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2013年自然生态摄影记录

已有 7946 次阅读 2014-1-30 16:2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植物, 自然, 摄影, 版纳植物园

转眼之间,又到了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深夜躺在床上,回想起2013年,未免有太多的遗憾,太多的壮志未酬2013年拟定了许多任务,有一半均未完成,更多的时间是用来瞎逛和瞎扯(按歌词是该看老中医了)。文章写了不少,论文却一篇没整出来,整体上确实越来越像搞不了科研搞科普的Pattern靠近了。

回顾2013年,由于没有什么详尽的目标,整体上也就是处于瞎创作的节奏。高兴了,或遇到感兴趣的主题的就提笔写写科普,更多的时间则也是是由着性子玩。说白了,就是借工作岗位之便故,时常拍拍照片,翻译整理科普故事,记录记录周身的植物、自然和生态变化而已。

工作上虽有过年终总结,总感觉索然无味,充满了假大空的空虚与无奈之感。纵观流逝的一年,不如来个自然生态摄影记录小结,以纪念2013年生命节律与自然变迁。

在有限的设备条件下,感谢各位同事朋友将相机借给我,记录了版纳植物园大量的自然生态照片。图片质量有优有劣,但数量惊人。我大概数了数,竟然拍摄了1万多张照片。这些图片大多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有关,较多的是记录了版纳植物园的植物生长、开花情况,以及版纳植物园的昆虫、蜘蛛和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像信息。这么多的照片,杂乱无章的存在电脑里也没啥意义,需分门别类方能有点价值。索性就按简单粗暴的拍摄时间顺序,先从从中挑出了260多张具有代表性照片然后再精选30多张精美且有故事的照片出来,以体现2013年西双版纳的自然与生命的节奏变化。

当然,这些图片从摄影的角度讲并算不算出色的作品,但却蕴含着众多的信息。他们也绝不是仅仅自然的美丽或者是记录生命出现的时间顺序这么简单。其中很多是我初次遇见的生命形态,具有一定的自然记录和野外探索意味;部分则涉及到植物引种栽培,植物对气候灾害的适应,以及植物资源利用、花文化变迁等;一些则是版纳普通常见的植物,但引发了我对版纳自然和植物热爱的情感,忍不住多次拍摄记录下来;另外一些则是基于最新植物与生态学研究成果,我利用版纳丰裕的自然条件,将其拍摄转化成自己的科普故事;少数如兰花螳螂,或蓝枕生态照片等乃是非常少有的生态影像记录。

这份不完整的记录是我在版纳植物园工作的一份记录,是工作的一种方式表达,同时也是我对自然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和生活流露。虽然接触自然较多,但也确实谈不上什么涤荡心灵,更不用说什么返璞归真,只是粗浅的自然记录罢了。总之,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立意和思考,最终目的就是利用这种我力之所及的方式将自然展现出来,用一种个人的角度和方式,快速地感受一下热带雨林的美丽和神奇。

最后,传统新年来临之际。借自然之美,也祝福各位新年快乐。马上..马上吃年夜饭..



2013.1.9  洋红金铃木盛开】 版纳植物园百花园零星种植几株洋红风铃木,每到新年的时候,便会大量开花。枝头上全是一团团的花朵,在柔和的阳光下,蔚为壮观。据说,洋红风铃木是1978年从墨西哥引进的种子,2006年移植种植到百花园的,这几株树木大概也有十几岁了。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每见到这几株美丽的植物,都忍不住拍下大量照片,心想当初要是种满一条路,那该有多壮观,多浪漫呐。



2013.1.21  双胞芭蕉】 第一次看到芭蕉开出两个花序,长成了双胞胎芭蕉。曾经见过两个芭蕉长在一起的连体,这次看到两个花序的双胞。虽然二者均不常见,但说明芭蕉开花结果的遗传表达过程容易出错,或值得研究。



2013.1.26  冰雹之后的酢浆草】一个月前(20121226),西双版纳勐仑地区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冰雹,冰雹如北国的大雪将地表覆盖,同时也重创很多热带植物。一个月后,看似弱小的酢浆草喜笑颜开,开出灿烂热闹的小花。自然的任性实在令人惊叹。(延伸:西双版纳冰雹灾害记录



2013.2.17 大理桑寄生】回家过年,看到山中大片桑寄生,在明媚的阳光下,好似一篇绚丽多彩的森林。实则不然,这是一片梨树园,被寄生得十分严重。桑寄生是一种极其危害的植物,从版纳到大理,严重危害各种林木。桑寄生在欧洲则被认为是生命之树,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学家发现桑寄生确实能维持森林系统多样性,特别是林中的鸟类多样性。两种观点,两种看法,我想还得看具体情况,过犹不及吧。


2013.2.27 无忧花下的绿孔雀】孔雀和无忧花都是傣族的挚爱,在东南亚文化中意义非凡。恰巧遇到他在无忧花下张望,感觉美翻了,赶紧拍下来,生怕孔雀跑了。拍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只孔雀脚爪受伤,行动不便,被遗弃在野外。现在想来,或许他早已归西了吧。自然界就是这样的,个体总是显得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值一提。于生态摄影师来说,按下快门的那次记录,或许就是它的遗照了。


2013.2.27 视而不见的可乐树】这种密密麻麻,开五个花瓣的植物便是传说中用来制作可乐的植物。它就种在路边,可是五年来,我方才第一次发现它,并且高兴了好几天。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睁眼瞎。人们倾向于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听到自己喜欢听的言论,做自己习惯做的事。这种认识行为模式持续了五千年,传承了知识文化,也阻碍了社会进步。


2013.3.24  火烧花开】火烧花热烈而奔赴,蜜蜂爱采蜜、松鼠爱吃花。可炒菜可煮汤,傣族人人皆知。花朵皆开在树干之上,植物学上称之为老茎生花,是热带雨林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也是热带花卉中的极品。


2013.3.25  栀子花上的兰花螳螂】年幼时候的兰花螳螂是纯白色的,躲在白色的栀子花上,完美的融入到背景环境之中,堪称完美。(延伸:昆虫皇后兰花螳螂


2013.30.25  粉色的兰花螳螂】白色的兰花螳螂慢慢成长之后,颜色会逐渐变成粉红色,外形优美,步态轻盈,被称为最美的昆虫。说来奇怪,这么奇特的生物,过去竟然基本没人研究过,中国人则更没人研究,可见亚洲(或东南亚)的研究者有多么的不了解自然。你说,兰花螳螂到底是拟态逃避捕食,还是拟态吸引传粉着增加捕食概率呢?直到2013年末和2014年初,澳大利亚的一位博士才发了2篇文章,尝试着讨论了讲述兰花螳螂的拟态捕食策略。其中2014年初发表的TheAmerican Naturalist文章,认为兰花螳螂的体色更多是用来吸引诱骗传粉着的,其效率甚至比花朵还高。感情一个世纪以来,首次证实了兰花螳螂拟态的生态学功能。事实上,故事远不至于此。兰花螳螂生活习性,以及为何要变色的问题还没回答呢。


 

2013.3.31 沟谷雨林夜遇大竹节虫】晚上去沟谷雨林拍照,在入口不远的路边树上竟然看见一只超大的竹节虫,个头之大超乎想象,有成人小手指那么粗,手掌那么长。同行的几个人兴奋得手舞足蹈,尖叫不已。如今每每谈起,依然回味无穷。


2013.4.6 美女峰滇黄精】黄精看似纤细,却有一个大大的根茎。据说切片炮制之后,具有壮阳的功效。一般常见的黄精开百花,而我第一次在美女峰的喀斯特石灰岩之间看到的滇黄精却开出一层层的红花,艳丽多姿,十分漂亮。喀斯特岩石上的植物大多很有特色,但生境实在独特,恐难以选育驯养。



2013.4.18 长牛角的弓长棘蛛】弓长棘蛛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最为常见的蜘蛛之一,长着一对长长的棘刺,像牛角一般。弓长棘蛛体色多变,白色较多,黄色少见,黑色的个体基本在版纳没遇到过。这些常常的蜘蛛均为雌性蜘蛛,不知背回有何性选择动力,竟然对雌性进行选择,较为奇特。(延伸:雌雄蜘蛛谁更美



2013.4.29 纳版河流域某沟边的大青树】和老孟一起去纳版河自然保护区拍他的《纳版河流域天牛》一书的封底,回来的路上老孟特地驱车带我去看这棵大青树。这棵高榕超级大,独树成林,树荫占地过亩,当地人修水沟时还特地做了调整,将其保存下来。旁枝错结的大树给人予一种超自然的感觉,那种自然的震撼力是无法模拟,无法表达的。只有亲眼看见,方能体会为何傣族将其视为神树的内在文化意义。在版纳一直想做保护和宣传方面的事业,总觉不得志,一是条条框框太多,二是出去的机会太少,大量时间精力虚费。与老孟同行虽然短暂,但如今他去了安大,这张片子也算是曾经内心憧憬的生态学家本当有的样子的一个潇洒见证吧。



2013.4.29 纳版河布朗人家的鸭妈妈这是一张极为普通的片子,但当时却蕴含着我的两个想法。一是这只鸭妈妈竟然孵出那么多小鸭子,数了数竟有12只之多。若是在自然界中,生12个蛋并全部孵出,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动植物驯化看似稀松平常,实则蕴含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生活中若能多一些这类思考,乐趣自然便多了起来,对粮食与自然也多一份敬畏。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鸭子独特的繁殖特性。在鸟类社会中,几乎没有阴茎,而雄性旱鸭子却拥有一根螺线状的阴茎,强奸的情况较多。实在好奇,这种进化现象又是为何?



2013.5.8 迎来第一场雨】窗外的几棵菠萝蜜已经结果,西双版纳勐仑迎来了第一场雨,宣告雨季的来临。



2013.5.10 风雨花开】雨水带来生机,带来生命的繁荣。雨水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生物对雨水的各种适应也令人惊讶。蚊子避雨、雨滴帮助兰花传粉,以及雨滴帮助马勃散步孢子都是经典的生物学案例。风雨花是常见的小花,也是我见过对雨水反应最为敏感和剧烈的植物,一场雨水之后,一天之内便可大量开花。反应之快,令人惊叹。



2013.5.12 非洲马铃果上的松鼠】非洲马铃果源自非洲干旱地区,引入版纳植物园后生长良好,每年都开花结果。非洲马铃果属夹竹桃科植物,枝叶和果实均有毒,有致幻作用。有趣的是版纳的松鼠竟然吃它的种子。每每看到总免不了遐想,松鼠哥是啥感觉?难道你哥们也喜欢抽大烟吗?



2013.5.13 林下金镶玉的爵床科植物金苞花】爵床科是热带著名的植物类群之一,植物以多姿多彩的苞片著称。通常长在荫蔽的林下,颜色艳丽,形态优雅,有红色的赤苞花,粉红色的虾衣花,粉色的弯花艳爵床,白色的孩儿草,黄色的金苞花等等。雨季的金苞花苞片金黄,花朵净白,为草本植物,在雨林下遇到,往往给人一种如获珍宝的感觉。



2013.5.13水葫芦开出妖艳的蓝色花朵】水葫芦因外形奇特,且生长迅速而引进,拟进化水质。不想大面积繁殖反而成为入侵植物。水葫芦减缓了湖泊池塘水质流到和氧气交换,根茎和腐败的叶子沉入水中,造成污染。说也奇怪,水葫芦在西双版纳并未形成大面积入侵的局面,只有少数地方生长较多。每到夏日,妖艳的紫色花朵一片片的开出来,很吸引眼球。



2013.5.13 拍死一只疯狂的蚊子】热带雨林景观震撼,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很诱人。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中一方面赞美热带雨林的惊奇,有时候又鼓吹热带雨林的险恶和恐怖。事实上,热带雨林最令人难受的就是蚊子,特别是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白蚊伊蚊。白蚊伊蚊被称为亚洲老虎,嗜血如命,常常追着人吸血,被叮咬之后又疼又痒,往往令那些初次走进热带雨林的人又恨又怨,拼命想逃离热带雨林。


2013.5.24 沟谷雨林蓝枕鸫从梦中惊醒】夜晚进入热带雨林是一种极为奇妙的体验,当然也会遇到一些白天不可见的自然现象,如竹叶青、蜈蚣、山螃蟹、高脚蛛、树蛙、妖面蛛等等。幸运的话,还可能会遇到小鸟睡觉的场景。在沟谷雨林,我们见到了难得一见的蓝枕鸫睡觉场面,它金鸡独立地站在树枝上,蓬松羽毛,将头没在绒毛之中,呈可爱的球状。难能可贵的是,八色野外生态照极为缺乏。由于它生活在阴暗的热带雨林林下,且动作敏捷,不容易拍摄。被惊醒的蓝色八枕鸫回头看了我们一眼,又继续埋头进入梦乡。白天谨小慎微的八色,夜晚睡觉之时似乎毫无与人相遇的经历,仿佛并不把我们当人看似的。(延伸:动物睡觉的科学道理



2013.5.29 见证昙花一现】昙花一现早有耳闻,而并未真正的看到过,观察过。529日,索性搬了一盆昙花,集体在哪守赏,见证了昙花开花的过程。实际上昙花开花长达十几个小时,持续一夜,不过在人脑海里,只是眼睛一闭一睁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昙花一现的谬传吧。



2013.6.6 菠萝蜜快熟了】一天天的见证,一日日的守候,窗外的菠萝蜜快熟了。版纳有两种菠萝蜜,一种是糯的,口感湿滑;另一种是脆的,香甜可口。窗外这几棵都是脆的,品质极佳。每次菠萝蜜成熟的时候,内心都会极度挣扎,忧郁不决,难以做决策。到底是要摘,还是再养几天等再成熟一些再摘? 一年下来,最终一个也没捞着,还是被别人摘去。嘴边的鸭子易飞,身边的人和事不重要,到头来两手空空,彻底失败。这或许是人通常容易放的错误吧。



2013.6.23 毛毛虫染病变僵尸Science发表过一篇文章,讲述蛾子幼虫被感染一种杆状病毒之后,会变成一具僵尸,行为被病毒完全控制。染病后的僵尸毛毛虫会爬到高出的叶子背面,用后退抓住咬叶脉,头倒立下来,之后整条毛毛虫会逐渐被液化,一滴一滴地滴落下来,落到叶子之上,以增加其它毛毛虫取食时,被感染的几率。刚刚读过文章后,外出纳版河自然保护区的时候,便在澜沧江边上看到了这种景象,实在令人兴奋。据文章介绍,正常的毛毛虫白天一般会爬到低矮的树干上,隐藏躲避天敌,减少被鸟类攻击。然而,科学家在100多年前便记录到毒蛾染病变僵尸的现象。一些毛毛虫白天会反其道而行之,爬向高处,将自己暴露在叶子之上。然后慢慢死去,液化滴落下来,形成挂枝干尸。

病毒到底如何控制毛毛虫,让其成为僵尸的呢?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找到了答案。他们发现病毒上一个叫egt的基因控制了毛毛虫的整个僵尸行为。被感染病毒的毛毛虫体内,egt基因会插入到毛毛虫染色体中,影响蜕皮激素作用,阻断毛毛虫蜕皮和化蛹。这样便可最大限度地让毛毛虫保持吃食和拉屎的活动状态,保持其传播病菌的时间和方式。最后,染病的毛毛虫会僵尸一般地爬到高处,将自己固定住,慢慢腐烂液化,然后用自己染毒的体液滴在下方的叶子上,污染兄弟姐妹们的食物,以便把疾病传播得更广更远。

之前已经介绍过很多病毒控制生物,制造僵尸的例子,如僵尸蚂蚁、螳螂跳水,以及老鼠爱上猫等等。这些例子都可以在西双版纳野外遇到,这次又在纳版河拍到毛毛虫僵尸,实乃三生有幸。版纳实在是生物研究和旅游探索的宝地也。



2013.6.26胡蜂抱走沉香种子沉香是极为贵重的木材。但发生在沉香上更令人惊奇的事件是,沉香的种子和大黄蜂之间的故事。沉香种子上有白色的东西可吸引黄蜂和蚂蚁来取食,并将其带走贮藏,最终帮助其散布种子。有个小硕做了个研究,说沉香不仅仅是用食物吸引黄蜂。认为,沉香的种子看起来很像黄蜂的蛹,并能发出特殊的化学物质吸引黄蜂,将其营救回巢穴去,是一种拟态现象。那天我们去拍沉香种子,无意间发现有黄蜂凤舞其间,竟将到黄蜂咬断细线,抱走种子的剧照。愣是把两人都高兴坏了。


2013.7.31烛台样的翅果决明】翅果决明是热带较为著名的花卉,花期长,花朵金黄,一串串立在空中,显得高端大气。金黄的花朵掩映在翠绿的叶子中,好似烛台一般,煞是好看。



2013.8.5水淹江畔傣族人家】八月五号,西双版纳地区普降大雨,河水暴涨,泥红的江水肆虐,大片江边作物瞬间化为乌有。甚至连畔傣的傣族人家也被淹没。(延伸:西双版纳降水暴涨记录



2013.8.8生蛆的尸体植物大花犀角】植物生蛆,你见过吗?版纳植物园苗圃引进了一些原产南非的萝藦科豹皮花属植物。大花犀角呈鲜红色,形似腐肉,开花后散发出一股腐尸的臭味,吸引大量绿头苍蝇。令人惊讶的是绿头苍蝇竟然在其花朵之上产卵,并孵化成蛆虫。一般花朵会诱骗传粉昆虫,但大花犀角对苍蝇的欺骗更深更狠,产卵行为白白浪费了苍蝇繁殖后代的机会,对传粉者产生了极大的害处。为什么绿头苍蝇会在大花犀角花上长卵依旧是个迷。或许是某种特定的化学物质引发苍蝇的长卵行为,或许和花上的毛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很多细节现在还不大清楚,有待进一步探索。(延伸:臭花的详细故事



2013.8.13气势汹涌的蜂出草】版纳植物园苗圃种植的蜂出草,许多小花形成的花序,犹如黄蜂群体杀出,气势汹汹,势如破竹,有不叮死对手终不还巢的气焰。

 

2013.8.23 宁夏贺兰山岩画里的植物】去银川参加中国植物园会议,感受到荒漠植物的顽强和宁夏先人对植物的深厚感情。贺兰山石刻上镌刻的植物,很难判断这是什么,有点像鸢尾,也有点像龙胆科的植物。具体虽然不知是何种类,谁人刻录,为何镌刻,但这无言的石头却默默诉说着古人对植物的热爱,对生命的向往。(延伸:宁夏植物之旅


2013.8.27 我家小院中野生的蕨类和养殖的漆叶芋】家中小院中种植了菜叶植物漆叶芋,与砖墙中长出的蕨类放在一起,煞是好看。蕨类是很古老的羊齿植物,与恐龙时代同行,水分少,苦涩,虫子多,不敢吃;漆叶芋的历史不过千万年的被子植物,叶子上星星点点的油漆斑点,是植物社会发展进化后,搞出来的花招,欺骗蛾子,好似受欺负的人掀起衣服,露出伤口求饶的场景。斑点的意思就是,对蛾子说:姐,你看我都被吃成这样了,一身都是斑点了,你就高抬贵手放过我吧。两种植物,两种策略,植物也很有意思。(延伸:为什么很少有虫子敢吃蕨类?



2013.9.21 方块糖状的长柱山丹】长柱山丹是西双版纳林下常见的一种花卉,花朵成方块状,花白色,柱头大大滴伸出,好似几块放糖,十分可爱。



2013.9.22 竹林发光蘑菇】第一次在百竹园看到发光蘑菇,实在是太兴奋了。可惜那段时间没相机,有相机了又没脚架,没拍到夜光下发光的片子。2014年一定不放过你。


2013.10.29 雨损时钟花】雨林雨林,顾名思义就是降雨很多的森林类型。事实上,降雨对于很多小的生物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试想,重量比你大好几倍的东西,从上千米的高空中落下来,砸到身上,那是什么状况?对于动植物如何适应雨滴的击打,科学上还知之甚少。2013年的十月,本该少雨的版纳地区竟然猛降暴雨时钟花明显没有准备好,被雨水打得凄凄惨惨的。暴雨后的时钟花明显没有准备好,被打得凄凄惨惨的。(延伸:蚊子是如何避雨的)



2013.11.10 香气扑鼻的省藤】版纳植物园有400多种棕榈,由于缺乏知识,大多数种类是极难分辨的。偶然遇到一种具有香气的省藤,一串串花序,摇挂在藤子上,如没人的项链,让人着迷。可贵的是她还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2013.11.23 小南瓜般的沙盒子树】与三叶橡胶一样,沙盒树受伤后会流出白色的乳汁,曾被作为生产橡胶的备选树种之一。精巧的是,沙盒树的果实成熟后像一个小南瓜,对称的形态颇为可爱,摇晃起来沙沙做响,所以又有响盒子的称呼。沙盒树因为果实形态奇特,很多地方都有收集,我也早就遇见过,此次竟然看到沙盒树的花雌雄异花,甚是惊奇。


2013.12.13-17 大理雪压桉树】记忆中,从小到大,大理地区从没下过雪。据妈妈说,1983年下过一次,房子都差点压倒了。今年回家竟然奇迹般的遇上了大理下雪,漫山遍野白花花一片,与绿油油的麦田、黄央央的油菜交相辉映,极其壮观。当然偶见的大雪也带来灾害,大量人工种植的绿化植物和人工林被压弯,压断,损失惨重。



2013.12.13-17 大理古城卖樱花】大理人爱花,养花也护花,是我见过花文化最浓厚的地方。寻常百姓也基本家家养花,各种上茶、兰花、玫瑰等等。在大理古城,竟然看到有人在卖樱花,可见老百姓用花的不拘一格和大胆创新。


2013.12.29 雪白的大果蛇根草】年底又去拜访版纳植物园对面的美女峰,在荫坡荫蔽的沟谷中遇到正在开花的大果蛇根草。这植物高度不及膝盖,花朵硕大雪白,一株一株的,多好的迎春热带花卉啊。能遇到这么优良的园艺品种,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延伸:勐仑美女峰游记



2013.12.31 竹竿上隐藏的蜘蛛】西双版纳的旱季是个极为独特的季节,隐藏着一种细微的生命节律。竹竿上慢慢长出了板块状的地衣,将原本青翠干净的竹竿打扮的极为复杂。一种不结网的蜘蛛(狡蛛?)在此时节迎来了繁殖季节。它们外形像极了地衣,隐藏在竹竿的地衣之间,宛如天成。旱季生物不如雨季那么繁多,需要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新发现。20131231日,也就是公历的最后一天下午,我拍下了这张名叫的照片,作为2013年的自然记录收官之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763474.html

上一篇:2013年自然类科普微评
下一篇:月亮水母变态发育之谜
收藏 IP: 159.226.249.*| 热度|

7 庄世宇 李心诚 徐晓 张叔勇 强涛 柳海涛 邵艳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