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羽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yuxiao 诗言志,以象贵。

博文

七律•辛亥百年人物祭(之三)

已有 5445 次阅读 2011-10-10 18:02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七律•辛亥百年人物祭(之三)

 

2011-10-10

 

寻觅苏曼殊墓

 

 名被情僧任妒猜,

生于乱世显奇才。

芒鞋踏破山河碎,

 倦笔书成断雁哀。

丹桂开时犹有恨,

故茔寻处已无堆。

 骚魂散入湖云里,

漫把孤山作镜台。

 

 

苏曼殊墓:191852,苏曼殊在上海广慈医院逝世。六年后(192468),由陈去病、徐自华、柳亚子等人营葬于孤山北麓。柳亚子曾作绝句云:“残阳影里吊诗魂,塔表摩挲有阙文。谁遣名僧伴名妓,西泠桥畔两苏坟。”

墓区轴线依次有墓丘,纪念塔,供桌等,纪念塔石质四方形柱式,自下而上为塔基,须弥座,覆莲托,塔身,仰莲和葫芦顶,通高约2.5。塔身正面镌刻楷书“曼殊大师之塔”六字,诸贞壮书塔铭,塔身侧面是陈巢南《为曼殊建塔院疏》。

1964年苏曼殊墓与秋瑾、徐锡麟、林逋、苏小小等墓一同被毁,后秋瑾、林逋墓复建于孤山,苏小小墓重建于西泠桥畔,徐锡麟墓再造于凤凰岭下,唯苏曼殊墓不知所终。后在网上查找,说是苏墓也已回迁孤山原址。

昨日(2011109),余趁黄昏步入孤山寻觅,由白堤进入孤山,沿东麓的鲁迅坐像,经放鹤亭,再沿北麓经陈其美雕像、清雪庐,向西一直寻找到杜月笙故居(现改为“印学博物馆”),就是不见苏曼殊墓的踪影。难道苏墓不在孤山北麓?绕到南麓的“俞园”,问了纪念馆中的服务员,才被告知苏曼殊墓仍在孤山北麓。旋即返回,就在“清雪庐”茶室附近的一片桂花林中,终于发现了一个高不足二米,厚不过半尺的塔型纪念碑,上书“苏曼殊墓遗址”六个字。原来此处只是一个纪念碑。碑旁有简单说明:“苏曼殊(1884——1918),广东中山人,原名玄瑛,12岁出家,法名曼殊。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侍僧、南社主要诗人之一。在上海病逝后,柳亚子等人集资将其遗骸葬于孤山北麓,并建墓塔,刻其生平事迹。现塔系按原样缩小重建。”

苏曼殊的墓已经不存在了,苏曼殊也在杭州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去。只有这块细瘦的纪念碑立在这里,在桂花树的遮掩下显得寂寞而冷清。

 

情僧: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在民国初年以迄现在,由章太炎先生与‘南社’诗人们烘托,擅长鸳鸯蝴蝶派的文字,以写作言情小说如《断鸿零雁记》等而出名,行迹放浪于形骸之外,意志沉湎于情欲之间的苏曼殊,实际并非真正的出家人。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从此出入于文人名士之林,名噪一时,诚为异数。好事者又冠以大师之名,使人淄素不辨,世人就误以为僧,群举与太虚、弘一等法师相提并论,实为民国以来僧史上的畸人。虽然,曼殊亦性情中人也。”

 

断雁:苏曼殊著有情爱小说《断鸿零雁记》,以自己与菊子的初恋为题材,感慨幽冥永隔的爱恋之苦。断雁谓失群的孤雁。隋薛道衡《出塞》诗之二:“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鴈声。”唐方干《别从兄郜》诗:“已呼断雁归行里,全胜枯鳞在辙中。”明文徵明《才伯过访》诗:“归心闻断鴈,衰髩逼残年。”

 

骚魂:指屈原。泛指死去的诗人。元阮忠彦《追挽陈岑楼》诗:“欲酹骚魂何处是,烟波万顷使人愁。”柳亚子《西湖谒曼殊墓有作》诗之三:“凿开混沌原多事,地下骚魂倘谅余。”

 

 

 

 

 

苏曼殊墓遗址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0333-495301.html

上一篇:酒泉子•湖上赠别陈绥阳兼寄诸友(四首)
下一篇:由“消化系统”歌词所想到的(上)
收藏 IP: 218.109.145.*| 热度|

11 陈湘明 施泽明 李学宽 武夷山 钟炳 陈绥阳 郑融 李泳 刘用生 孟庆仁 禹荣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