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iug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coliugy

博文

2013年自然类科普微评 精选

已有 4982 次阅读 2014-1-22 12: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青少年科普活动  前不久,“第32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项目名单公布,看到网上有很多评论,有褒有贬。腾讯做了一个专题,更是扬言“拿诺贝尔奖就靠小学生了”,反思了北京中小学生参加科普活动背后的各种利益争夺,甚至反问“难道学术打假,要从娃娃抓起吗”。  

想来,我们植物园也在干这些事,每年接待不少从北京、香港和澳门来的学生,带他们做很复杂的小项目,搞研究等等。平日里觉得这些活动很有意义,有价值,内心还挺自豪的。然而,当看到社会评价的时候,或者其它领域的小项目的时候,一种揠苗助长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作为一个“小单位”,我们可能会积极去做一些所谓的深度科普,然而从全局来看,我们或许也在‘助纣为虐’。作为实体科普单位,个人认为应该摆正自己在公众科普素养培养中的位置,植物园只是一个小单位,小圈子(其它单位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科普素养更多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植物园只是一个小花园而已。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大众化的科普创作,努力丰富完善园区科普标牌系统,提供网络科普,以及提高实际科普创作能力,不能把大量精力花在为少数高精尖的人群服务上。北上广高深的科普便是为少数富家子弟的服务,这种方式在中国越来越风行,未免是一股丢小失大的歪风邪气。冠冕堂皇地把公家的资源用来为少数高端人群服务,这种科普模式是值得我们做科普的人深思和警惕的。


手机运用于植物园 从旅游的角度看,APP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提供一种消费选择,提高植物园的服务,而且可以补充一些因季节因素导致的信息的不足,提高自然信息的完整度,有很多好处。是未来自然旅游的发展趋势,但也应该引起环境教育者的思考。环境教育的本质,或自然教育的目标便是将孩子或游客从密集的城市生活模式中带出来,将人们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解放出来,鼓励公众和孩子静下心,走近自然,细细品味自然的细微变化、感受生命的力量,学会审美自然,最终形成保护自然的态度和习惯。现在,我们大量把电子虚拟系统从新引入实体的场地之中,理论上与环境就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一方面我们鼓吹走近自然,另一方面我们利用科技手段让人离不开电子技术,这二者间似乎是矛盾的。APP等电子手段的引入无疑与环境教育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理念冲突,这是需要环境教育设计者需要深思的。当然要是有钱没处烧,或者要潮一下,那则另当别论。

 

微媒体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与人聊天,讲到如何给进行社区的环境教育问题。很多从事环保、科研领域的人都认可环境教育,但苦无心门道。事实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们迎来了一个很好,很方便的时代。以版纳植物园为例,我们建立了多种多样性的信息队伍与新媒体,可以简单的通过手机与任何一个使用新媒体的年轻人链接,轻松分享具有版纳特色的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

现阶段,版纳植物园在信息创作、图片质量,科普教育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水平。因此,我们唯一要做的事情便是努力和当地的孩子们链接起来,让他们关注我们。重要方式之一就是猛烈宣传微信和微博。然后我们通过手机发出有价值的信息,持续不断提供信息,为孩子们提供可以选择的知识。这样既便宜,又能长期持续,想必效果要好于短期的教育。此外,微媒体可以规避常规科普活动(活动、展览、交流、会议、讲座)的成本高昂的问题。我的理念是:微信链接社区、微博连通世界,在加上一个更加对社会服务的网站,相信网络可以把很多资源走的更远,更活。

 

科普项目之思  去年一直在筹措建个子网站展示科普内容,或筹集资料,或商谈项目,终因各种原因未能做好。建个网站,本来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搞来搞去,最终还是没搞成,心情倍郁闷。真正感受到了挡在科普前面的是各工作岗位、部门和个人之间的衔接困难。看似简单的东西,总要各种求人。由于此事,未免对科普项目有些想法。假如大家能意识到科普文章、活动或设计的真正价值,那么很多支撑系统就应该积极配合,努力将其实现。奇怪的是,科普项目总要玩出各种花样来,天天写项目,谈合作,开会讨论,讨论开会,实在是无聊得很。心想,这与科普有个毛关系。 

我们现在做科普,很多人都是在做项目,其实都是空架子,并没有推进多少科普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搞了那么多科普项目,对民众依然没有任何作用的原因。本来应该更加注重能力建设和内容建设的工作,很多都是新瓶装旧酒,把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下三滥的东西折腾来折腾去,终究只是在浪费精力而已。

科普项目每年应该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持到终端创作,保证科普的新意和与时代结合的特性,以防范各大单位新瓶装旧酒,炒冷饭一般的做科普,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长期看基本没有功效。科普的终端无非就是图片和文字,拥有了好的图文就拥有了一流的科普故事(普利策便是支持文章创作的典范,一篇一流的文章可以启发大众,也可获得支持。获奖者之中不少是科普类作品),在合理的领导和支持普利下,其它各种展示功能的东西(网站、专题、运用、图书、展览等)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若是大家都是以项目为出发点,那么所有的工作都只能等着项目,而非为好科普而工作了。这就是体制内科普项目的短板,希望能逐次改之。

 

科普的营销古往今来,社会上是有很多科普资源的。甚至有很多科普资料是现成的。科普需要一些应时应景的营销。科普营销一直是十分弱化的,过多强调其公益性也是看不清现实的表现。比如我们的微博,微信,搞了那么多内容,但依然。只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些浪费精力的赶脚。这些东西应该打在我们园的任何一个商品和角落里,票务、博物馆,宣传册,科普书籍。一个单位应该坚守住一些传统,更应该有一种时新的流行文化。如植物园,就应该积极将科普融于商业之中,通过各种服务,把科学知识兜售给游客。微博微信这些简单的东西,何需呼吁那么多遍呐,但很遗憾我至今没看到这些东西。并非说这些东西具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只是时代是这样发展的,科普发展至少要跟上时代不是吗。


生态环境教育的未来  最近看了葛优的贺岁大片《私人定制》,片尾的时候,影片无厘头的搞了一段大道歉,演员们分别一一向草原道歉,向森林道歉,向河流道歉,画面感人,催人遐想。可葛优最后终还恶心了环境教育一把。环境教育是研究知识-态度-行为的一门新玩意,无论什么方式,最终目的在于改变人的行为。如电影中一般,口头上我们甭说上捐献一万,十万都可以,但是当我真的有一辆车的时候,我可不会捐的。这就是环境教育的现实,乃或未来。环境教育培养了一大堆伪君子,拥有丰富的知识,动人的情感,惊人的积极性。口才一个比一个好,口号一个比一个响,可是,当真落实到环境保护行为的时候。呵呵,如葛优所说的,我真的拥有一辆汽车。

环境教育工作者应该多思考环境教育理论(其实很简单,就是思考人的环保行为是如何发生的),并努力将自己的见解更为广泛的运用到教育活动实践中去,提高感染率和效率。而非死板地宣传一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调调。 


气候变化科普之艰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气候变化现已经是科学家的重点和热点。竺可桢可能做梦也没想到,这么一个传统古老的话题现今又从新燃起来,热的发烫,变成了一个集自然、社会与政治为一体的话题。长期以来,虽然偶有关注,但除去云南干旱,版纳物候等自然灾害,我基本没写过气候变化议题的科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气候变暖的不确定性和政治性过于浓厚,恐难说清,说的有趣。

前几天参加版纳植物园植物园与气候变化会议,切实被震惊了一把,版纳植物园竟然有那么多人在做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实在令人惊讶。一查文献,才发觉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之迅猛。30年前,每年不到50篇论文,如今每年上千篇,科研成果的累积速度实在太快。而从公众角度说,雾霾、干旱、洪涝灾害、雪灾等极端天气频发,国人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按理对气候变化科普的需求也是十分巨大的。可是,无论是报纸媒体、还是实体机构,大多是做一些死板的宣传,并未能借力借势(如灾害发生时刻),写出接地气的气候变化科普,策划出相关给力的活动。

究其原因,自是媒体记者和科普工作者自生能力不足,理解不透,没有相关好材料可以借鉴,因此极其难以入手。希望有能力之人能结合历史与现状,开发出区域性材料,以服务于民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761213.html

上一篇:为一种鸟拜访绿石林
下一篇:2013年自然生态摄影记录
收藏 IP: 123.53.11.*| 热度|

13 赵序茅 蔡小宁 徐传胜 陈钊 薛宇 姜虹 武夷山 李土荣 张珑 徐晓 强涛 王显生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