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太阳磁场计算中的困难(讨论)

已有 3077 次阅读 2012-3-10 10:16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应用数学, 太阳磁, 〖扑惴椒


【按:这是今早发送到所参与学术群体的群发邮件,继续谈有关太阳磁场、计算方法、交叉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嗨~

之前给W老师的回复未涉及太阳磁场计算方面(老师提出的两条原则上当然没问题;我得强调一下,之前的邮件中说的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观点,不具体针对谁)。

就计算而言,从追求物理的角度看,似乎是鸡肋。必须从其他方面寻求意义。只要有若干人继续做,自然可以有推进。但是否能做到永恒呢? 如何保证已经发表的那些文章不会从历史这个“棋盘”上提走?这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在围棋中,有一些棋子花了好长时间的思考才摆到那里,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后来却提走了。。。

过去涉及工作可以看作是“计算方法”和“太阳磁场”进行耦合(后者通常用某种数学方程表征),只有在其中之一较成熟的前提下,才有较大的把握成功。但是,假如我在线性无力场上发展新的计算方法,那么得到的东西即便能发表,在两个领域中也很难获得好的认知和流通。

从应用数学的角度来看,最好的作法可能是以应用领域中的对象(通常较复杂)作为背景或参照,然后在数学领域中找到抽象模型(内容上不必和应用领域中的对象有关联),并在该抽象模型上发展新的计算方法,并在数学领域的计算类期刊上发表文章。然后,可以在应用领域中寻找“代理人”,推广这种计算方法。当然,最初的时候,发明计算方法的作者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介入,以便更有效地展示新的计算方法的威力。

从太阳物理的角度看,太阳物理学家不大可能看出太阳物理中涉及的所有数学问题,有一些必须借助“外力”来把它们“认”出来,并加以解决。太阳物理学家既然认不出那些问题,自然也无从请你来解决它们。当然,所有的非数学领域大概都存在类似问题。

从行当的角度看,两个领域中进行技术交换时,一般也只是注重该领域中做得最突出的,正如科普期刊上介绍的都是最尖端的东西。不过,既然各自是行业中的领军人物,彼此合作的时候谁领导谁呢?似乎有这方面的困难。但是,没有对等性的话,其中一方容易吃亏。

最近意识到,交叉渗透研究实际上是在不同的“知识系统”之间搞“耦合”,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效。似乎主要的精力必须放在自身所在的行当。

* * *
最近一位学生快毕业了,TA给我立了一功:实现了我老早以前见到过的某个更“轻快”的模型。这是一种数学和物理界都有的模型,几乎人人见了都不会因为陌生感而吓得“扭头”。我计划以后所有新设计的算法都先“加载”到这匹快马上,有利于算法更快和更广泛的流通!

该模型在数学领域属于“硬通货”,它的流通永远不会在数学领域受到阻碍或轻视,前提是必须在它上面加载数学方面的知识增量。

为了表彰这学生的功绩,我正在酝酿一种终生制度,就是我每发表一篇用到那模型的文章,学生就可以获得相关收益的10%(大约1000元,从我的工资卡中支付)。除非我停止使用那模型的程序,学生可以终生从中获益(不管走到哪里)!因为我体验过,计算是很繁琐、很累人的工作,我感到有义务去自觉地补偿他人为我在这种累人的工作上付出的时间和汗水。(我酝酿附带考察一下这里面的“经济学”)。

作为推广,我甚至想到,建筑工人是否可以从每一块砖头中进行“反向抽税”。比如说一栋楼的居民要给自己房间摆砖头的那些建筑工人“终身赋税”,而且是居民们通过银行直接打到他们的卡上。当然,这只是初步的想法,必须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后才能知道是否行得通。

学生早先也是从新的线性边界元外推开始,但发现很难,去年九月开始只得转换了研究课题(至去年11月我们师生之间产生800封左右的电子邮件)。

学生还没答辩已经去移动公司上班啦,对做研究没有兴趣,告诉我说TA两个月的收入比我带TA三年的培养费还多一千元。


李毅伟



---------------------------
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546114.html

上一篇:看来
下一篇:学问
收藏 IP: 110.178.9.*| 热度|

2 郭桅 俞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