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过一个愉快的暑假,中学生进入了大学、大专等高级学校,大学生则进入社会,大家都开始了新的人生征途。一部分人似乎觉得难以适应新的环境,过去学习成绩不错却在新的环境里屡屡受挫,因为担心前途渺茫而心情郁闷。有一些人认为家人老师欺骗了自己,非常认真地努力以后依然毫无起色,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们感得无助,甚至疏远家人朋友。学生在读书阶段侧重于学业课程,强调勤奋与努力的重要性,但却较为缺少努力与巧劲、选择与取舍、风险承担与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在这种过渡阶段的学生需要自习一些关于决策、心理的概念与思维,从而寻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越来越流行的健身房与一些减肥健美的理念不自觉地出现在我们日常的讨论中。健身概念的流行,有很多的不同要素,但是有一个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心理成因:“立竿见影”的快速反馈。普通人如果能够贯彻“管住嘴、迈开腿”,能在两三周内看到体重的减轻;做了肌肉的力量训练当天或第二天便能感受到肌肉的酸痛,个把月后就能依稀看到肌肉的线条。这样的快速反馈能让人品尝到获胜的果实,愿意和其他人分享。努力便有收获的预期或者思维,在某种程度而言是有害的。教育学者杜威给出了对这样的“机械”的努力的批评,“……这两种训练方法的区别,可以和在健身房练习滑车举重来‘发展’某些肌肉和竞技或运动游戏的差别相比较。前一种训练是不变的,机械的,它是呆板的,专门化的。后一种训练是时刻变化的,没有两个动作完全相同;必须对付新的突发事件;形成的协调必须是灵活的,有伸缩性的。所以,这种训练是比较‘一般的’;换句话说,它包含较广的范围,包含更多的因素。”[1] 大家喜欢参与或者观看的包括电子竞技在内的体育运动的直播,也是因为对竞技比赛中的千变万化而感兴趣。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是我们对自然与人类社会中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美的发自内心的赞叹。风险的存在,是人类世界之所以多姿多彩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中,有些人追求音乐、体育、艺术,有些人追求科学与哲学中的真理,还有些人追名逐利、游戏人间等等,这些不同的追求孕育了世界的多样性与多元化。相反的,如果一个社会只追求单一目标(比如金钱、名誉等等),那么大致类似于自然界中的一个食物链的关系,而仅仅是把决定弱肉强食规律的力量用这个新的衡量指标代替而已。在努力的基础上,风险的存在又给这样的多元的追求增添了更有意思的变化。
如果成功不依赖于努力,那么产生成功的主要原因便是随机的概率,人们无法寻找出规律,也便难以进行理性的思考,做出一些重复的可预测的行为,人类活动很有可能是混乱的。但是如果成功仅仅依赖于努力,那么社会将陷入内耗的浪费之中。针对某一特定的追求,比如科学研究,如果不存在失败的风险,那么多一份努力便会产生多一份成功。科学家们会执着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工作16个小时会比12个小时的自己更有成就;科学家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变成无休止的恶性竞争,互相攀比工作的时长[2]。人们忘记取舍与平衡下的恶性竞争是痛苦的,或者说理性下的无趣。这个例子,不仅对科研活动适用,也可以拓展到其他的人生追求的目标中。比如,在爱情中,如果一个人必须接受付出最多的人,回应他的追求,不管你自己是否喜欢,这样的爱情是不是也让人觉得非常烦恼和无聊?正因为人们有各种不同的追求,而风险的存在加强了这种变化的多样性:在单一方向进入瓶颈,努力以后依旧无法进步,有些人转向其他的方向进行深耕。由于风险与多元化的追求,人们更加重视取舍,需要平衡各个不同方面(健康、家庭与事业等等),而在文化、艺术、哲学与生活等方方面面也有不同的侧重,形成了社会的多样性。
社会多样性的美需要努力与风险的共同支撑,但是对于个人而言,该如何决定自己努力的程度,又该在何时接受挫败,考虑一些备选的方案,寻找新的方向和追求呢?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关于决策的经济学与人生思考的哲学中寻找一些线索,比如收益递减、有限理性、与以理化情等不同的思考方式。
关于勤奋努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中需要考虑的第一个因素便是“收益递减”的经济学规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收益递减。一个大学数学教授和一个初中生同时被安排进行初中数学测试,假如两个人的初始得分都是90分;初中生通过题海战术学习了一个月后考到了95分,而大学教授这一个月依旧进行高等数学的科研,再次测试结果依旧是90分。表面看来,初中生的测试成绩优于大学教授,但是从长远的数学收获来讲,初中生这一个月的收益是不足挂齿的。更进一步,初中生题海战术两个月后或许可以在考试中取得98分,这便是收益递减的一个例子,因为时间投入难以突破瓶颈(初中数学程度)的限制。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笔者小学学习奥数时喜欢的华罗庚的格言,但是比较适用于瓶颈期之前的努力与收获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学生不能认识到在新的阶段有新的要求,选择故步自封,在自己的舒适圈内重复,而不进行新的突破,那么这种勤奋与努力便仅仅是自我安慰而已。当然学生需要自行判断什么是瓶颈期,是否应该投入更多时间去突破,现实中的问题并不简单。比如学习骑自行车,在成功之前都是不会的状态,而成功的瞬间则突变为掌握的状态。这样似乎连续零的状态的瓶颈期的认知,需要采取参考他人的横向对比,与预测自己未来的纵向对比,合理地决定努力与接受不成功的心态。
在经济学中,如何看待自己的决定,接受自己的成功或失败,有一个关于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说法。“决策者可以在两种情形下取得良策(satisfice):要么在一个简化的世界中寻找到最优解,要么在一个更加现实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满意解”[3] 注:良策(satisfice,满意即可)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司马贺创造的词,取满足(satisfy)与足够(suffice)的合并意。因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有很多未知的条件,也有运算能力不足的局限,所以很多时候在公司等机构的决策者也只要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即可,或者如果有多个满意解,可以挑选其中最好的备选,但难以实现最优解。在生活中,或许一些非完美信息的博弈可以用来锻炼思维,认识到风险运气的重要性,比如桥牌、扑克等等,作为围棋、象棋等完美信息竞技的补充。在科幻故事中,如果一个人拥有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金钱,或许他可以找到最完美的方案。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都是有限时间与有限金钱的条件下进行人生的探索。人生道路更是充满了很多未知的不确定性,所以最后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取得一系列让自己大致满意的决定。
涉及到人生,也可以从哲学的思想中,寻找到一些思维方式,如何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到对人生的更加清晰的认知。人的成长中,如何坦然面对面对成功或失败的风险,有一个参考的概念,称作“以理化情”。以理化情,冯友兰关于道家学派的思想与斯宾诺莎的表达非常清晰。“感情造成的精神痛苦,有时候正与肉刑一样剧烈。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不会生气,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他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伦理学》第五部分命题VI)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4] “只要心灵理解一切事物都是必然的,那么它控制情感的力量便愈大,而感受情感的痛苦便愈少”[5]。小孩子不知道局限,不知道天气是非人所能控制的,而大人成熟了,知道有些东西无法改变,也就更加坦然面对失败。人成熟的过程中的时候,大多数人发现自己曾经年少轻狂的梦想和愿景越来越远。我小学以为自己会成为科学家拿诺贝尔奖,大学时期以为自己会成为教授,研究生毕业才发现只是找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慢慢接受了自己没有那种科研才能。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努力、折腾与挣扎,不断扩大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或者边界,接受自己能力有限,重新定位,再次出发。
如果无法认识到努力的局限性,如果一个人坚信努力就会有回报,那么他很可能受到现实的毒打,而最后向一些似是而非的理念举手投降,比如“认真你就输了”,而消极地放弃。另一方面、认真努力并不一定是用来实现功名利禄爱情的手段,或许可以是人生的目的,认真努力的人或许可以更加真切热烈地感受到人生的精彩。以理化情的思维并不是鼓励消极的心态,认识到边界以后直接放弃;因为世界在变化,一些过去认为无法跨越的边界慢慢也便攻破。医学工作者们,存在者一些内心的信念,努力去突破,攻克了不少过去看来是不治之症的疾病,一步步破除疾病的壁垒。
后记:本文的初衷并不是强调人生并不需要努力。每一个奥运会的冠军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是不需要质疑的。对于那些非常努力以后依然未能成功的普通人而言,这些努力也是一次美好的旅途。本文中解释以理化情的概念,强调人生路上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付诸了大量的勤奋与努力,依然可能面对失败。以理化情等理念,可以让我们与过去的失败产生更好的和解,承认与接受失败的挫折。
引用文献:
[1]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五章 预备、展开和形式训练,75页。
[2] 在这个推论中,我们只谈到了风险,实际上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的规则也是避免这种恶性竞争的原因之一。某种程度上,努力以后收效甚微也可以视作广义的风险。因为论述简明的需要,在此并没有对风险进行分类讨论,但在下文中,对勤奋努力的教育的补充,探讨了“收益递减”的意义。
[3] Simon, Herbert A.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9, no. 4 (1979): 493-513.
[4] 冯友兰,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p.106
[5] 斯宾诺莎,贺麟译,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二版。第五部分,命题六,p24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