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机遇铺就的人生之路

已有 3967 次阅读 2010-9-21 17:53 |个人分类:人生之旅|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生, 机遇

人生充满了机遇,任何人的一生之路可以说是由机遇铺就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个人活得越长,他就越认识到一切取决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要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本身毫不重要的细小事件,实际上都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这句话看似平淡,其实它揭示了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人生旅途”真理。

的确如此,笔者深有体会:其一,任何一个再聪明的人,若不读书、受教育,当然其命运和前程不会好到哪里去。其二,仅仅有学历,如果没有好的机遇,也会感到苦恼。同等学历的人真是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在某一方面出类拔萃,取得很大成就者,也是凤毛麟角。其三,许多人常常抱怨良好的机遇没有光顾他的人生,其实,机遇常常是青睐那些勤奋之人或有准备之人。例如,在绝大多数场合,对于当今公正缺失的社会环境而言,人们普遍相信“高考”还算是一条公平选拔人才之路。然而为什么有的人“名落孙山”而有的人却“名列榜首”。除了家长、社会、老师和个人心理等主客观影响因素外,个人平时对基础学业的知识积淀有很大关系。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这个道理。我有一位老同学曾经开玩笑地对我说,在中学读书时,看不出你的才能,成绩尽管还可以,但不是拔尖者。然而命运的安排却使我读完了大学,而他却走上了参军提干的艰难道路,最终转业国营企业,至今已退休。其他几位中学同学也都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艰难前行,各有曲折坎坷。即使读完大学甚至拿到硕博士学位者也各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经历。这就表明,各种机遇加上个人及时代环境的种种因素所铺就的人生之路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其原因来说,机遇是最关键的环节,而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又是人生之关键的关键。

对比民国初年,鲁迅先生当初学医,在一次偶然的场合,看到有关日俄战争电影中的中国人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深感要挽救中国之命运,必须用文艺来激发民族精神。于是由从医转为从文,这一改变,使原本作为医生的他,变成了一位伟大的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竺可祯先生原来到美国报考的伊利诺斯大学农学专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的那种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了他深刻的影响,使他从此成为中国气象和地理学的开拓者。我的导师么枕生教授原来从事天气预报研究,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深感气象学中的随机性现象特别普遍,便由天气学转为气候学并重点研究统计气候学问题。所有这些名人专家,也都不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方向)对前途一定是看得很准确的,有的成为伟人,有的成为名人,有的成为名家。。。。其中大多数更为普遍的则是成为最普通的老百姓。对于个人来说,我的观点是:看淡人生,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和未来,也用一颗平常的心要求亲人和子孙后代,切不要好高骛远!

总之,我个人以为,不要热衷于社会上那种挤热门,赶时尚的举动,包括对年幼子女的培养问题,什么都要求孩子学,恨不得一口成为一个天才!你放眼看看,尽管现今高学历者已很多,但结局又是如何?往往是不如意者甚多。我感到这是社会的浮躁风太盛之后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00-365367.html

上一篇: 科学精神与创新楷模( 贺张学文教授新作《空中文水学初探》出版)
下一篇:关于科学界的学术民主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2 张学文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