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参加了教学方面的会议,忽然想到这个主题。试从理论角度略作分析。
* * *
1. 参会者作为 "资源" 的载体。参会者包括专家、听众、主持人和出版方。专家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资源输出方,核心资源是报告内容及相关出版物。专家的核心诉求是报告内容得到充分的扩散、认可和吸收,促进出版物的传播,提高声誉。从社交方面来说,专家是众多听众竞相争取的资源,而专家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听众是核心资源的输入方,会选择吸收最需要的资源。听众的核心诉求是提升职业水平。从社交方面来说,听众的关注焦点是专家,或希望得到专家赏识鼓励,同时也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辈,有所结交。需要注意的是,每位听众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且彼此之间多为初识。
2. 参会者的社交策略。如上分析,专家和听众的共同点是:1. 关注会议主题;2. 时间和精力有限;3. 彼此多为初识。从理论上来说,参会者采取 "均衡策略" 将是明智的。对于专家来说,已经达到职业顶点,大致会选择 "海纳百川" 的策略,亦或提携靠近的后辈。对于多数听众而言,与专家加上微信朋友圈,即达到均衡策略。听众之间可能也一样,但需要注意恰当定位、及时调整。
3. 听众中的突出者。主要表现为较多的活动或展现,具有惯常的社交积极性。突出者是小比例存在,他们的 "均衡策略" 可能是彼此结交,但需要考虑能给到对方何种资源。可行的做法也许是进行后续的主题交流活动,最好具有官方性质,比如互相邀请做教学或学术报告。当然,偶尔喝个酒聊个天也不妨。
写这些内容的时候,想到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一些片段,特别是纳什来灵感的那个场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那个大美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