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从尊重开始 精选

已有 4355 次阅读 2008-4-10 10:26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尊重开始

黎在珣   

 

看了许多教师(包括导师)对学生的不好提法和文字,我想起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一件小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被关注的小事。

法国现任总统萨科齐是匈牙利移民后裔。虽然出生在巴黎,但由于他的名字、相貌带有明显的异国特征,使得他在法国这个崇尚贵族血统的国家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嘲笑。再加上他父亲在他四岁时离开家庭,因此,萨科齐小时候很是自卑,内心里对世界还充满着不满和憎恨。经常在家里或者公共场所,砸玻璃、砸路灯、践踏花草……借此来发泄内心的愤懑。虽然青少年劳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学校辅导员百般教诲,但萨科齐内心对别人和社会的仇恨并没有被稀释或缓解。

有一年,萨科齐报名参加一个右翼组织。新成员到会的那天,他早早地坐在礼堂的角落里。当主持人点到萨科齐名字的时候,他低着头站了起来。当时坐在他前排的一个人转过脸来看了一会儿,出乎萨科齐意料的是,那个人不仅没有露出不愉快或诧异的表情,还微笑地握握他的手,并示意萨科齐挪到前面,坐到自己的旁边。

就是那个人一次不经意的行为,改变了萨科齐,也催生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移民后裔总统。从那以后,萨科齐一改以往劣习,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十几年后,他不仅成为整个组织最优秀最受欢迎的人,而且很快被组织成员选为领袖。终于在2007年总统大选中胜出。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日常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影响,如那个我们不知道姓名的人对萨科齐的影响。这就启示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只要不怀偏见的话,就会承认)等级还相对森严的环境里,有时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善的致意或一次并不费心的帮助也许比那些高深的思辩语言,繁琐的理论架构,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更有效。因此,我们要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一颗颗或尊重或关爱的种子。等到有一天,它长成参天大树,你就会恍然的悟:原来,你赋予他人的关爱和真诚并不需要很多和很昂贵的付出。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17-21181.html

上一篇:从数以千亿的损失中学到了什么?
下一篇:大爱无边
收藏 IP: .*| 热度|

1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