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ckzl 他们的故事才是对科技最好的诠释,关注科技故事。微信公众号:SME

博文

霍金你别走太远,曾经打的赌还没出结果! 精选

已有 8050 次阅读 2018-3-14 23:0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3月14日,那个科学界胜率最稳定的“赌徒”溜了。

  

  霍金,你还记得你和基普·索恩为天鹅座X-1有无黑洞而赌下一整年杂志的豪情吗?

  你还记得1991年你与人对赌裸奇点是否存在,最终认输时的不甘吗?

  你还记得1997年你终于和老冤家索恩站在一起,赌输了“黑洞信息佯谬”后的狡诈吗?

  你还记得2012年你在希格斯玻色子赌局上输掉100美元时的坦荡吗?

  

  输了这么多局还没赢过,怎么说溜就溜了呢?

  我们还想再看见你在赌局中专注得一动不动的样子。这次让你赢一局,我们继续赌,好吗?

  ____________

  霍金这个赌徒并不是成名之后才和打赌沾上边的。

  12岁的时候,史蒂芬·霍金还只是一个成绩一般般的普通男孩。

  虽然有很多报道声称他在少年时代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但在他本人的回忆中,自己一直都是一个普通的英国学生,甚至有些不讨老师喜欢。

  

  那一年,两个同学对少年霍金的未来打了个赌,麦克莱纳汉觉得霍金将来“一事无成”(would never come to anything),而金认为霍金将来“才能出众”

  赌注只是一袋普通糖果。

  以当时的状态来看,麦克莱纳汉的胜算更大,因为当时的霍金成绩不出众运动不协调,就像个孱弱的书呆子。

  这个赌约的输赢显而易见,那一袋糖果的赌注也没人知道究竟是否兑现。

  

  只出现在赌约当中的霍金并非局外之人,他从小尤其喜欢爱打赌,两位同学的对赌兴许还是他挑起的。

  二十年之后,霍金在剑桥大学任职,两位小伙伴的赌约也得到了结果,而霍金自己却又挑起了新的赌局。

  1974年末,霍金找到了另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史蒂芬·索恩

  说来也巧,这两个人不仅名字里都有史蒂芬,也同样爱和人打赌。

  

  基普·索恩和史蒂夫·霍金

  于是霍金决定就“天鹅座X-1有没有黑洞”这一争论打赌,霍金坚定地站在没有黑洞的那一边。

  索恩一听,这明明是一道送分题啊,天鹅座X-1是当时最有可能是黑洞的天体,只差关键性的证据证明而已。

  

  天鹅座X-1

  于是两人很愉快地达成了赌约,如果天鹅座X-1是黑洞,算索恩赢,霍金要给他订一整年的《阁楼》杂志。

  如果天鹅座X-1不是黑洞,则算霍金赢,索恩要给霍金订4年的《私家侦探》杂志。

  最终结果当然是索恩赢了,霍金如约给他订了一整年男人爱看的杂志

  

  阁楼杂志封面

  实际上霍金并非真的认为天鹅座X-1不是黑洞,作为一个研究黑洞的物理学家,这种打赌显然是自打自脸。

  霍金之所以下这样一个赌注,是出于一种“保险策略”,如果输了,恰好证明自己的黑洞理论是正确的。

  如果赢了,说明自己的研究出了问题,至少可以从四年的免费杂志获得一些安慰。

  霍金第一次公开的科学赌局,以名义上的失败和事实上的成功告终。

  

  霍金和索恩之间的友谊是离不开打赌这个催化剂的。

  自从有了那第一次,两个人一有机会就要赌上一局。

  第二次是在1991年,索恩刚刚输掉了关于引力波的赌局*,想从霍金这里找点满足。

  这一次是索恩挑起的,他还拉来了另一位专家普雷斯基尔,赌的是“裸奇点的存在问题”

  *注:1978年索恩打赌10年内人类将会检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但是很遗憾他赌早了,但他最终还是因为对引力波探测的贡献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左起,普雷斯基尔,索恩,霍金

  奇点原本是数学中的概念,被物理学引入指代于种种物理学定律失效的地点。

  霍金认为奇点只存在于黑洞当中,而与他站在对立面的两位认为不被任何物质包围的裸奇点也可能存在。

  

  输的一方要为赢家买一件衣服,衣服上要印上适当的认输字句。

  1997年,由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Matthew Choptuik教授的研究工作,霍金不得不认输。

  裸露的奇点的确极难出现,但经计算得出当黑洞崩溃时还是有存在的可能。

  

  很遗憾,这一回霍金又输了,而且输得有些不甘心。

  他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公开演讲上向所有观众认输,并且按照约定准备了认输的衣服。

  索恩收到衣服,高兴地拆开包装,却看到衣服上印着一个披着毛巾的女孩子,上面写着“认输“的话语:“自然憎恶裸奇点*

  *注:这句话来自一句古老的名言,“自然憎恶真空”,因为自然总是倾向于填充真空的区域,霍金用裸奇点替换了真空来表达自己的不服。

  

  衣服上印的图案

  很显然霍金十分不满意这一次的打赌,于是“认输”的衣服还没被穿热乎,霍金的第三次科学打赌又来了。

  这一次还是霍金、索恩、普雷斯基尔三个老冤家,打赌的主题依旧还是与黑洞相关。

  

  赌徒三人组

  这一回,霍金摆出的是一个“黑洞信息佯谬”,是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结合。

  这种理论认为物理信息可能永远消失于黑洞中,导致量子态简并为单一状态。

  霍金在很早之前就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黑洞会吞噬信息,但量子力学的理论认为信息是不可能被彻底抹除的。

  

  三人的赌约

  这一次老冤家索恩意外地站在了霍金这一边,只有普雷斯基尔支持量子力学的观点。

  最终三人再次达成赌约,赌注是一本信息量极大的《棒球百科全书》。

  第一次有人和自己站在同一边,霍金可能感觉自己胜算很大,可仍旧是事与愿违。

  

  2004年,霍金根据自己的计算得出了“黑洞信息佯谬”的结论,他又一次赌错了。

  说来也有趣,霍金自己认了输,可是和他站同一边的索恩却不承认。

  索恩认为赌局的结果取决于量子引力定律的各个方面,但这些定理尚未完全解决。

  而霍金虽然主动认输但却在赌注上耍赖,他和普雷斯基尔抱怨:“我在英国很难找到一本《棒球百科全书》,不然用《板球百科全书》代替吧。”

  普雷斯基尔当然不买账,最后霍金还是如约送去了一本《完全棒球:终极棒球百科全书》。

  

  至此,我们的网红赌徒已经三次打赌三次输光,但他似乎并没有就此收手的意思。

  最近一次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一次打赌是霍金与戈登凯恩关于希格斯玻色子的。

  2000年的时候,霍金“口出狂言”:物理学预言的希格斯玻色子不会被任何对撞机发现。

  也不知道是不是霍金对这次的打赌没有信心,仅仅下注100美元。

  

  结果显示霍金的直觉是对的,12年之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在LHC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中发现了很有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的全新粒子。

  霍金得知后非常坦荡的给赢家寄去了100美元的支票,再一次认输。

  

  至此,霍金公开的科学赌局没有赢过一次。

  我们甚至已经默认霍金只要打赌就会输的设定。

  似乎霍金是一个眼光比较差或者运气比较背的赌徒。

  可实际上霍金每次打赌关注的都是当下最有可能出现大突破的问题或研究方向。

  

  他总是乐此不疲的选择最保守的那一边。

  那样即使自己赌输了,还可以为新的科学突破而感到兴奋。

  

  可他就这么溜了,把他那些还没出结果的赌局往脑后一扔……

  1999年,你在一次演讲中说,愿意以1赔1,赌20年内会有一个万能理论出现。

  现在已经过去快19年了,虽然没人应赌,虽然眼看着又要输了,但你也别就这样走了啊。

  

  2010年,你下了一个大赌注:如果外星人存在,他们更可能是有敌意的,当然前提是人类没有被人工智能消灭。

  这才过去8年,你怎么就把它放下,自己偷偷消失了呢?

  

  不知道是不是经历了太多输局,你变得没有信心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世界变化太快,让你摸不到规律了。

  你能不能回来?我们再赌一次。

  

  就赌你最爱说的“人工智能终结人类”,不设赌注不定期限,但没出结果谁都不许溜!

  好不好?

  *参考资料

  Scientific wager. Wikipedia.3 March 2018, 18:24.

  Roxanne Palmer. A Brief History of Stephen Hawking's Gambling Proble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2.7.10.

  Kitty Ferguson Stephen Hawking, "Equal to Anything!" [Excerpt] Scientific American.January 6, 2012.

  杨建邺. 霍金的三次“豪赌”[N]. 中华读书报,2005-04-27.




轮椅上的宇宙:纪念霍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66991-1103957.html

上一篇:疯狂的自体实验者:将导尿管从静脉插入自己心脏的医生
下一篇:客机还没起飞却造成583人丧命,看完再也不抱怨航班延误了
收藏 IP: 183.240.20.*| 热度|

6 王从彦 孙颉 杨金波 吴炬 yangb919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