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读韩愈《师说》有感

已有 8583 次阅读 2010-12-16 20:23 |个人分类:文学与诗词|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读古书论今事

 

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著散文名篇《师说》,我已拜读多次,近又重温,悟出了一些新意,尤其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颇有启发。

首先,文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其意是说,古代的学者都是有老师指导的。老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所谓传道,就是进行品德、道德方面的教导;所谓授业,就是传授某一方面的学业或学术;所谓解惑,就是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和求知。韩愈说,一个人并非生来就有知识,他必然对于所见到的各种问题都不明白,即为“惑“,但是“有惑之人”不愿从师,这才是真正的“惑“。所以,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父母都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而国家和社会更是要求公民应当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世界各国几乎都实行义务教育制度,这正是体现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唐代大学者韩愈的“人非生而知之,熟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的教育理念。我想,当今我们在报上时常看到,某某地方因种种社会原因,使当地的孩子“弃学经商”,或“中途掇学”,甚为可惜。殊不知,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的教育环境有诸多缺失之处,但另一方面,更说明,一些家长们(无论是农村或城市)可能对于后代“读书上学”受教育的意义还没有切肤之痛,这也是目光短浅,没有看到更久远的利弊。

其次,文中贯串了一种“师生都是相对而论”的思想。认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认为,师生都是相对而言的,无论是比我年纪大的或比我还年轻的人,无论是富贵的或是贫穷的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有学问,他就可以做我的“老师”或“先生”。“师生”并非以年龄和贵贱来区分。韩愈在其后文中更列举了先贤不齿求师拜学的例子。作者对此也很有体会,例如,许多我所教过的或熟悉的学生,我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研究生们早就成为国内或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他们不但是我们现在学子们的老师,更是我们这帮早已退居二线的教授(老朽)们的老师。这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新老交替的一种自然规律所使然。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的历史必然。

再者,文中提到“圣人无常师”是说任何明白人都知道,老师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事实如此,今年可能是这位老师教你这门课,明年可能又是那位老师教你那门课。古代是这样,现代则更是如此。孔子云“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更进一步表明了这一思想。韩愈所说正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可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普遍规律。我似乎特别深感,一个学者,所跟随的大师愈多,其收获也将愈大。所谓博采众家之长,就是这个道理。只要稍稍翻阅近代名家之求学历程,你必会深感他(她)们都有学贯中西的阅历。

总之,作者深信,人非生而知之,一定要向师者学习,更广义地说,只有向一切有成就的人及其著述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00-394266.html

上一篇:论读书
下一篇:2011年新年感言(1)
收藏 IP: .*| 热度|

4 杜关祥 赫英 孙学军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