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天光云影共徘徊(2)

已有 4062 次阅读 2008-12-1 11:57 |个人分类:怪哉虫儿|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面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540中,网友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评论。尤其是[游客]cxh1216、电子科大的李世华博士分别动手作了实验。[游客]eqly也自告奋勇愿意做实验。同时刘吉平老师,网友[游客]cxh1216rockyman也作了很好的场景描述和分析。综合这些实验和分析的结果,我觉得可以初步认定,照片中刘老师千金的倩影是水面倒影,是在水边弯着腰近垂直向下拍的。而非直射光阴影;在这个千金倩影里边天光云影的影响大大削弱,而水质和水底的信息大大增强。
 
前面博文里提到,水体的表面散射是水质遥感和水底遥感的致命干扰。因为水面的镜面反射很强而又不携带水质和水底的信息。根据这个千金倩影现象,我想,我们在水面测水质高光谱时,测量规范应该要求打伞,尽可能为波谱仪在水面的FOV(视场)的镜面反射方向遮阴 但要注意这把遮天空光的伞,不能本身又成了直射光的强反射体,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490中“倒影”一图。
 
航空高光谱水质遥感,则宜尽量低飞,让高光谱成像仪在水面的FOV尽量在飞机本身的倒影之内。当然这样幅宽有些损失,具体怎么做,还可以仔细权衡、设计。
 
刘吉平老师说过,“等适当时候我就带学生做这样一次实验,用普通相机和光谱仪。深入一下或许还真能发现点什么有益的东西来”。值得做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实验。发文章的时候别忘了积极参与讨论、贡献意见的网友们啊!
 
水质遥感目前有重大应用意义。比如太湖蓝藻,爆发以后,遥感很容易,但已经马后炮,作用不大了。要在爆发前预警并圈定早期杀灭的范围,难度就很大,需要与蓝藻爆发的过程模型有效结合,及时遥感监测水体弱信息。国家有一个搞蓝藻爆发过程模型的973项目,是武汉水生生物所牵头的。
 
网友penrose 建议:“有没有可能采用类似滤波的方法把水面的反射去掉? 水面反射和水底物质反射,两者界面还是有差别”。
 
曾经考虑过偏振。CZCS开始就加偏振,CZCS-2取消了。我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取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49207.html

上一篇:别总在牛A与牛C之间徘徊
下一篇:(5)临震预报的贝叶斯框架 - 慈船事件的回忆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