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gzhang1 农村小伙的回顾与展望

博文

1.39 教育相关的小结: 共同的成长,在一个彩色的世界 精选

已有 51674 次阅读 2019-10-14 06:50 |个人分类:教育4|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作为第一部分的进行讨论的原因不言而喻,因为孩子代表着的未来,用梁启超的说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听到的一个句子是,这个社会并不是只有黑白的,而且会有并不那么确定的评判事物的标准,世界会有灰色。孩子好像单细胞生物一般只知道对错黑白,而大人则像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接受社会社会的一些灰色的地带。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年人慢慢忘记了小时候的初衷,变得没有那么理想主义。回顾这青少年的时光,因为也没有用日记记录过去的时光,似乎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特点的节点,让自己变了,变成了小时候自己不喜欢的大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人们不必追悔过去而痛苦,而可以抓住现在和未来的时光。正是这种时候,成人们也更加需要孩子的帮助:孩子们的单细胞的思维,坚持对的东西,坚持规则,坚持真理。

教育很多时候似乎都是从年长的传递到年幼的,这样一种单方面的传递。但是实际上为人父母是得到了一次重走人生的机会。很多年前,人们谈生意的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酒桌,大人们喝得醉醺醺的,讲着一些互相吹捧的话语,通过伤害身体的代价谈拢最后的合同;而如今,为了多抽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与家人,很多的工作都在公司的时候便完成了,身体也变好了,这是一种进步。很多学生觉得古诗词与历史、地理的文化对于未来的工作没有意义,而讨厌学习。但是我们很容易对比出两个情形,了解文化的重要性:一起聚会或者聚餐的时候,一桌的中年人,调侃地讲一些社会上的不公或者令人愤懑的事,荤段子不断;而另一桌的青年人,尽管也讲讲工作中的不顺,也抱怨一下自己上司,但是穿插一些古时贤士的诗词,讲讲对山川的追求,整个饭局给人的印象就很不同。如果家长也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一些诗词文化,或许并不会变得更加有趣幽默,但是至少可以不那么“油腻”。

有时候孩子是成人的榜样,持续地提醒着他们公平的重要性。有时候父母努力了,被精明的老板欺负,接受一些现实,接受这个社会的一些灰暗地带,甚至有时候觉得对与错的界限并不明显但是看到孩子,希望他们能更加公平平等的社会成长,所以获得了持续坚持的勇气。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确有一些奇怪的家长:自己读大学时,觉得教师这个行业没有油水,看不起这个专业,等到自己孩子入学的时候,又拼命想要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自己觉得医学太过辛苦,不想学医,但是父母生病的时候,自己年老的时候又想要最好的医疗资源。这些人自己不愿意付出,但是处处都想要最好的,这些家长就很需要单细胞的孩子们去教育他们,让家长成长。父母给孩子经济的支持,而孩子给父母的精神力量,彼此互相扶持。

马丁路德金在他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稿[1]中提到,“我有一个梦想,我的四个小孩,有朝一日,可以在一个国度里生活,那个国度不根据他们的肤色,而只根据品格和内容来评价他们。” 一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受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否重视教育,是否努力,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对教育与努力的认可,而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教育与人生。(一些孤儿的成长没有父母的影响,他们就要更多地从同龄人和老师那里学习。一些家庭的父母反而是孩子的负担,这便需要孩子付出格外的努力去追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孩子们不用被他父母的学识,资产财富所决定,只是由她/他的角色(努力和天赋)决定。

成年人和孩子们共同努力,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到那时候,我们可以很自豪地告诉那些青少年们:我们的世界的确不是黑白的,但我们的世界也不是灰色的,而是多姿多彩的,是彩色的世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色彩。


引用文献:

[1] Martin Luther King Jr., I have a dream that the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16575-1201796.html

上一篇:1.38 关于决策的普及教育——经济学、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
下一篇:2.1 前言、科技水平的储备与追赶
收藏 IP: 50.77.234.*| 热度|

7 郑永军 晏成和 郭奕棣 黄永义 尤明庆 葛素红 陈立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