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升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shengwang

博文

“拦沙换水”有创意 精选

已有 8747 次阅读 2016-7-14 23:14 |个人分类:科研随笔|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对于很多水利水资源行业的人来说,“拦沙换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样有创意的概念,来自于2008年鄂尔多斯市政府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一次座谈。鄂尔多斯市发展重化工能源产业需要大量的水。

鄂尔多斯水土保持局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作为顾问,带队开展了“基于云水资源利用的多沙粗沙区以沙换水研究”课题研究,探索“拦沙换水”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20154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的厅长陪同水利部官员淤地坝防汛工程。修建拦沙坝将是“拦沙换水”的关键手段。

2015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组织咨询研讨会,邀请专家听取了“基于云水资源利用的多沙粗沙区以沙换水研究”项目汇报。专家组形成如下意见(简略版)

1. 开展鄂尔多斯十大孔兑水沙治理能有效减少入黄泥沙,对于黄河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2. 鄂尔多斯市政府探索“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的新模式,提出以沙换水的思路,对西柳沟进行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有效减少入黄泥沙,节省黄河下游的输沙水量;节省的输沙水量置换给投资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提出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式的水沙置换试点,符合国家治水方针,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意义重大。

3. 基于清华大学开展的天河工程研究,鄂尔多斯市水保局提出了“基于云水资源利用的多沙粗沙区以沙换水”初步设想,利用云水资源增加黄河流域水资源,通过水沙治理获取新增水资源的部分水权,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模式。

4. 建议在鄂尔多斯先期开展“拦沙换水”试点工作,并开展基于云水资源利用的多沙粗沙区以沙换水方案研究。

2016412日,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局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和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进行了座谈,最终形成《鄂尔多斯市“拦沙换水”试点探索会议纪要》,同意先期开展拦沙换水试点探索,同意鄂尔多斯市从黄河干流置换水指标2000万立方米,使用年限暂定25年。


    图片 经过康巴什的乌兰木伦河(摄于2014年9月)


“拦沙换水”的创意背后,必定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

(1) 黄河冲沙水量的需求是如何计算的?拦多少沙能节约多少冲沙水量?

(2) 节约冲沙水量的正效应与下游水资源损失的负效应是如何平衡的?

(3) 拦沙改变地貌、改变地表产流特征和地下水的径流排泄,会不会增加鄂尔多斯水资源的无效蒸散损失?

(4) 按照0.2亿立方米/年的额度,25年供水总量是5亿立方米。如果鄂尔多斯水务局以10/吨的工业用水单价将水卖给企业,获利约为50亿元?这笔账怎么处理,是否与拦沙工程、新建供水工程的投资一致?

(5) 一般水权置换需要向供水区直接支付费用(鄂尔多斯已经从宁夏等相邻地区购买了不少水)。现在这种水沙置换并不直接支付费用,那么下游水资源减少的成本由谁来承担?市场的主体仅仅是鄂尔多斯市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吗?

参考资料: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7/351233.shtm

王光谦院士在鄂尔多斯调研拦沙换水试点探索工程

http://www.yellowriver.gov.cn/xwzx/sszl/201503/t20150319_151814.html

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局聘请王浩院士担任顾问

http://www.ordossb.gov.cn/shuibaozx/shuibaoyw/201504/t20150424_1374409.html

国家水利部刘宁副部长一行在我市检查指导淤地坝防汛工作

http://www.ordossb.gov.cn/zdxm/gongchengxm/201512/t20151208_1571572.html

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基于云水资源利用的多沙粗沙区以沙换水研究”进行研讨

http://www.nmgsbw.com/xiangxi.asp?unid=4358

“拦沙换水”试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8081-990722.html

上一篇:科技创新源自无名之辈很正常
下一篇:2016西行记
收藏 IP: 60.247.51.*| 热度|

6 赵建民 田欣 黄永义 张勇 wqhwqh333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4: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