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下文是上午6点多发出的群邮件的内容,有删节;标题是另拟的。]
.
老早以前,在北京念书期间,有位同事不理解人们为何会争论一些事情。我提出,争论中有 “观点利益”。同事听后认为这说法新鲜。当时是午饭时间,人们在食堂门口排队,偶尔聊天。
.
想起这个事情是注意到,意识形态领域很容易出现 “过度反应” 等情况。比如今天的新闻,有个球迷骂某球队,引起不小舆情。球迷不理智的情况不少见,激愤忘形、口不择言。一般来说,网络管理员会 “删帖” 了事,或者 “禁言” 一段时间。人在激愤状态下会出现 “认知扭曲”,有时会表现得中了邪似的。像这类情况,应当予以善意的规劝和理性的思考。
.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倾向,表现为就个体的事件针对某个特定群体。对于这类情况,似乎宜于采取 “柔软而有效” 的方式... 忽然想到一点:日本人会怎么做?
.
昨晚写了以上内容,没有发出。一晚上没睡,半夜看了一部电影*。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时间静止了,好像有一辈子那么长。内容恰巧是一位中学老师的遭遇:在学校旅行活动中,有个学生偷了店里的钱,大家都觉得是他,可是也没有证据。老师规劝不动,自己被迫承担了罪责,此时老师二十多岁。之后就开始了各种离奇的经历...
.
最后一天晚上,在一条河边,偶遇几个中学生。挺亲切的哈。此时老师... 不...是"臭老太婆"53岁,臃肿肥胖。他们把她打死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