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街头科学史:“武昌鱼”为何走红中国? 精选

已有 11223 次阅读 2021-1-6 10:4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QQ图片20210106103219.jpg

昆明街头贩卖的武昌鱼


前几天因采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早期建园与建大勐龙群落站的历史资料采集而上昆明。拜访老专家之余,路过“昆明生态所”街头,看到很多人在后门卖菜卖水果。其中一人在街头卖鱼,凑近一看,原来是著名的武昌鱼


武昌鱼,又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俗称鳊鱼、草鳊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鱼类,过去主要分布于湖北鄂州的梁子湖,现在已成为华夏大地最主要的淡水鱼类之一。


团头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武昌鱼,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第一种被命名的淡水鱼,也是新中国之后第一种被驯化、养殖成功的淡水鱼,在中国物种驯化与利用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与蔡希陶先生同时期在版纳驯化油瓜故事相类似,但团头鲂更为成功。)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中国鱼类文化史、团头鲂的发现和武昌鱼走红的故事:




中国古代没多少鱼可食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约有800多种淡水鱼,而在相当长的历史上,想吃鱼或者吃上鱼,吃上肉,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中国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开始挖塘养鱼,是世界上最早的淡水养鱼国家;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曾做实验,写出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2000多年前的众多百越民族就发明出“稻田养鱼”和“桑基鱼塘”的高超技巧,


简而言之,中国养鱼史可缩写为:商代开始池塘养鱼;汉代始,鲤鱼养殖已普及;隋唐以前,政治中心在北方,主要单一养殖鲤鱼;宋代以后,政治中心转移到长江以南,湖泊河流众多,草鱼、鲢鱼、鳙鱼和青鱼逐渐成为“四大家鱼”。但限于鱼苗繁育技术的瓶颈,中国古代养鱼严重依赖野外捕捉育鱼苗,养殖种类仅限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少数几种,养殖规模也很有限,想吃鱼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QQ图片20210106103231.jpg


中国淡水养殖的王牌四大家鱼”:“四大家鱼”中,青鱼活动于水体底层,草鱼爱呆在水体中层,鲢鱼、鳙鱼则生活在水体上层。再加上水体中下层的鲤鱼、鲫鱼,混养时能充分利用鱼塘里的小生态。(图片来自国家地理)


因此,古代中国人养鱼古代百越民族几乎都是近水而居,顺水而走,种稻捕鱼。人工养殖淡水鱼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如我所在的西双版纳地区,极其喜爱吃鱼的傣族人,基本都是生活在江河边上,一千多年来均以捕野生鱼而生。生活在山区的哈尼等基本没有太多的鱼可以吃。


直到新中国诞生之后,随着西方现代养殖技术的引入和中国淡水鱼研究的兴起,中国的鱼类人工繁殖技术才日趋成熟,四大家鱼养殖全面铺开,一些外来鱼种引入(如蔡希陶从越南引入罗非鱼到版纳),一些全新的淡水鱼品种日渐开发出来,鱼成了中国人餐桌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武昌鱼就是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发现命名,又成功打造成名牌的中国淡水鱼,也就是所谓的“中国第七大淡水鱼”。




团头鲂的发现



QQ图片20210106103305.jpg

水生所梁子湖工作者部分人员合影(1957年)



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成立,1954年由上海迁到水生环境更加丰富的武汉,中科院院武汉水生所正式诞生。着力研究水生生物,调查水生生物资源,解决国家渔业和水产养殖发展中的问题等。中国著名的鱼类学家伍献文(鲤鱼专家)、淡水轮虫专家王家楫、以及“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蟹类专家沈嘉瑞都出自这里。


1954年迁入武汉之后,工作立即展开。1955年,水生所在鄂州梁子湖建立工作站,从事鱼类生态学调查研究。西南联大毕业的年轻科学家易伯鲁,以及20多位同事参与其中,研究鱼类、食性、生态分布等等,短短几年间,收集到梁子湖共有63种鱼,收集到30种经济鱼类一手生态资料,发表论文15篇。


其中,年轻帅气的鱼类分学学家易伯鲁,在1955确定了一个新物种:团头鲂。



QQ图片20210106103316.jpg

易伯鲁在西南联大和在梁子湖的旧照(后排左四)


QQ图片20210106103326.jpg


易伯鲁在梁子号上观察(右一),左是站长鱼类学家刘健康



QQ图片20210106103336.jpg

团头鲂生态图



据一位科学家回忆,在一次周末鱼类统计结束后,主管工作站的刘健康说买点大鱼来“打打牙祭”。出于鱼类学家对新品种的一种神奇偏好,刘站长看着活蹦乱跳的鱼问:到底买那种鳊吃呢?长春鳊,还是三角鳊?渔民于是建议买“团头鳊”,说这种嘴圆的更好吃。


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刘健康觉得渔民所谓的团头鳊在分类学上还没有记载,可能是一个新种。于是安排易伯鲁细心观察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对骨骼、形态和内脏等对比,易伯鲁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鲂鱼种类的新资料》,将新种定名为“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Yih就是易伯鲁名字的简称。


QQ图片20210106103345.jpg

易伯鲁发表的团头鲂文章



或许易先生当年也想不到,这篇名不见经传的文章,后来成为中国学界的经典之作之一。


功成名就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科学研究论文,科学院每年或许有几万篇。谁也想不到那篇会造福后世,成就经典科学人生。


易伯鲁也被后世称之为“武昌鱼之父”。




武昌鱼走红全国



事实上,从发现一个新种,到成熟的商业运用,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和市场的推广,以及机缘巧合的名声打造。比如,团头鲂的鱼苗怎么来?病了怎么办?生产出来卖不掉又怎么办等等。


从团头鲂的发现,到武昌鱼名声大噪,这中间还有很多故事。毛主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团头鲂发现之后。1956年5月,63岁的毛主席在武汉视察工作,先后18次畅游长江,并写下著名诗篇《水调歌头·游泳》,其中有一句著名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在此后的十年间,毛主席一直畅游长江,横渡长江,形成一股社会风潮。游长江,吃武昌鱼也逐渐流行起来。



QQ图片20210106103355.jpg

人民日报报道毛主席游长江


那么什么是武昌鱼呢?


武昌在历史上有三个地方,分别是武汉、武昌和鄂州。所谓的武昌鱼主要指古都鄂州盛产的鲜鱼。后人逐渐认同武昌鱼为鄂州梁子湖的鳊鱼,主要有三种长春鳊、三角鳊、团头鳊,这鱼三姐妹被合称为“武昌鱼”。


很多资料都说,易伯鲁发现的团头鲂比另外两种鳊鱼肉质更好,更好吃,因此易伯鲁把团头鲂定为正宗的武昌鱼。事实并非如此,易伯鲁在晚年采访中谈到,武昌鱼不是一种实体的鱼种,但把团头鲂说成是武昌鱼的一种是可以的。


毛主席超强的“广告词”打造了新的食鱼文化,这背后是武汉水生所数年如一日的艰苦工作。


“武昌鱼”火起来后,中科院水生所接着对几种鳊鱼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水生所曹文宣在梁子湖不断观察研究,并虚心向渔民学习,对于1960年发表《梁子湖的团头鲂与三角鲂》文章,指出团头鲂个头肉质均最好,而且生长快,性成熟比三角鲂早一年,卵的数量也更多,更易捕捞。团头鲂人工受精的成功,也意味着团头鲂完全适合池塘养殖,成为一种新的淡水养殖鱼类。


同期开展工作的另一位女科学家柯鸿文深入研究了团头鲂的繁殖与饲养问题。过了十多年,1965年团头鲂鱼苗,鱼种,人工受精,与草鱼混养等等相距取得成功,就这样,一个成活率高,周期短,肉质鲜美的优良淡水鱼就诞生了。


QQ图片20210106103405.jpg

为人工繁殖的武昌鱼打激素(左为柯鸿文老师)


在此之后,团头鲂作为武昌鱼代表,被引入中国各省。出了武汉的武昌鱼甚至在东北和新疆,长势都非常好。据统计,2016年武昌鱼年产量接近80万吨,成为中国第七大淡水鱼类,也成为亿万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由于云南人喜欢酸辣鱼等做法,长于清蒸的武昌鱼在云南普及率还不算高。在昆明街头菜市场上看到的武昌鱼,其背后是众多生物学家一辈子的努力。他们从发现,到系统的研究,繁殖技术的公关,最终还在开发利用种成功保护了中国特有物种武昌鱼。


武昌鱼堪称中国生物学界中最精彩的研究案例之一,也是中科院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精彩篇章之一。


下次请客,就请武昌鱼,小酒下肚,吃的就是科学人生。



参考文献:

1. 图片来自网络和武汉水生所网站

2. 柯鸿文. (1975). 一种优良淡水鱼——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繁殖和饲养. 水生生物学集刊(3), 293-314.

3. 君食武昌鱼 莫忘育鱼人http://www.ihb.cas.cn/sq90/picstory/201911/t20191127_544403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1265903.html

上一篇:雨林哲学:中性理论如何解释生物多样性?
下一篇:暗黑雨林:独特的“捡垃圾”生存植物
收藏 IP: 159.226.249.*| 热度|

31 武夷山 刁承泰 陈有鑑 鲍海飞 姚卫建 高峡 孙冰 晏成和 张亮生 杨正瓴 杨金波 李东风 王林平 俞云伟 黄永义 史晓雷 文克玲 聂广 韩玉芬 刘钢 文端智 信忠保 帅凌鹰 张晓良 杜占池 李学宽 王庆浩 周浙昆 冯圣中 郁志勇 段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