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团队又添新丁,几位师弟师妹的加入,带来了不少新鲜和亮色。作为培养环节的一部分,阅读是必不可少。为了统一进度,《礼物》便成为他们加入团队后阅读的第一本书。在周五的读书会上,团队全体成员在读书会上讨论了这本《礼物》。
《礼物》是一本成长的笔记,一本生活的指南,一本隽永的寓言故事集。一位智慧老人为混沌懵懂的年轻人送去礼物——他的思想与经验,作为当今的研究生,我们又会得到怎样的“礼物”呢?
我在读书会上向新同学提出问题: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过此书的感受。他们给出了如下答案:
一、使命
说得浅些,使命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某些事,比如《礼物》中的老人所做的:帮助更多的人成功。这是精神力量的传承。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将使命感传递给了他帮助过的人。至于个体的人,我们常把使命比作描绘美好夜空中的那一颗启明星,它能指引人朝着它闪烁的方向前进。我们今日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使命是什么?一百多年前,梁任公喊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之后,言犹在耳,不能不让我辈感到复兴中华的崇高之使命。周总理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这个道理。而如今,这种颇有“鸿鹄之志”的伟大使命感与我们的学生主流意识略有差异。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使年轻一代少了许多历史的厚重感和使命感。慷慨激昂的陈词只出现于演讲稿、广播稿这类的宣传文本中,抒发个人情感的博文中已鲜见踪迹。更难求青年学人有多么激烈的报国情怀和艰苦朴素的创业热情。现实中,宁可“北漂”、“蜗居”也不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中西部发展;宁可转专业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往往事与愿违),也不愿去原专业的基层工作;宁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下,也不愿放下自己的面子。
我们既要有大写的使命感,也要有眼前就能做到的使命。比如: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知识的积累,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将精华运用于自身成长,并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其他人的成长,将帮助别人也视为使命。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也是一种使命,快乐使人变得充实,辩证地看,没有充实的生活,何来快乐?制定规划和目标也是现今大学生的使命。目标可以分为可量化与难量化的两种,分别赋予检验标准,明确结束时间。这样,可以提高使命的可行性。
二、勇气
《礼物》中的大象因为儿时的固定印象始终无法挣脱木桩的桎梏。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总用一种定势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设的牢狱,终生与成功无缘。对于我们,打破现状,突破自己固有思维可能是解决“木桩思维”的钥匙。老师常对我们说:游戏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人来打破的。科学研究也是这个道理:没有突破既有成果的勇气,何来创新,没有创新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在平时的生活中,勇敢的面对犯错也是勇气的最好体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错误的人生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完整的。特别是在学生阶段应该多经历些挫折,多从犯错中积累经验。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行为。因为错误承认得越及时,就越容易得到改正和补救。而且,由自己主动认错也比别人提出批评后再认错更能得到别人的谅解。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的,是那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年轻时多犯错是为了今后少犯错。多犯些小错是为了不犯大错。这可以用“能量守恒”的思想来解释。勇气则是解决犯错问题的基础与关键。
三、行动
“拒绝空话,开始行动!”——IBM的广告词。
“Just do it!”——耐克广告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行动是最没有争议的礼物,我们常说的“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中都少不了“行”,缺了它,“言”什么都显得苍白,“知”什么都显得虚无。作为研究生,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们至少需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考虑:
(1)自动自发,这是西方励志大师阿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的经典作品《willingness》的中文译名,他鼓励的是一种敬业精神和自主行动的品质,他在书中提到:“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但是最终的受益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当自发行动成为习惯和快乐时,成功已经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2)全力以赴地做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通过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3)有计划地行动,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浪费。计划既是对时间的统筹安排,也是对目标实现的具体预期。在管理学理论中,计划是管理学五大职能之一。制定计划需要考虑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做出预期安排。这是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行动成效的保证。
(4)在行动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做事的方法。在判断做事的先后顺序上,应遵循一定原则。比如导师曾经提过的三维度排序:重要性、紧迫性及可借用资源就是很好的方法。
四、热情
年轻人最不缺乏热情,却也是最缺乏热情的。不缺乏热情,是因为他们的求知欲最强,本能地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缺乏热情是指,“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久。这种情况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尤为明显。初读研究生,对学科领域内外的诸多未知事物怀有兴趣。随着研究的深入,瓶颈出现,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寂寞纷纷袭来,如果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科研兴趣,起初尝试的快感和热情将迅速消退。这是科学研究的大忌,由此可见,持续的热情是科研成功的基础之一。
热情不仅仅是转瞬即逝的火花,它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更应该培养成一种性格。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热情之人更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在各种压力逐渐增多的今天,热情显得尤为珍贵,它的确是送给处于诸多压力中的研究生的最好礼物。
四个礼物,送给大家:确立积极向上的使命,为之奋斗;在遇到挫折与瓶颈时,勇于面对,突破极限;以踏踏实实的行动践行理想和诺言;在努力和行动的过程中,保持热情,培养兴趣。拥有这些礼物的研究生生活是充实的,您对这四个礼物的认识和看法如何?还有哪些礼物可以送给我们的研究生?期待着您的思考。
图片来源:卓越亚马逊网,仅供欣赏,无任何商业目的!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6763-310963.html
上一篇:
八千男儿血——常德会战寻访(组图)下一篇:
国民心态观察之一——从盗版书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