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警惕记者自诩专家,发布白皮书误导公众

已有 3712 次阅读 2014-4-28 05: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环境, 记者, 白皮书, 伪环保

警惕记者自诩专家,发布白皮书误导公众

文/水博

 

最近,由几位记者调查撰写的《中国水环境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上海市发布。据说该《白皮书》是由多位记者经历一年时间,赴松花江、澜沧江、辽河、长江、黄河、汉江、珠江七大流域进行实地采访写成的。记者是新闻专业人员,报道一些反映各种事件、各方观点新闻调查,当然是轻车熟路,然而,在现实当中常有一些自以为是的记者,做过几次深入的新闻报道之后,就把自己当成了专家。于是,就把一些采访各方观点(甚至是记者自己观点)的新闻报道,就当成了具有专业指导意义的白皮书来发布。


  《中国水环境调研白皮书》就是这样一份用外行记者所采写的新闻调查冒充的某种专业结论的《白皮书》。这种把个别记者自己的观点,通过美其名曰的“调查”,并利用在调查中所寻找到赞同自己观点的被采访者,就编造出一份表达记者个人观点的所谓“白皮书”。记者自诩为专家,发布误导公众的白皮书,绝对是当前中国新闻界的一大“怪像”。中国的新闻某些记者似乎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聪明”“能干”。如果他们通过新闻采访,就能写出具有专业指导意义的白皮书,绿皮书,我们中国还要各行各业专家干什么?还要各种政府部门干什么用呢?我们把整个社会都交给新闻记者们来管理好了。

 

听到笔者的评价,有些天真的记者可能不服气,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专家,不是什么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但是,我们采访的对象不是专家,就是政府部门,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根据采写的结果写出白皮书呢?的确不能。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同,记者在进行新闻调查和报道时,完全可以采访和引用个体专家或某政府官员的观点、说法,但是,在撰写白皮书的时候,则一定要有所区别。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官员的观点,只能是代表其某个人对该事件的看法,公众看到新闻时,也能明确的知道这只是某位专家、某位官员的个人看法。是否有道理,全都由新闻的读者自己进行判断。

 

而白皮书则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质的正式文件。根据定义白皮书应该是“一国政府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总之,白皮书一般应该是某一方面、领域内的权威性文件。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由白皮书的定义可见,最不适合撰写白皮书的,恰恰就是那些善于从独特的视角,用文学色彩打动读者的记者们。

 

此外,参与撰写白皮书的专家、政府部门,也绝不能仅仅是专家的个体,或者某个政府官员,甚至是某个政府部门单方面观点。一个国家内某专业学术组织或者某政府部门要发布一篇“白皮书”之前,一般都要召集有关的专家进行研讨,审定,综合各方的学术观点。涉及到不同行业的白皮书,也必须要征求相关联的其它政府部门的意见,而不可能由某一个单一的政府部门擅自发布。例如,类似这种《中国水环境调研白皮书》至少要由政府的水利、环境等部门参与,并召集水利、环境方面的专家研讨、审定之后,才能正式发布。

 

尽管发布白皮书的记者们还是很认真的。记者所调查到很多内容,也是采用政府部门发布的正式信息。因此,记者《白皮书》中某些说法,还是有些道理的。例如,白皮书中描述的我国“水资源总量短缺且分布不均”。但是,请注意并非所有政府发布的正式信息,都可以作为白皮书的内容来发表。例如,记者们在白皮书中提到“水利部自1997年以来,每年发布中国水资源公报,根据公报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997年~201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4年间共减少4598亿立方米。”这个数据,并不一定能想当然的得到“我国水资源总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的结论。

 

一方面,我国水资源公报能统计到的数据,将受到生活现代化的干扰。例如,为了抵御干旱,充分利用水资源,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了大量的“母亲水窖”,这必然会导致最终流入河流的水资源总量的减少。再比如某些城市中采用的雨水收集利用措施,都会使得江河水资源的总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事实上这并非就是水资源总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总量,都是周期性的不断变化着。根据历史的统计数据,其丰水、枯水转化期的周期,可能会多达到几十年之久。而“1997年~2011年”仅仅是十几年,这怎么能就轻而易举的得到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的规律和趋势呢?

 

特别还需要说明的是。记者们在采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其态度也并不够客观。其实,水利部已经发布的2012年的水资源数据,就完全否定了记者白皮书中的“我国水资源总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的结论。2012年,我国很多江河都是特大丰水年,很多流域的年水资源的增量都达到3、4成以上。然而,记者们却故意回避了2012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可见记者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对正式公布的数据,也是选择性的应用。符合自己观点的就加以采用和报道,而与自己的观点相左的内容,即使是最新的数据也不予披露。这正是某些新闻记者想通过报道引导社会舆论的常用典型手法。这当然也应该是撰写新闻调查与白皮书的最大区别。记者的这种为了扩大自己的话语权,故意把反应自己的观点新闻报道当成白皮书发布的行为,其白皮书的内容难免会错误百出的可笑。下面我们就《白皮书》的内容,进行一些分析。


  一、关于“必须重视发展和资源的失衡”


  记者白皮书说:《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长江流域水质良好,珠江流域水质为优,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水质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水质为中度污染。

 

对此,记者白皮书的结论是“这背后体现出的是城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失衡。通过对七大流域的调查发现,尽管7条流域各有各的特点,但总体可以勾勒出整个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水资源匮乏,污染不容忽视,治理难、成本高,管理体制机制存在漏洞等。而这所有的问题,集中体现于一点就是缺水。”

 

笔者认为,记者白皮书的结论完全是错误的。例如,众所周知刚刚发过去的2013年,我国的东北地区遭遇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地的经济损失惨重。这严重洪涝灾害难道是由于“发展和资源的失衡”造成的缺水吗?中国的水问题,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缺水,而是“水多”和“水少”同时存在。造成这些的原因也并不是什么“发展与资源的失衡”,而是由水资源的开发不足造成的,导致的一些地区的水资源用过度。因此,记者白皮书得出的“如果不彻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总量,所有的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的结论,完全是想当然的胡说。“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总量”固然都很重要,但是,因此说其它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则绝对是大错、特错。

 

这里我们首先要指出,由于记者并非是专业人员,因此,他们并不懂得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开发水资源一般是把自然状态下不可控的水资源,管理起来,变成可控的水资源。通常是指建造具有调蓄能力的水库,把洪水期的一部分洪水保留下来,留到枯水期再使用。所以,各国、各地区、各流域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几乎都是越高越好。例如,美国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超过了河流年径流量的500%,因此,该流域即使发生万年一遇的洪水,也不大可能产生洪涝。与此同时,该地区即使连续5年不下雨,也不至于发生严重的干旱。

 

同时还需要指出,很多情况下正是开发的不足,才往往会导致利用的过度。因为,自然界中的水资源总是随着时空不断变化的,如果你不能把洪水期的水资源保存下俩,留到枯水期使用,那么在枯水期缺水往往就是必然的。而枯水期缺水的结果,就难免会产生利用过度。水资源的利用过度,就必然会产生水污染。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七大水系中,长江、珠江水质相对较好, 海河污染最为严重。”的原因,也恰恰是长江、珠江等河流的天然水量丰沛,即使开发不足也还不至于产生严重水资源利用过度。而黄河、松花江、海河等河流的天然水资源本来就十分紧张,再加上开发不足,可进行人工调节的水资源总量就更为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缺水和水污染严重,都是必然结果。对于这些地区和流域,通过节水和减少排放污固然是重要的,但绝不能说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关键。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关键,不可能靠一味的限制人们生产和生活阻碍社会发展,而是要依靠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科学发展。

 

什么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科学发展?一个是要加大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力度,增加水库的调蓄能力,在抵御洪水的同时,能把更多的水资源保留下来,留到枯水季节使用,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另一个就是通过加速发展,加大污水治理的力度。纵观世界上所以的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靠这样两条办法,解决其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除了像以色列那样极度缺水,从来都不用担心洪水威胁的国家,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国家,仅仅靠节水和要求大家少排放污水就能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污染的问题。

 

总之,无论是中国的现实还是全世界的经验,都说明我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欠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都是发展不足,水资源开发程度太低从而导致局部的水资源利用过度,以及污水治理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加速发展,加强治理,而不能仅仅指望限制发展的要求社会停滞、倒退。

 

二、关于“松花江:污水处理价格有待提高”

 

在记者白皮书中,通过采访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随着近几年财务费、人工费和电费等费用的上涨,污水处理的成本也逐渐上升”结论之后,就断言“污水处理价格有待提高”,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即使松花江流域的污水处理企业确实是亏本经营,确实应该适当提高价格,但是,解决污水治理问题的方式,也绝不应该是简单的提高污水处理的价格,而主要应该政府高度重和加大政府的投入。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土地出售该发地产商,此外还有上万亿的各种税收。难道这些收入,就不能拿出一点点来补贴污水的处理吗?请记者去调查一下,世界上有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污水处理费用,是完全指望居民自己的来承担的?

 

作为经营企业的龙江环保集团负责人,总希望提高一些污水处理的价格,耗不奇怪。但是,敢把提高污水处理的价格写进所谓的《白皮书》,明确指出应该由百姓来担负水污染治理的费用的,在全世界恐怕也只有胆大包天的中国记者。在一些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些记者享受到了企业的特殊“款待”之后,就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表达企业的诉求,但是,敢把企业的诉求。写进所谓的环境白皮书的,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荒唐。

 

三、关于“澜沧江:水电建设带来缺水危机”


  “水电建设带来缺水危机”是一直是国内外极端环保组织,反对和污蔑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欺人之谈。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水力发电只是让水流通过水轮机,不会消耗掉一点水,怎么可能带来缺水危机呢?再说,前面提到的标志着一个国家水库蓄水能力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也往往都与其水电开发程度有关。所以,联合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各国的水电开发程度通常与水资源开发程度成正比,而且,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水平,也都与其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成正比。然而,为什么到了中国,到了澜沧江就会出现“水电建设带来缺水危机”的怪事了呢?

 

以往编造这种谣言的,基本上都是国外的一些反华势力,记得2011年湄公河遭遇特大干旱期间,国内外的这种谣言就非常盛行。到最后连下游国家湄公河委员会的专家们都看不过去了,站出来用具体的数据帮助我们澄清各种谣言。想不到今天,我们中国的一些记者,居然敢堂而皇之把这些污蔑中国的谣言写进了所谓的《白皮书》。我们知道,在中国有不少记者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NGO组织,享受着国外资金的各种“资助”。所以,在自己的新闻报道中帮助国外势力鼓吹也是难免的。但是,敢把国外反华势力的谣言,公开的写进《白皮书》的情况,确实有些太过分了。有关部门应该对这些为了自己“某种利益”就出卖职业道德的记者,加强教育,严肃处理。

 

更具体的,我们不妨看俺记者白皮书是怎么造谣的。白皮书说“‘亚洲水塔’澜沧江承载了云南经济振兴希望的水电。但出于种种原因,水电大省云南目前却面临着弃水的重压。而水电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争议、移民问题一直存在。”。

 

目前云南作为水电大省正面临着弃水的重压不假,但是,记者们知道原因是什么吗?不仅不是什么开发过度,而是因为云南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不足?云南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目前还不到10%。一方面大量的水资源在洪水期被当做“灾害威胁”排走了,而到了枯水的季节和年份,社会又没有足够的水资源可用。另一方面,因为任何水电站的发电能力,和电网的传送能力都是有限度的,由于开发不足,我国缺乏水库的调蓄能力,有大量的洪水必须在讯期内迅速排放掉。所以才会造成弃水。解决弃水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加速大水库、大水电和电网的建设。也就是说,在澜沧江造成缺水危机和弃水原因,都是云南水资源和水电开发程度过低的结果。这与记者们在白皮书中编造的“水电建设带来缺水危机”谣言,恰恰相反。

 

白皮书中特别强调的“水电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争议、移民问题一直存在”的说法,没有任何意义。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人类文明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只不过由于水电站的建设只影响生态,而不会破坏环境,所以,很多反水坝的极端机组,就喜欢用水电建设的生态争议说事。例如,开矿采煤,不仅要破坏环境,而且对生态的不利影响也要比水电大得多。但是,正是由于它严重的破坏了环境,极端的环保组织却反倒不再把它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当一回事了。

 

关于移民问题,也是一样。请问我国社会上有没有哪一项工程建设的移民,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最近在新闻中听到、看到的很多严重的移民征地暴力冲突事件,几乎都不是关于水电开发的。我们不能否认,我国水电开发的移民,几乎是在各种工程开发中处理的最规范的,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挡不住国内外的极端势力,用移民问题来攻击、污蔑中国的水电开发。


  记者白皮书中还声称“记者了解到,澜沧江水量虽然充沛,但结构性缺水问题严重。因为地理环境特殊,水的地势低,居民居住的地势高,因此引水的成本昂贵;同时,由于水电站建设,修建大坝蓄水,导致小的支流干涸,这曾经是周边居民赖以生存的水的来源,最终却导致中上游部分地区,沿江居民反而无水可吃、无水可用。”。

 

这种说法非常可笑。既然是“居民居住的地势高,因此引水的成本昂贵”那么水电建设、水库蓄水以后,肯定会提高水位。从而,在很多原来不能自流地方实现自流灌溉,原来需要高程引水的地区,降级引水的高度和难度。例如,我国的向家坝水电站建成之后,将使得下游数十万亩的土地得以自流灌溉(当然还需要配套渠道等设施)。所以,水电开发恰恰是解决白皮书中所说的“结构型缺水”的最佳方式。关于“由于水电站建设,修建大坝蓄水,导致小的支流干涸,最终却导致中上游部分地区,沿江居民反而无水可吃、无水可用”的说法,也明显的违反逻辑。大坝建成之后,无疑将提高中上游的水位,怎么可能会倒让那里的“支流干涸”了呢?

 

对于大坝的下游,到是有一些原来在汛期有水小的支流,确实会干涸。因为,水电站将调解(减少)洪水期的水量。水电站既不会消耗水资源,也不能创造出水资源。它能在旱季里提供给周围居民使用的水资源,肯定都是从汛期里截流下来的。某些天然的小的支流虽然干涸了,但是,由于水资源已经被存在了水库里,除了原来生活在小支流边上的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反倒更加有保证了。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要一定的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关于“黄河:过度开发引来“抢水”之战”


  记者白皮书说“黄河流域调查的主题是“抢水”。流域内各城市“抢水”的背后,实际上是水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制衡。”。

 

记者们这个带引号的“抢水”说法,是一种典型的文学夸张,这恰恰是在白皮书中绝对禁止的描述。我国的黄河确实缺水严重,为了保证全流域的用水,黄河水资源的使用,必须由国家统一分配。如果任由沿河各省市自己去抢水,那么结果一定是上游水资源随便用,下有无水可用。在1997年我国的小浪底水库建成之前,由于缺乏水库的调控手段,国家没有办法统一管理好水资源。我国黄河就曾经出现一年中断流270天的严重情况。这种情况早已经在小浪底水库建成之后,成为了历史。十几年后的今天,如果真是让沿河个省市还自由的“抢水”的话,那么下游的山东绝对是全年断流,无水可用。其实,使用这种耸人听闻“抢水”说法的记者,自己也不想想,下游的省份,怎么有可能去和上游去抢水?


  总之,我国黄河的水资源短缺是客观存在,但绝不存在所谓的过度开发和“抢水”之战。目前,正是由于我国黄河的水资源开发程度比较合适(达到了150%),才使得我们能让极度缺水的黄河勉强满足着周围社会的需求。今后,解决黄河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尽快上马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目前我国的所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都是直接向北方地区城市直接供水。而只有未来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才是最直接增加黄河的水量。从而最终解决黄河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可行方案。


  五、关于“声音:企业上市核查严设环保门槛”

 

我们不知道,记者为什么要在白皮书中表达个别环保官员的“企业上市核查 严设环保门槛”的个人意见。

 

环保官员提出的“在企业上市核查中设置环保门槛”建议,令人非常疑惑。为什么只建议对企业的“上市核查中设置环保门槛”?难道不应该对所有的生产企业都设置环保门槛吗?再说我国的环保法,早就规定了企业的环保责任。不仅环保门槛早就存在,而且履行对所有企业环保门槛监督职责的,恰恰是环保部门、环保官员。众所周知,目前,造成我国环境恶化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环保官员履行监督职责不利。不仅如此,个别的环保部门、环保官员在收取了排污费之后,还成为污染企业的保护伞。

 

某些环保官员一方面不去履行法律规定的对所有企业的环境监督职责,另一方面,却积极要求对上市公司的审查,增加环保门槛。这里面逻辑关系很清楚,众所周知我国的上市企业为了能圈到钱,通常不惜下血本的打通各种关系。个别环保官员一直都在为,不能在上市公司审查方面分到一杯羹,而耿耿于怀。环保官员的法律监督管理责任不愿意旅行,而对于能增加权利审批的事项、权利,总是垂涎欲滴。这正是造成我国各种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国务院正在着力减少各种审批事项,今后连公司上市都不用去审批了。个别环保官员还梦想着要增加自己的审批权呢?如过我国国家没有对普通企业的法律门槛,环保官员的建议我们还是可以认为是善意的。但是,在法律上早就规定了环保部门对所以企业的监管职责,而环保官员一方面经常懈怠自己监督责任,而同时却以环保为借口积极争取上市公司的审批权利。

 

环保官员的“金融政策也将是今后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一个重点。如环保工作做得不好、排放不达标就不允许上市,在企业上市核查中设置环保门槛,也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上非常荒唐。环保部门只对审批有“油水”的上市公司表示极大兴趣的现实,恰恰说明他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对所有企业应有的环境监管职责。如果你知道不管企业上市与否,自己都对它的环境监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还用得着再去多此一举的设立一个环保门槛的审批吗?喜欢审批的权利,不履行监管的职责,这个荒唐的建议把个别环保官员的扭曲心态,暴露的如此清晰。

 

如果这些表达个别环保官员狭隘观念的建议,只出现在记者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大可不必去理会它。但是,有人居然把这些理直气壮的忘记了应负环境监管的职责,转而去要求曾加设立环保门槛审批的荒唐要求,写进了所谓的白皮书,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和有关部门的警惕和高度重视。总之,这份所谓的记者白皮书,除了编造谣言、污蔑水电开发之外,其荒唐、可笑之程度,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指出白皮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否有道理请大家自己去判断。

 

 

附:《七大流域现状大调查:水资源分布不均且过度开发》

《中国水环境调研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近日在上海市发布。《白皮书》是由多位记者经历一年时间,赴松花江、澜沧江、辽河、长江、黄河、汉江、珠江七大流域进行实地采访写成的。
  《白皮书》调查了七大流域现状,结合大量权威的数据进行归纳,客观呈现了当下水环境现状中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流域内面临水质型缺水等问题。水环境治理面临的难题是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增加,导致河流无法消纳,重金治污收效却不尽如人意。
  
  水量充沛的澜沧江成为水电开发的“香饽饽”,迄今已有多个水电站建成。图为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水电站。
  水资源总量短缺且分布不均
  《白皮书》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全球第六位,但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原因是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2500立方米左右,对比全球人均的12900立方米,这一数字仅为世界的1/4、美国的1/5、俄罗斯的1/7、加拿大的1/50,排世界第110位。
  实际情况也许更糟,因为中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南方拥有4/5的水,但北方却有1/2的人口和2/3的农田。随着国内河流数量的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污染排放增加,情况只会更加严重。有专家预计,未来15年,中国将从轻度缺水转为中度缺水。
  2013年3月国家水利部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水利调查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左右的河流约有2.3万多条,比上世纪90年代的统计减少了2.7万多条。也就是说,中国近20年内河流减少了一半以上。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河流数据大幅降低,一方面确有一些河流因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而萎缩消失;另一方面,此次普查利用了更精确先进的手段和技术,也是原因之一。但是,中国河流数量大量减少是不争的事实。
  水利部自1997年以来,每年发布中国水资源公报,根据公报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997年~201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4年间共减少4598亿立方米。
  必须重视发展和资源的失衡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长江流域水质良好,珠江流域水质为优,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流域水质为轻度污染,海河流域水质为中度污染。
  近年数据显示, 七大水系中, 长江、珠江水质相对较好, 海河污染最为严重。以2012年为例,长江、珠江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达到86.2%和90.7%;黄河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达18%;海河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32.8%。但这并不意味着珠江、长江流域的情况十分乐观。总体来看,黄河、海河流域水量较小, 污染更表面化;而长江和珠江按照目前的测量指标,平均达到Ⅱ类标准,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
  在松花江调查中,哈尔滨市环保局人士就向记者坦言, 自“十一五”规划开始,生活污水就已经超过工业污染成为对水体污染“贡献”最大的污染源,比例达56%以上,大大超出了哈尔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珠江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广州就已开始对城市河涌污水进行治理。2008年,广州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622亿元,但在治水方面的投入将近500亿元,但实际效果并不很明显。
  梳理国家水利部自1997年~2011年间的《水资源公报》,发现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但总用水量以及废水排放量却逐年增加。14年间中国用水总量增加了541亿立方米。如果不彻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排放总量,所有的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这背后体现出的是城市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失衡。
  通过对七大流域的调查发现,尽管7条流域各有各的特点,但总体可以勾勒出整个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实际问题:水资源匮乏,污染不容忽视,治理难、成本高,管理体制机制存在漏洞等。而这所有的问题,集中体现于一点就是缺水。
  松花江:
  污水处理价格有待提高
  松花江流域经过近几年全面治理,效果比较显著。其中,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长期亏损的问题,哈尔滨等地采取了许多措施。
  按照龙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福贵的说法,这两年政府有了独立账户提供污水处理的费用,即财政专项补贴,所以长期欠费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
  据记者了解,哈尔滨市居民每月缴纳的水费为3.2元每吨,其中0.8元为污水处理费。也就是纳税人在用水的同时,也会为自己的生活污水和企业的工业污水埋单。
  然而,随着近几年财务费、人工费和电费等费用的上涨,污水处理的成本也逐渐上升。污水处理厂实际拿到的价格是每吨污水处理价格0.67元。张福贵说:“保守估计,目前污水处理厂是保本运营。” 张福贵正在和政府商量提价,希望能调至0.7元~0.8元。
  澜沧江:
  水电建设带来缺水危机
  “亚洲水塔”澜沧江承载了云南经济振兴希望的水电。但出于种种原因,水电大省云南目前却面临着弃水的重压。而水电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的争议、移民问题一直存在。
  虽然守在澜沧江江边,垭口田农民却只能望江兴叹。老陈等农民说,一是离江太远,取水困难。此外,澜沧江地势低,想要从江里引水,必须借助水泵,但高昂的电费支付不起。2000年农网改造后,垭口田总算是“天天有电了”,但想要灌溉,还是不可能。
  记者了解到,澜沧江水量虽然充沛,但结构性缺水问题严重。因为地理环境特殊,水的地势低,居民居住的地势高,因此引水的成本昂贵;同时,由于水电站建设,修建大坝蓄水,导致小的支流干涸,这曾经是周边居民赖以生存的水的来源,最终却导致中上游部分地区,沿江居民反而无水可吃、无水可用。
  辽河:
  产业调整推动治污
  20世纪90年代,辽河被认为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有历史数据显示,每年排入辽河的污水总量高达16.8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约为41.18万吨。根据辽河流域4条干流及其支流的主要检测断面数据显示,全年水质以劣Ⅴ类为主。
  2008年以来,辽宁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达300多亿元,至2012年底辽河流域6条干流和54条主要支流的水质消灭劣Ⅴ类,摘掉了“重度污染”帽子。辽宁省环保厅辽河流域水污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陶宝库称:“辽河真正能治好,还是靠产业。”河流治理更深层次的是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是坚持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果。
  当地环保官员认为,无论从环保还是经济的角度,都应该关闭经济贡献小、污染排放大的造纸企业。因为企业交的税收根本不抵地方政府针对企业的治污投入。
  长江:
  南水北调难在运营管理
  长江流域的调查重点仍是南水北调,2013年12月8日,建设11年之久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获得批复正式通水,但工程背后的水价和运营管理体制仍然是要继续解决的最大矛盾。
  东线总投资近500亿元,设计年抽江水量87.7亿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3省的71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约1亿人。
  山东省南水北调办宣传处处长杨建伟表示,目前,水价和管理体制仍然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国家还在制定中。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张野曾指出,东线运营管理机构组建涉及苏鲁两省,纵跨多个流域,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要立足大局,加强沟通理解,互相支持配合,群策群力。
  黄河:
  过度开发引来“抢水”之战
  黄河流域调查的主题是“抢水”。流域内各城市“抢水”的背后,实际上是水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制衡。
  同时,目前黄河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已经高达70%以上,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可允许开发利用的40%的警戒率。最新水资源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的黄河天然河川径流量已经由20年前的580亿立方米,下降为535亿立方米。
  虽然可供利用的黄河水在减少,但黄河沿河城市对水的渴求却比以往更加强烈。曾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多年的现任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多次呼吁,被过度开发的黄河流域,正在显现出黄河河源草场退化、土壤沙化,甚至部分湿地萎缩,局部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后果,而一些原本依赖黄河水种植水稻的乡镇,传统的农作物水稻正在消失。
  汉江:
  取水不能忘了“掘井人”
  汉江流域调查的重点,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这一工程将从秦岭南麓发源的汉江取水,在鄂西北的丹江汇合处的丹江口水库蓄水,最终供应首都北京,计划在2013年汛期结束后通水。但是工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已经带来了影响,而“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未批。
  早在2006年,湖北省就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报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下游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其中认为:调水将对汉江及汉江平原产生影响,需要考虑生态补偿。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亲尊文认为,“从理论上讲,生态补偿采取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政策补偿、智力补偿和项目补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丹江口库区和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协调发展。”
  
  珠江:
  治理仍需下功夫
  在珠江流域的调查中,发现珠江口海域的污染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富营养化是珠江口海域海水水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省开始斥巨资进行治理,但至今效果仍然不理想。
  珠江径流入海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汞、石油、无机氮、无机磷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工业废水直接排海,另一方面是生活污水和海上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
  因此,针对陆源排污,政府仍在不断下功夫。2009年,广东省财政将海洋环境保护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从2009年~2013年共安排资金31.77亿元,其中27亿元用于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向海洋排放污水。
  声音
  企业上市核查 严设环保门槛
  针对七大流域困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朝飞建议,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解决资源低价和环境廉价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排污企业违法成本,并在企业上市核查中设置环保门槛。
  关于水环境问题的成因,杨朝飞认为,因为水环境问题成因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从世界范围看,有几个方面在中国表现得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方式比较粗放;环境法制体系不够健全;监管的体制机制尚不顺畅;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够充分;公民环境意识不高;科技水平还整体落后。
  对此,杨朝飞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转变政府职能,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强化环境法制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解决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的问题;改革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公开环境信息,建立环境民主协商机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适用的环保技术,包括推动污水治理、污水多元化利用等。
  针对环境违法成本偏低的问题,杨朝飞认为,从立法角度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如数赔偿环境损害、要求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标准要高于企业的治污成本、没收排污企业的非法所得、严惩主观故意的违法行为、实行对单位和个人的双罚制。
  杨朝飞强调,除了提高排污企业违法成本,金融政策也将是今后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一个重点。如环保工作做得不好、排放不达标就不允许上市,在企业上市核查中设置环保门槛,也不失为一个有效方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789278.html

上一篇: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认识水电科普宣传工作
下一篇:科学的水电建设有利于地质减灾
收藏 IP: 211.160.90.*| 热度|

4 赵建民 蔡小宁 肖协文 蔡庆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