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羽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yuxiao 诗言志,以象贵。

博文

竹枝词八首 ·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各集主题 精选

已有 10459 次阅读 2018-5-6 09:46 |个人分类:美食|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美食、文化

 



竹枝词八首·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各集主题


2018/5/3



1.器

有时候是厨具餐具创造了烹调方法,有时候烹调方法的需要则推动了厨具餐具的革新。漫长历史中,如何更好地利用食材,烹调出最好的味道,从厨具到餐具,中国人发展出了独特的工具智慧和审美意识。

美食还须用美箪,
冰清玉润色斑阑。
厨房宝物知多少?
锅灶刀砧泡菜坛。

箪 dān :古代用来盛饭食的盛器。 





2.香

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带来了多样独特的小吃品类,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亲和、最能体现当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小吃浓缩一地风土人情,成为别致的地方民俗符号,体现着当地物质及社会生活风貌。

天南海北错烟津,
小吃传承味道真。
大地无私多馈赠,
一方水土一方人。






3.宴

中国人习惯把人生喜怒哀乐、婚丧嫁娶、应酬交际导向饮食活动,正所谓“礼尚往来”,增进人与人的关系,宴饮聚会的风貌因此得到极大发展。人们通过宴会,不仅获得饮食艺术的享受,而且可增进亲和,达成和谐。

安如丽日见佳人,①
十碗八仙皆馔珍。②
千载一逢文会宴,③
桂花风里品鲈莼。④

① 《说文解字注》:(宴)安也。从宀。妟声。妟见女部。《舌尖解说词》:“宴”最早的定义,就是有丽日、有佳人。

② 湖南平江县,汨罗江畔遗存着古老的族宴,俗称“十大碗”。安徽芜湖的饮食属于徽派菜系中的沿江菜,四围襟江带湖,这里流传着一道“水八仙”的凉菜,包含了八种水生食材。

③ 在中国的各个历史阶段,总有文人用他们的参与和热情推动饮食文化的发展。他们聚集、品尝,以食物表达志趣和理想,成为“文会宴”,构成中国宴席文化的精粹。

④ 毗邻苏州的太湖出产“花鲈”,许多食单都提到过它。一千七百年前,西晋文学家张翰不满权贵争斗,推说思念家乡的花鲈,弃官而归,这个“莼鲈之思”成了文学典故。





4.养

食养正气,随手可得的平常食材,蕴含着健康的奥秘,守护着中华民族的身心平安之路。中国药和中国饮食,药食同源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生活,这些意义非凡的食物形成了中国人的餐桌上最为独特的体系。

人生无日不盘餐,
口福包含苦与甜。
药食同源皆入膳,
养身滋味两相兼。






5.食

千百年来,饮食已和我们的文化浑然一体无法分割。中国人通过食物,感知和把握周遭的世界。无论家庭生存,还是宗族荣耀,食物构成了我们文化存续的基础,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们从饮食中发现生活的真谛。

世况炎凉类转蓬,
酸甜苦辣意无穷。
舌尖感觉随时变,
滋味长存造命中。






6.酥

大量的中式糕点至今仍然是中国老百姓人情往来不可或缺的馈赠佳品,它像一面镜子,折射着时代变迁和人情礼仪。可以说,点心伴随人们走过一年四季的节庆日子,也见证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完善,它寄托着幸福,也承载着人们仁爱互助的精神。

自古生民爱小飧,①
岭南江北两玄门。②

西湖风雅徽州韵,
各有身形各有魂。

① 小飧:早点心。宋 陆游 《晨起》诗:“年耄停朝课,家贫省小飧。”自注:“近以病后废读书;又以廪粟不继,遂罢食粥。” 

② 玄门:《老子》:“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后指高深的境界。





7.生

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作和生活的一套独特系统,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生活智慧的体现。时至今日,中国人持续以节气饮食安顿身心健康,顺天应时,在大地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生不息。

一怀春意饼中藏,
消夏筵飘莲藕香。
更喜秋来茎叶壮,
年终味道在家乡。






8.合

独特的历史演进,始终是饮食文化融合与流变的重要推动力。人的迁徙带来食物的更新,展现出穿越时空的生命力。餐桌上新的变化,同样是时代潮流的印证。这些食物又在以独特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口味和性情。

白菜辣椒传有根,
归来故里认宗门。
满盆荟萃全家福,
唤醒舌尖乡味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0333-1112544.html

上一篇:《汉字书法概论》第二讲:汉字的起源
下一篇:造粪机器的艺术性
收藏 IP: 27.203.69.*| 热度|

10 武夷山 冯大诚 张晓良 张忆文 王震洪 钟炳 鲍海飞 许培扬 zjzhaokeqin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