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注:上周邮件列表“满员”,1月28日(2019)起分组发送邮件。谢谢。]
This is an in-mail from TYUST.
大家好,
.
最近通过群邮件方式学习*,新加了诸位数学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也作为曾经的数学受教育者,希望试着探索可能有益的学习方式,望勿见怪。兹作为“教育大讨论”的个体活动,希望领导们多鼓励。
.
人们可能注意到,发达国家好像总能引领风潮,同时伴随各种新概念的发明。比如,近几年出现的“社交网络”、“Open Access”、“researchgate”,等等。而这些新事物的确立,往往起始于个体的实践。至于后来怎么发展壮大起来的,可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晓得。但是,内中的原理或原因,值得探究和思考。
.
有时会想,有没有可能在研究生或本科生中间开展群邮件方式的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发地学习?为此,想到两个候选的概念——“Active Access”(主动进入)或 “Visualized Learning”(可视化学习) —— 让学习看得见!或许,可以借助这类活动增加人们之间的亲和感和信任感,同时拉动学习、保持接触。
.
以前经常在欧美电影中看到,人们见面时很亲热,不认识的人之间会行“贴面礼”或“吻手礼”,以为只是演戏。后来确实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时,感到不可思议。这种现象可能起源于某种文化。
.
记得25年前,作为陕师大新生参加开学典礼,第一次听到“做人”二字,感到很纳闷。为什么从幼儿园到高中,从没听到过这个概念,也好端端的,到了大学里,忽然就得注意了?个人现在的理解,无非是“增加亲和感的技术”。可能,这种现象也起源于文化。
.
就个人的体验来说,感到在代数几何的学习中,在个体层面,可以引入汉字符号和文化内容,作为辅助识记的手段。主要是感到很方便,也能提高学习或教学的兴味。(有时会用到想象出来的历史情节、词语,希望不会引起误会)。
.
此邮件会以适当方式分享给单位同事和更早拉进的收信人。谢谢大家。
.
.
祝好,
李毅伟
应用科学学院 数学系
单位个人主页:http://yk.tyust.edu.cn/info/1273/3310.htm
researchgate 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iwei_Li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