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一篇过去写的旧文在此与大家分享。因为这个话题仍是科学网很多学者和广大科技人员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成都商报》2008年1月14日国内版在“中科院新任院士被指抄袭”一文中报道: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于2007年12月27日被宣布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而在同一天,本院的两名退休研究员给著名打假网“新语丝”发去邮件,称谢华安的论文《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 III. 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率》是抄袭他作而成,其专著《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很多人都知道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家袁隆平,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养活了全中国人,杂交稻已在包括东南亚、南亚、美洲、非洲的二十多个国家种植。仅有中专文凭的谢华安利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育成了高产、优质、抗稻瘟病、种植面积连续16年冠居全国的杂交稻新品种“汕优63”,人称其为“杂交水稻之母”。“汕优63”解决了第一代杂交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于1986年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最多的品种,并在此后16年间连续稳居首位,直到现在,仍然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推广品种之一。“汕优63”还是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主要对照品种(新培育的品系除其它要求的性状外,其产量必须超过“汕优63”5%才能被审定为新品种)。由此可见,谢华安对全社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1995年,当袁隆平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谢华安第一次提名为工程院院士,结果名落孙山。随后在1997、1999、2001、2005年,又被提名4次,同样未能如愿。在向院士头衔冲刺的10年间,他发表了40多篇论文,出版了两本专著,均是为自己的理论水平加码。2007年,他在一片争议声中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当选应当是值得庆幸的事,也可以说是“迟来的爱”。可是这份迟来的爱让人觉得十分沉重。为了使自己的“理论水平”能够上得去,他不惜抄袭其它人的文章,不惜借用他身为院长的权利安排他人为他撰写专著。这些做法完全背离了一个科技人员基本的道德准则。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与我们现行的科技体制和科技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科技人员职称评聘、评级要看论文论著的数量(有的单位现在好像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只看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评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级省级甚至院级优秀科技人才等等各式各样的头衔都需要论文论著的数量来凑数,科技成果评定需要论文论著的数量来为其成果等级加分,课题验收要以完成论文论著的数量作为验收标准,课题申报更得在前期基础研究那一块写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甚至多少篇是核心期刊,多少篇是SCI或者CSCI收录。有"实力"的人可以不用自己劳神费力,普通科技人员则需要自己想办法了。道德素养稍高一些的科技人员只是将自己一个完整的研究内容分拆成几篇来写,道德素养差的就一稿多投(当然还是要变换一下花样,如将题目中的某个字改一改,或者将文章中的个别段落作一下调整,或者是分别采用中文和英文分别在国内和国外发表),甚至编造数据或者采取抄袭他人论文的方法(从最近几年被爆光的知名专家看,抄袭好像也是某些知名人物一贯使用的方法!抄总比自己写来得快!)。有关抄袭的报道太多,花样也是不断翻新,那种一字不落的抄袭他人的文章的人是那种大无畏而且对网络一无所知的人,更多的则是将别人的题目稍加改动或者将几篇文章的精华集中在一起。不少科技人员不将心思用在认认真真搞科研上,而是将很大部分心思用在了编造垃圾文章上。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好一点,生活得光鲜一点,科技人员也是人,当然他们也不例外。于是,他们一边骂着这种不合理的科技体制和科技评价体系,一边又自得其乐地编造着自己的论文。呜呼哀哉!悲哀啊,我们的科技人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4: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