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淼

博文

钱江晚报的一篇文章

已有 3155 次阅读 2007-8-3 13:50 |个人分类:生活

最近稍微疏懒了一点,没有注意到《钱江晚报》的一个“跟帖”,可能因为太长了,需要moderation。由于比较长,不如干脆提上来,并为我的大意对那位记者表示抱歉。

感谢几位记者推荐科学博客的热情,另外说一句,最近打电话找不到我的原因是我去昌平开会了,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我晚睡晚起,一般下午肯定能找到我 :-)

科学博客:守身如玉 寂寞如饴

  2月24日本报D16版作了“科学家离博客有多远”报道后,昨天打通这几位“科博”的电话,心里一阵激动:“终于找到组织了!”这些博友们也一阵激动:“科学博客太少了,我们一直比较孤单的,大家最好抱成团,互通信息吧。”
  李虎军说,一位经济类日报的年轻同行这样问他:“什么叫科学记者?”他对新闻界居然有“科学记者”这个物种,大为惊讶。虎军只好解释什么叫科学记者。然后告诉他,科学记者不是他生造出来的名词,《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杂志等著名经济类媒体都有科学记者。

  我们在此记录这3位“科博”,是想说明:此道不孤。

李 淼:闲谈情趣物理

  总点击率:37738
  草根身世:李淼,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出道时间:2005年6月

  blog上的窝:  一句话:祝博客将“像癌症一样扩散”。

  

  权威的《自然》杂志发文,称“‘网络上的最大革命’(博客)正在与科学家擦肩而过”,行文语气暗含对从事新技术、新发明的科学家的责怪。话似乎重了,但在网络上科学家的博客,尤其是中文科学博客的确凤毛麟角。所以经朋友引荐,记者迫不及待闯入中科院物理所李淼的“闲谈物理”博客。

  吆喝大家都来吃“快餐”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网上科学博客稀少自有其道理,但李淼在其博客上专门挂帖赞“科博”,称博客越来越流行了,博客是网络快餐文化中最新的一道,比麦当劳的麦辣鸡腿堡还要新潮,吆喝大家都来吃“快餐”。

  毕竟是搞理论物理的,任何事情都要有论据,所以李淼现身说法讲自己3个从博客上获益匪浅的例子,如从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博客上了解到有关“弦论”的最新文章;通过Carroll等人对最新一轮的dangerous questions的评价了解到一些“思想者”的“深刻思考”。第三,也最让李淼看重的是他通过一些博客了解到一些学物理的学生在写博客,并且得知他们是如何学习的。的确,李淼的博客上有很多是他的学生的跟帖、交流。

  勤劳引来高点击率

  搞理论物理的人所开的博客自然带有高深的理论特征。在李淼的博客上有许多让我辈疑是天书的公式,充斥着 “超弦第二次革命”、“人择原理”、“量子”、“宇宙学常数”、“暗物质”等专业概念和论题,想必这样的博客访问的人不会多,但近40000的点击记录让我惊诧,而且回帖很多,挂了一层又一层。而李淼是个勤快的博客写手,对于看客的回帖是有回必复,甚至是来来回回多个“回合”不歇手,有讨论、有指导、有闲谈,充满学者的认真、严谨和人文关照。

  在李淼的“闲谈物理”博客中,有许多他自己的研究收获和灵感、有他推荐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论文,还有许多招引看客讨论的问题……

  李淼谈论高深的理论时也不乏幽默: “没有比天文更简单的学科了,简单不代表不好,有时恰恰相反,一个学科过于复杂,要么就是处于初期收集资料的阶段,要么就是黄昏科学。对我个人来说,简单常常等于漂亮。”

  “闲谈物理”谈出个性

  李淼的博客不仅有科学性,也有着闲适的情趣;写的很多文章虽然高深但也可读,文风颇似风靡一时的著名科普书《万物简史》,想必这是吸引众多看客的原因之一。

  除了高深的科学博客,李淼也有许多率性而作的生活博客,看他的博客也看出他的性格脾气。他在一篇博客中谈及“工作狂”的问题,说他在电脑屏幕上打开一个窗口,看下载的阿森纳/曼联的比赛;同时,打开另一个窗口,开始写博客,后来一不小心睡着了。他说自己有时喜欢同时做两件事,甚至三件事。李淼希望中国研究科学的人将来能像欧洲的同行一样,虽然背后拼命工作,表面还装作轻松的样子。

  一篇自评网络新闻人物的博客也体现了李淼的闲情雅致。他用google和百度的统计做了一个小调查,看看中文网络上去年谁最火,结果评出了:第一名,李宇春;第二名:某网络姐姐;第三名:张柏芝。搞理论物理的人有这份闲适,工作和生活就不会枯燥了吧! 本报记者 朱国平
张小军:渴望成为百科全书
 总点击率:1094
  草根身世:张小军,新华社国际部科技编辑室副主任,34岁。一位非常“中国”的科学新闻记者——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采编专业,然后就去新华社从事科学新闻报道至今;2000~2002年,他是新华社驻美国分社的科学新闻记者,我们国内读者平时所看到的大量国际科学新闻就是出自他和他的同事们之手,比如最近的“特富龙”不粘锅在国内国外引起的轩然大波的系列报道如何面世的,大家就可以去他的博客看看,绝对独家!

  出道时间:从事科学报道8年半,做博一年多。

  Blog上的窝:http://blog.chinabbs.com/zhangxiaojun

  自画像:从事科技报道8年半,感受是科技报道绝不神秘,挺好玩的,于是希望更多人一起参加。

  张小军做记者采访别人快9年,被人采访却是因为成了博客。他于是对本报记者说:“你看,你看,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当我们一起交流美国哪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新闻多些,哪些媒体的科学新闻出色一些时,他显然回到了曾在美国采写科学新闻的两年往事……他说他最佩服的是毛磊——也是新华社驻华盛顿的科学记者,我忙附和说他的报道对美国科学和政治的关联度把握很深刻。张小军大笑,说,同行相重啊。

  不过,他说,美国科学类新闻记者分得细,有专门叫science(科学)记者,也有health(健康)记者、IT记者、航天(space)记者等,不同国家科学发展程度不同,科学媒体分类也不同,比如日本,科学新闻主要就是报纸电视等每天有版面(专栏)介绍新技术产品。

  张小军对科学报道的深入,我假如把一些时髦的词都加在他头上,也不过份:一位有国际化背景的,有专业背景的,有科学素养的年轻的记者。看看他得过的荣誉有:中国新闻奖、国际新闻奖、新华社社级好稿,中科院科星奖等。不过,他说他最珍视的荣誉是在贵州支教期间,被评为“思南师范优秀教师”。

  写博和职业有关

  张小军第一次开博客是去年年初,开在加拿大的一个中文网站上,后来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更新。今年1月,他再次开博。记者问他,别人开博很多是表达个人情感感受,你好像总带着职业使命感?他说,我开博是想在作为新华社科学记者的身份和个人内心感受之间找一个平衡,这种平衡我现在还在寻找中,还在探索中,但有一点是清晰的:我不想做风花雪月的小资博客。我的职业是记者,但职业难道不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吗?我这个职业带给我一些不同于别人的人生体验,我把它们在我的博客中和人交流,岂不快哉?!

  他说,科学之重要,作为记者越采访越有体会也越热爱这活儿。而新华社只是传播科学知识系统中的一环,我开博客可以和同事、网民作些传播技术层面上的交流,同时,这种交流过程中也可以传播一些有效信息。哪怕我说错了,也没关系——博客不就是这精神吗?大家可以反驳我。

  “科博”少是国人个性使然

  问张小军国外科学家博客多不多,他说还可以。国内科学家开博少的现象,他也注意到了,他说估计是中国人喜欢深思熟虑,怕说错话。

  他说,经济和科技是当前国内国际交叉新闻最多的两个领域。通过设立财经专线,经济新闻在国内和国际间的障碍正在消融,而障碍问题仍困扰着科技新闻。他说,他和同事在十年内要把科学传播的技术摸索出一个像样的模式出来。

  贵州贫困山区支教

  2003~2004年,张小军在美国做了两年驻外记者后回到国内,就去了贵州贫困山区支教。在那里,他教学生英文。一个特殊的教学手段和他的职业一点分不开:他为了让孩子们有自信,叫孩子们用英文给2003年诺奖获得者写信,讨教学习方法。

  张小军的职业使命感是如此强烈,他说,真正做新闻的人,永远不会落伍于时代,永远会越干越聪明。仅凭这点,新闻是一个只想想就让人兴奋的行业,他说,他最感兴趣的领域是科技新闻,目标是成为百科全书式记者。

  本报记者 章 清
李虎军:科学报道七年之痒

  总点击率:2021
  草根身世:《南方周末》驻京科学及健康记者已5年,在此之前供职于《科学时报》2年

  出道时间:从事科学报道7年多了,做博客半年

  BLOG上的窝:http://blog.sina.com.cn/m/lihujun

  自画像:I’m Hujun Li, a Chinese science writer, and a Knight fellow forever. My friends call me “Tiger”.

  

  模仿当红娱记的称呼,给1974年出生的虎军戴上男“科记”的帽子,想来虎军不会怪我吧?

  虎军是四川人,在武汉理工大学读本科,在四川大学读硕,全是材料方面的,典型的理科男。

  麻省一年

  我们同样关注科学领域的新闻已经7年了,钱江晚报的科学版面正好也是1999年开办的。2000年春天的时候,我在北京采访两院院士,和虎军在科学时报的办公室混了一面,彼此都印象模糊。后来听说他去了南方周末,经常看到他漂亮的文笔在对开的大报上张扬着。是在2003年秋天,听同行的同行说,他获得Knight科学新闻奖学金项目的资助,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年访问学者。昨天和虎军通电话说起这件事:“我真羡慕你的英文水平好呀,在美国采访科学家大开眼界吧?”

  “那一年我的确过得很充实。我们项目一共有10位Knight学者,其中6位美国同行基本上是科学新闻战线的老兵,平均年龄超过40岁,而包括我在内的4位国际记者当时没有一个人超过30岁。项目主任包以思·伦斯伯格(Boyce Rensberger)先生说,这或许是因为科学新闻在发展中国家还是一个新的领域。”

  “守身如玉”是科学报道的底线

  《谁制造了牙膏信任危机》是虎军近七年职业生涯中反响最好的报道之一,却也是他着力最少的报道之一。

  曾有媒体援引英国《旗帜晚报》的一篇失实报道,抛出“高露洁牙膏致癌”说,搞得人心惶惶。虎军通过调查后发现,“高露洁牙膏致癌”说纯属空穴来风。他在《谁制造了牙膏信任危机》的报道中说,所谓“高露洁牙膏致癌”,完全是对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彼得·威克斯兰(Peter Vikesland)一项研究的断章取义,威克斯兰本人也根本不认同这种说法,但是,在一份英国的非主流媒体以及国内诸多媒体的渲染之下,一场“牙膏信任危机”就这样被制造出来。

  虎军按照做科学新闻养成的职业习惯,找到相关研究论文的原始出处,然后和论文作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威克斯兰取得联系,结果就写出了那篇报道。过程就是那么简单,反响却出乎他意料的大。为什么呢?虎军认为他只是做到了科学报道的底线——守身如玉。虎军说,许多记者可能不熟悉科学新闻,但只要查阅原始论文,采访相关学者,事实就可以澄清。

  科学报道七年之痒

  同做科学报道,我和虎军有许多共鸣,觉得现在报道科学的传媒少,从事的记者寂寞,虎军说:

  “对呀,做科学记者相对是弱势,时政、经济类记者吃香,而做文艺、体育的娱记知名度会很高。不过,我享受这样的寂寞。”

  “你为什么开博呢?”

  “我在新浪上的博客名叫《风讯台》,这个名称原是1957年创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刊之名,即《科学时报》的前身。Science Outpost(《科学前哨》)是李约瑟1948年出版的介绍战时中国科学界的日志。我博客的中文名叫《风讯台》,英文名叫Science Outpost,我盗用了这两个名称,就是想在博客上写一些科学传播方面的东西,和同好者交流。对我来说,写报道和写博客不一样,新闻报道当然越大众越好,但博客不一定要搞得很大众。我发了一组‘科学报道七年之痒’的博客文章,刚好也梳理一下我的科学新闻从业路。”

  虎军用婚姻的七年之痒来作比喻,说明他和科学新闻,爱之深,言之切,有痛苦更有痛快吧。心与之戚戚焉!

  本报记者 徐 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淼先生:多次和你联系,打你电话,办公室的,却没联系上,根据你博客写了报道,请多包涵!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钱江晚报》科教部

文章网址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06-02/26/content_658232.htm
电话;85310183,
qbkJ@zjnews.com.cn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47-5284.html

上一篇:听球记
下一篇:Douglas的想象和其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