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二稿)

已有 5998 次阅读 2013-1-19 09:48 |个人分类:杂文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汉语, 中国人, 中华文化

[题记]:《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一文得到了广大博友的关注和强烈反响,也有很多好心的博友为我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特别注明这里不包括那位居心不良、借机炒作自己的某名博主),在此对大家表示诚挚的谢意!语文是大家的母语,活到老到老,永远都不够,一篇好的文章是要经过无数次修改和完善的,这里是我修改的第二稿,欢迎大家继续提宝贵意见,我们还会有第三稿、第四稿......希望此事能够提醒和促进更多的人重视语文教育、提高语文水平!

 

      今天上午,一位编辑跟我约了来谈一本书稿--《奇思妙想的物联网》第二集,就是2012年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获奖作品集锦每个作品提供4页内容,包括摘要、作品原理、功能实现、市场前景以及参赛感受等我的秘书已经收集整理了学生作品介绍,编辑也初步看过一遍、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疑问,我们俩一页一页地审阅,越看越气,简直是看不下去:这语文都怎么学的?!都已经是大学生了,怎么连一个自己完成的作品(且已经获奖了)的介绍都写不清楚呢?不要说错别字、用错词和标点符号这些问题了,大多数都是语言混乱、逻辑不顺、图文不符、口语化等等无法回避的大问题!能够写的通顺、完整、清晰的占到全部稿件的1/3就不错了!这都怎么了?!这些大学生可都是各个学校里很不错的学生呀,也都是经历了高考、学了20多年汉语的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怎么连汉语都不会用了呢?!最后,我和编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奋战,把每篇文章都改了一个红彤彤的“脸蛋”,让秘书扫描好,发回去给每个作者修改!邮件里注明:“请作者务必认真阅读这些修改意见、重新整理好再发回来,我们再修改完善才考虑是否发表。”我跟编辑说:“文章改不好就不要做了,这本书可以不出,但是这汉字的文化不能被玷污!”

      送走编辑,心情仍难是难以平复,扪心自问:仅仅是我们的大学生这样吗?不是!我的一个研究生前几天由于自己操作不当把一个设备弄坏了,我让他写下事故发生的详细过程,发来的两页文字也是通篇的问题,如格式混乱、逻辑不顺、文字不清等等,不忍卒读!还有之前写过的那位被我“拒”了的博士论文、每天都能收到的语言混乱的电子邮件、大街上充斥的充满语言暴力甚至是明显错误的标语口号......还有那些花了无数时间用来学习英语而不是汉语的中小学生们......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的汉语到底怎么了?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美好文字、这个在过去几千年里灿烂辉煌并在世界上形成了巨大影响的东方文明的瑰宝,到底怎么了?!我们这些华夏文明的传人怎么连自己赖以生存的母语都搞不定了呢?我们孩子不仅不会用笔写字,连用汉字写文章、说话都成了问题,这难道不是我们的耻辱吗?更可笑的是,这些汉字不会写、说不好、写不好文章的人,还要花无穷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有些人还在到处夸口:“我的英语表达比汉语好!”天哪!我们还是中国人吗?!

      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是出了大问题了!我们的教育真的是出了大问题了,过度的强调数理化等技术学科的教育、英语的教育,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汉语的教育,这是怎样的一个耻辱和溃败呀!当我们在心里默诵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名句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难道不是满腔的悲愤吗?在我们这几代人的手上,如此灿烂辉煌的汉语文化就这样被我们糟蹋没了!如果中国也有一天到处用着“汉字+英文”的混合文字的时候,我们这些中国人该高兴还是悲哀呢?!当我们的孩子都不以自己的母语作为主要交流语言的时候,我们到底该身安何处、魂归何方呢?

      写到这里,不落下泪来,为了汉语,为了我们中国人: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吧!等我真的离去的时候,希望我的墓碑上能够篆刻我的汉语名字:张海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654577.html

上一篇:文科与理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修改稿)
下一篇:印度女囧神
收藏 IP: 61.221.166.*| 热度|

32 李万峰 李学宽 魏东平 赵明 叶绿洲 吕喆 刘淼 李土荣 张木诚 杨正瓴 刘立 曹聪 赵军明 李伟钢 蒋永华 卢湘岳 王德华 许浚远 惠小强 任胜利 王林平 唐凌峰 柳东阳 李本先 杨文祥 马英 应行仁 赵力挥 lbjman clp286 biofans chaohukeji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