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围观“饶教授落选院士”

已有 3683 次阅读 2011-8-19 17:29 |个人分类:争鸣|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科院院士, 北京大学, 候选人, 潜规则, 新华网

 
  尽管许多媒体尤其是科学网上的许多文章,都在激情地为饶教授鸣不平,更多的是想当然地质疑此次评选甚至院士制度,但我一直只是在十万八千里外围观。这并非是因为与我无关,而是因为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王德华老师看来,饶教授永远(?)退出院士评选只是一种 “赌气和懦弱”,在我看来,除了赌气外,还有浮躁、脆弱。饶教授似乎很需要这个“院士”,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还是为了挤掉那些试图“滥竽充数”的候选人,抑或其它?我不得而知,也就不好发表看法。

院士的评选肯定要考虑学科的均衡,如果一些学科的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落选的局面。所以,即便饶教授的成就超过其它领域的当选候选人,只要没有超过同一学科中那些进入第二轮的候选人,落选就是必然的。

锋芒毕露的未必是顶尖高手,内敛低调的未必就平庸。我们常说内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尤其是涉及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只要圈内行家的声音才有重量。外行人的叫喊有可能是一种不得要领的鼓噪,而不是一针见血的评点。正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内涵,有时候众多质疑声有可能犹如秋天清晨的雾气,太阳一出,立马作鸟兽散状。

任何评选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就是饶教授来主持这类的评选,要做到让人心服口服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即便是公信力很高的诺贝尔奖在其历史上,也不时会留下一些遗珠之憾。再说,饶教授此次落选,并不意味者永远落选,此次晋级的候选人也有“二进宫”甚至“三进宫”……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穆利斯虽然没有被当选为美国科学院或美国工程院院士,但他近年在界各地的杂志、剪报照片上展示给我们的是他和夫人乐观、自信的笑容,而不是苦艾、怨愤之脸。下面的图片转帖自邢峥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zxing

 

这并非说公众不该质疑院士评选,而是说我们更需要有含金量的质疑;也不是说落选者不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是说,作为公众科学家应该头脑冷静地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异议。否则,受到伤害的可能只是当事人。至于那些隔靴连痒都搔不到的谴责、质疑对谴责、质疑者来说只是一种时间精力的浪费,当然你说我就是要消费它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啦。

 

下面附一篇来自新华网的相关文章

 
饶毅落选真的是“院士的悲哀”吗
来源: 新华网 作者刘少华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8月18日《北京晨报》)

海归的身份和北大的光环,无疑让饶毅的落选充满了一丝悲情。在各类评奖“官员当家”、“潜规则”不断的现实语境下,饶毅“不再参选院士”的豪言壮语也颇能引发公众的共鸣。但反过来想,如果饶毅进入了初选名单,他还会如此毅然决然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也是如此。只要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过程公开、评选标准严格、评委独立公正,我想评选结果是能服众的。“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曾引发对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强烈质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何尝不说明中科院院士评选对自身标准的坚持呢?

其实饶毅的落选和其他落选的科学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中科院院士说到底名誉的效应恐怕要大于能力。当选了,固然可喜,但落选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学术水平不行。规则之下,难免有遗珠之憾。饶毅或许就是那颗珍珠。

透过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网上公开,我们看到了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可喜进步。饶毅落选,或是遗憾,但却无须夸大。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这有些夸大其辞,饶毅悲哀,那落选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悲哀?

一个饶毅改变不了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规则,更何况在强手如林的院士候选人中,饶毅到底算不算得不上顶级高手,谁也不知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中科院院士评选真的不公正,饶毅落选岂不是一种解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477247.html

上一篇:强者和先富者的法律
下一篇:点评《北大教授与高中生邂逅当晚开房 相处两年指对方敲诈》
收藏 IP: 183.161.8.*| 热度|

8 许培扬 肖重发 刘少斌 吕喆 蔣勁松 武夷山 laokanke wa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