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从此,莫言不仅是作家,也承载了文学以外的批评。就在我阅读《檀香刑》期间,看到一篇文章批评莫言,其中点到了这部小说的“ 是非”,当然,这个不是文学的是非,而是莫须有的谴责,大意是莫言不爱国之类。对此,我只有呵呵。而我要做的,也是按照自己的惯例,写点读后。
我首先要感叹莫言的文学水平。当然,无需我感叹了,诺贝尔奖可不是随便什么水平可以获得的。《檀香刑》是我看的莫言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前两部是《蛙》、《 生死疲劳》,这三部小说的结构完全不同、巧妙之极,这部小说的语言更是融入了民间说唱艺术的精髓。
这部小说也给我展示了发生在1900年前后的一段屈辱的中国历史,清朝末年,中国国力衰弱,军事力量无法与洋人抗击。当时,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一天,德国工程师调戏孙丙妻子, 孙丙奋起解救,打死一人。随后,德国人报复,杀害了孙丙妻子和年幼的一儿一女、以及其他二十四位村民。孙丙复仇心切,投奔义和团,搬得救兵后,回到马桑镇, 用义和团的方式发动民众、训练民众,然后攻击铁路工地、破坏铁路、击杀德国兵。于是,引发了德国人的新一轮报复诉求,朝廷不仅无法抗争,还责成袁世凯发兵配合人。不久,马桑镇被毁灭,孙丙被抓。为了起到示众作用,德国人要求使用时间长、特别残酷的行刑方法。袁世凯找来刑部退休的刽子手赵甲,决定施行檀香刑。
小说安排巧妙而又更显悲剧色彩是,孙丙的女儿孙媚娘是赵甲的儿媳,赵甲的儿子是半傻子;监刑官钱丁县太爷与孙媚娘相好,他们爱情真挚,孙媚娘已怀上钱的孩子。
当赵甲将檀香木条钉入孙丙体内,绑在木柱上,等着第五天铁路通车庆典之日致死。钱丁经历重重折磨,不甘屈辱地为残暴的德国人服务,最后破坏执行,杀死赵甲……
这是一段何等屈辱的历史啊!外国兵在中国土地上何等耀武扬威!
这是一段何等悲壮的历史啊!民众始终在坚强地抗争,即使政府官员,也在觉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