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三潭印月岛的前身是水凡保宁寺。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感,空间多变化。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岛南湖面,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灯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怡然忘归。
【藏头绝句】
三面青山横翠微,
潭清云影映琼扉。
印心只在空明处,⑩
月色迷离白鹭飞。
⑩ 印心:佛家谓印证于心而顿悟。宋苏轼《书<楞伽经>后》:“吾观震旦所有经教,惟《楞伽》四卷可以印心。” 明宋濂《新刻<楞伽经>序》:“卿言《楞伽》为达摩氏印心之经,朕取而閲之,信然。”
【菩萨蛮】
湖光夜色明如雪,清潭漾映娟娟月。
船向小瀛洲,携琴湖上游。
棹歌谁与咏,一曲群山静。
湖月淡愔愔,⑾ 予怀相印心。
⑾ 愔愔(yīn yīn):和悦安舒貌。《左传·昭公十二年》:“祈招之愔愔,式招德音。” 杜预注:“愔愔,安和貌。” 宋 王禹偁《唱山歌》诗:“夜阑尚未闋,其乐何愔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