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旧帖重温(3)-风月两则

已有 3369 次阅读 2007-8-3 14:01 |个人分类:理论物理

讨论了半天要不要写风花雪月,觉得还是不写或者少写。过去偶尔也在“人生边上”写过几句话,找两则贴出来,让大伙知道我也曾风雅过。 :-)

————————————————————————————————–

如果你判断当你打开本博客时,你现在的时间的质量比较高,请让我隆重推荐最近看到的两篇好博文,至少我看了让我觉得身心愉快:

1. 洪晃的解剖男人

2. Phiphy的量子箫和经典箫

如果你觉得现在你处于垃圾时间,接着往下看吧,

—————————————————————————————————

刺秦的三部电影: 性·情·美

这三部电影,我不想,也不能,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非典期间,我重看了这三部电影。

我用我自己的眼睛看,得出这样的印象:

《秦颂》-性。
《荆轲刺秦王》-情。
《英雄》-美。

我眼中的电影,未必是导演眼中的电影。我说说我的印象,不是和别人抬杠,我没那兴趣抬杠,只是说说自己的印象而已。

《秦颂》中,姜文的秦王和高渐离-一个音乐家,荆轲的朋友-竟然是小时候的朋友。高是手不能缚鸡的音乐家,但胸中有可以钦服天下的音乐,与秦王的女儿栎阳公主上床,春风一度,居然将栎阳的瘫子治好了。 可见音乐与性的伟力。而秦王对女儿有一种暧昧的感情,与性也相距不远。

这部片子中的秦王有的是一种霸气,也只有姜文能演好。可惜姜文有点土气,不能将秦王嬴政这个第三十二代的秦王的高贵演出来,是个遗憾。话也说得太多,唠叨得象个女人,当然,是很牛的那种女人。

我喜欢许晴的栎阳公主。葛优的高渐离还凑合。

当然,与其他两部刺秦的电影一样,史实不是片子要尊重的。秦王登极的那个大鼎,大得异乎寻常,不是当时的技术可以铸造的。片子的黄色主调,在我看来正是性的本色,土但有力。

《荆轲刺秦王》中的情是一目了然的。

秦王李雪健与赵姬巩俐的情,秦王之母赵夫人与缪坶的情,以及秦王与吕不韦的父子情;最后,荆轲张丰毅和赵姬的情。所以,这个为情所困的秦王,为了一个更大的诅咒-统一天下,不得不让赵姬走,不得不杀了同母异父的两个兄弟,从而看上去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李雪健将秦王的忍演绎得非常好。他的秦王是一个奸雄。

看了这部电影,我只记得李雪健。

因为《英雄》大家已经费了许多口水。我再来一口也不多。

我欣赏《英雄》,是片子中的美。

首先,人性的美,侠客之间的惺惺相惜。只有达到一个艺术的最高境界的人才能产生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所以长空才能相信无名以生命托付,所以如月对飞雪没有嫉妒的感觉。

打斗当然也美,飞雪与如月的情杀最美。最后的黄色转为红色,令人心碎和心醉。飞雪在每次打斗中的飘逸和华贵,永远的张曼玉。

我想也许张艺谋的目的就是美,所有的故事不过是衣架而已。刺客也只是无名,因为历史和故事并不重要。他想将中国的古典美一口气地表现出来,如开场不久长空与“大内高手”下围棋,在古琴的背景下;如残剑从书法中悟出剑道,这正好与张旭从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中悟出书法相反-虽然公孙大娘是舞而不是剑。

陈道明的秦王有王者气象,一种接近于无为的王者,这当然和历史相距很远。

春访未名

礼拜天真是北京难得的好天气,好得令人觉得好象不是春天。今天的觉格外好睡,竟睡足了十个小时才起床。起床的时候,拉开窗帘,满目阳光,夹着窗外白杨的嫩绿,一起涌了进来。

照例的刷牙洗脸喝咖啡,然后打开电视,转到央视文艺台,看到大山在耍贫嘴。这家伙几年前的普通话说得还不咋地,现在居然一口京腔了。怪不得下死了决心在中国发展。泡完方便面,心想,去哪里啊?这么好的天气,待在家里太可惜了。去潘家园或者古玩城吧,全国各地坐火车来的商贩说不定就有一个感染了那个玩艺的,我自己一周前才回来,可能的潜伏期还没有全过去。算了,不去了。但是,干吗那?总不能坐在家里看电视,或者上网,或者做点儿学问什么的。

突然想起,最近得早点睡,去买点退黑素吧,买完了去北大转一圈,觉得这主意竟是妙不可言。走进同德堂,问人家有没有退黑素,人说有啊,拿出一瓶,价钱接近两百。“太过分了,怎么这么贵?”我问。他说还有脑白金。打死我也不要脑白金,我说还有没有别的。果然还有,中美合资的松果体素,只要八十多,也是60粒一瓶。其实,退黑素,松果体素和脑白金,都是一种东西,英文名叫melatonin。有些人以为越贵的越好,上当活该。中国还真有一大批这样的人,不然脑白金何以仍然大发利市?

出发,向着北大。由东门进去,一拐,就是未名湖了,好个所在!湖周的垂柳都发芽了,长长的枝条柔软潇洒。湖周还零散地开着北京到处可见的榆叶梅,红红的花朵连成一片。走过博雅塔,东操场的西边居然有一个练习攀崖的建筑,十几个人一起仰头看着一位很勇敢的妹妹爬到了百分之八十的地方。这位妹妹手长脚长,正休息一下,准备一举登上去。剩下的部分最难,陡峭的程度已经远远的超过九十度。

她吸一口气冲了一下,还是没上去,突然随着钢绳挂下来了,吓了我一跳。后来一个小伙子 在上到同样的地方失败。

湖边的石头,也许自许多年前到现在一直没有动过,不同的是现在坐在上面的学生当年还不知道在那棵树丫子上。真是春色年年相似,只是岁岁人不同罢了。当年年少伤春,坐遍湖边的石头,就是榆叶梅开的也很相似,只是开出的心思不同而已。

湖北的几个园子虽不似过去的荒芜,却也凌乱的很。到朗润园看一下,并没有看出什么,园中多出了一个研究院。原路回来,继续沿着湖边走,在湖的西北角有几树连翘、几树榆叶梅正开得烂漫,有一位摄影爱好者小心翼翼地在拍花朵,还有一位画家在写生。边上的一位女生问他:“那明明是迎春花嘛,为什么树上标着连翘?”画家说:“那也许是学名吧。”对了,与二十年前不同的是,很多花木现在都标着学名了。当年绕着湖转,只觉得花开乱眼,管它是什么花。

在西北角折而向南的地方,90年立了块碑,说明未名湖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对象,这以前没见过。可见我过去几年因为公事来过几趟北大,一直没有到未名湖。就是未名湖南面的几间土山上的老房子也成了文物保护对象。历史原来这么快就积淀下来,没准再过几年我也会成了活着的古生物了。恍如隔世的同时,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不知是为了突然泛起的北大旧事,还是为了未来黯淡的黄昏。

离开未名湖,从燕南园旁经过,这里过去住过几位大牌教授。那几幢老房子看上去很破败,也曾梦想搬进去住过,现在让我住进去,恐怕会要思量再三。园草青青,生气不再,让人有黍离之叹,北大是不是也是这样地老去?

好在三角地边上的那个大大的平房还在,理发店还在里面,新华书店还在,还有那个曾经偶尔进去喝酸奶的杂货店。走进新华书店,很多是经济管理法律方面的书,大部分没有什么兴趣。居然看到一本翻译的《牛顿研究》,买了下来,还有一本《傅雷谈美术》,也买了下来。

西边有一个新建筑,当然对于我是新的,有了邮电局,二楼是北大出版社和书店,看样子这个书店比那个老新华书店要大。累了,不想再去逛书店了。对过去的新华书店还有一点感情,毕竟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在那里买的,梁雨生的《萍踪侠影》。

再南边就显得很乱了,那里是学生宿舍,一点变化没有,只是觉得比以前更仄迫,可能什么变化也没有,只是我的感觉,这感觉也许是对照着校园周边的新的各色各样的大楼。学生永远是校园里待遇最低的一族,虽然他们的思想和外貌确却是最前卫的。我走到42楼下面,仰头看到最高一层,实在没有兴趣进去了。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楼 房显得无比的老旧,我又何必进去?

离开北大,我被怀旧的情绪和春天的明媚弄得心神无主。北大老了, 虽然年纪并不算大,只有将要踏出校门的学生才会给北大带出新鲜的朝气和活力。

附:当日所作打油诗一首

阳光
流成滚烫的白金
新生的白杨叶子
将我春睡摇醒
打开电视
我看到大山和谁
又在嘴贫
呀呀
这无聊的礼拜天
好的让我十分钟前的梦
蒸发得了无踪影

泡着一桶方便面
我细细思寻
人多的地方不能去
都市的活力隔开我
满身的蛮劲
只好打开窗户
活力变成噪音
一拥而进
我张大嘴打着哈欠
其实是贪婪地呼吸
这里不多的清馨

————————————————————————————————–

现在重读上面的诗,觉得自己写这样的东西从来都是白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47-5306.html

上一篇:引用率
下一篇:怀念一位网友-继续风月中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