本,内容编排完全一样,既省银子也不坏心情。这恐怕也是一部分穷学生买盗版的真实原因。
上了大学,我惊奇地发现盗版书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校园广场上,走近一看还真是品种不少,有文学名著、英语学习、国学经典和畅销书合集,其中还不乏权威的学术书籍。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的书架上就有了它们的身影。盗版书成了文化普及的重要手段。我对盗版书的态度也有了转变,从怒视转而宽容,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出版业的现状。不过我也另辟蹊径,旧书店成了我的新书库,所谓旧书,不完全是破旧的书,更多的是已过版权期的旧版书,翻阅旧书你会有“书不如旧”的感慨。一者价低,二者内容实在,三者具有收藏价值。仔细想想,还是买旧书划算。经济尚未独立的我们(泛指学生),在正版书、盗版书、旧书之间徘徊,做一个合理组合是明智的选择。
说了半天盗版书,何谓“盗版”需要界定。盗版是指在未经版权所有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对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出版物等进行复制、再分发的行为。时至今日,盗版的概念应有所发散,不应仅限于出版物之列。2008年的一个网络热词或许可以将其延伸,它就是“山寨”。
山寨一词发端于“山寨手机”:它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游戏机等不同领域,由此衍生的词汇有山寨机、山寨明星、山寨现象等。这种文化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和盗版书类似,山寨也是暴利行业的杀手锏,对平衡产业发展起着关健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这片群众消费水平不高的土壤,山寨得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2008年,它打破手机的束缚,扩展到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MP3等等方面,它的副产品同样可以在相关行业引发结构性震荡。“山寨”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有人曾宣扬道:“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炮火,这是学比赶超的来福枪,山寨文化在抄袭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尤其是挣脱了牌照的束缚,握紧了低成本高回报的福祉之后,它摧枯拉朽的震撼力与病毒营销的感染力,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建立了以山寨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序列。而且,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气势不可谓不足,宣言不可谓不豪迈。
然而,山寨也有自己的瓶颈。当下山寨文化的风行并不能掩盖其深刻的非理性基因。山寨文化的兴起,一方面契合了当下大众文化的勃发之势,具有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平民化特征;另一方面,却又带有强烈的对现有社会秩序的颠覆与破坏性。在草根革命的狂热发展态势下,清醒地辨别良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的理性选择。
平心而论,“山寨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盗版,它缺少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厚积薄发的耐性。以山寨手机为例,表面上看功能强悍无比,价格低至不可思议,但谁都清楚“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涵义,“山寨”的质量不敢恭维。如果能够把赚取噱头的精力多放一点在技术攻关和质量保证方面,打造一个个民族品牌也未尝不可,光明正大地亮相世人不是更好的途径吗?
民族崛起如果仅靠模仿、盗版和山寨,是缺乏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这之于我们的科技发展同样意义深远,暴发户式的增长与跨越不是我们科技强国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工作才是与世界竞争的根本。发展的路还长,我辈仍需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