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science 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无法放弃,那就更努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博文

读书读到博士,为什么还会迷茫? 精选

已有 8244 次阅读 2017-10-10 21:3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读书读到博士,为什么还会迷茫?

《中国青年报》官微

导读

岁月稍长,我们渐渐会明白:年轻人无论怎么选择,你的世界里都没有容易二字。我们只有做好当下的事情,才有资格谈未来!

中学的时候很喜欢读书,一次暑假前,我在地摊上买了一本《苏菲的世界》,是那种中译纸质粗糙的盗版书。我很努力地去读这本书,可还是没看明白,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前段时间回老家,我偶然间在潮湿的角落里看到了它,纸张松软发黄,还长了些许青苔。大概已经10年了,书本上布满了时间的伸展和荡漾。14岁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终极的三个问题。以为读个博士就可以知己所长,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其实不然,很多人一辈子还是没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时常会迷茫,或许迷茫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对于实验学科的博士生来说,每当课题搁浅,你都禁不住地开始怀疑人生,犹豫所谓的科研还能不能够坚持下去?科研的常态就是挫败感,那种身体被掏空,不确定感,就像云雾般缭绕在你奔三的路上,始终挥之不去,这或许让我们迷茫。“我很失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办?”

回首自己,我在刚读研时曾被这个问题深深地困扰着。我渴望拥有一个不将就的人生,轰轰烈烈。可尴尬的是我却找不到人生方向,那种焦虑和不安常常在我思想里出没,让我无所适从。数个午夜醒来,我问自己,如果当初不选择读研,那么现在的我会是怎样的?无需再去思考这么纠结的课题,无需再去阅读这么枯燥的文献。岁月稍长,我明白了昨天太近,明天太远,年轻人无论怎么做选择,你的世界里都没有容易二字。我们只有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有资格谈未来。科研也是这样,你需要拨开挫折的迷雾,找到方向感,一种精神上的信仰。你把课题铺的越大,就越没有掌控感,甚至已经从根本上触摸到了你能力的天花板。不如我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坚守大框架的前提下化整为零,给自己的结果产出设置一个deadline,各个击破。从每天的小成就中获得大自信,这样坚持下去,你对科研会越来越有信心,研究质量自然不会低。

对一个搞科研的人来说,日常交谈的话题总离不开论文,似乎论文就是科研。我常思考做科研和造论文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到底是在造论文还是在做科研?却总也无解。在我的思想中,科研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论文发表只是搂草打兔子顺带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中显然不是这样的。

或许通过对周边的观察,你已经敏锐地发现了要结束苦难,只是靠几篇甚至一篇SCI。你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一个人的命运居然是由影响因子来决定的。导师们更多关心的是论文和基金,为发论文而科研,而忘记了思考研究成果是否真正对社会有意义?这可能就是假大空的僵尸SCI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回顾老一辈科学家的纯粹,屠呦呦、袁隆平、李小文、南仁东,我莫名地感动。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影响因子和学术水平其实不是一回事,追求高IF并非正确的价值导向。科研若是回归本质,我们的学术和研究生涯或许才会更精彩。

现今逆天高的房价,加上国家经济放缓,迷茫还可能来自于承担责任的无力感。博士生大多已近而立之年,那点微薄的补助在面对责任时很苍白,囊中羞涩的窘境更是令人沮丧。现今中国于一个学术界大跃进的年代,浮躁功利的科研环境中,年轻人面对更多的诱惑,冷板凳坐十年的情况鲜有发生。冷观这浮躁的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科研人员待遇的普遍低下,他们并没有获得与工作强度对等的报酬。奔三的路上读个博本来就够奢侈了,还要接着做博后,三十好几岁熬到副教授,一个月工资八千块,房价两万一平,在市场经济下讲情怀,你让他们怎么能静下心来搞科研?梦想太贵,年轻科研人员被迫离开,我们拿什么回答钱学森之问?这是科研之殇!

别让年轻的科研人员因收入低而放弃梦想,要让科研人员觉得从事科研会有非常好的职业前途。”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珺在接受采访时声称。让人兴奋的是,近几年我们也看到了燎原的星星之火,除了国家、政府在不断地支持以外,很多企业家、金融家、艺术家越来越关心科学,科学正在成为一个更主流的话题,比如设立于2016年1月素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又让科学家们站在了舞台中央。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富强,在支持塔尖那部分优秀人才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地兼顾塔中和塔底的普通人才也值得深思。

迷茫是一个所有人都会遇到的状态,但它从来都不是我们人生的底色。它会让你痛苦,但它并不可怕。迷茫也同时说明你在寻找自己生活的平衡点,尤其是我们年轻人,你要相信现在的我们,现在的选择,重置自己的精神结构,勇敢地去和迷茫的沟通。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蕴含着万物不悲观的力量,尝试着离你的焦虑再近一些,接受第一层痛苦,其实迷茫没什么大不了。

写到这里,我感到肩上沉重的生活仿佛被稀释了一样,就连周遭的空气都变得轻盈起来。我似乎又找到了那个心无旁骛的自己,那种为目标全身心投入的感觉。

长按二维码,关注旦博记,分享读博生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8962-1080062.html

上一篇:考博士,那些你必须知道的事儿
下一篇:​心态,还是心态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9 尤明庆 徐耀 信忠保 马军 余鹏飞 王晔 谢基海 罗鸿幸 王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