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本网讯 5月23日,在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北京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协办的“水力发电与扶贫攻坚”科普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主楼召开。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清华大学王兆印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亦楠研究员,水电学会张博庭副秘书长,华北电力大学檀勤良副校长、苑英科院长、丁晓雯教授和姚建平教授等领导专家致辞、专题报告或交流发言。10余家主流媒体与会交流和宣传报道。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专题报告:《水电开发与扶贫攻坚》。
2019全国科技活动周之水电科普论坛——
水电开发与扶贫攻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张博庭
一、水电开发的扶贫作用巨大、全球公认
水电扶贫是项目本身的扶贫,与依靠财政补贴的光伏扶贫有很大的不同(光伏扶贫,实际上是全国的老百姓用多付的电价来扶贫)。但目前全国水电的平均上网电价还要低不少,也就是说我国的水电开发之后,不仅要隐形的造福于全国百姓(补贴电价),而且项目本身还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对搬迁移民起到扶贫作用。所以,水电的扶贫作用,是巨大的,是多方位的,是实实在在的,也是全球公认的。
世界银行曾经一度因为水电项目开发在一些国家的移民困难或受阻,而停止了对水电项目的贷款。但在2004年北京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之后,恢复了对水电项目的支持。经过几年的实践之后,世界银行在2009年的《水电发展报告》中,用“减贫、减碳”四个字精辟地总结了水电开发的作用。
那么,水电项目移民中的一些利益冲突与水电的“减贫”,到底有没有矛盾?没有。大家可以具体观察、分析一下,无论国际国内的哪一次移民矛盾冲突,有没有是因为贫困群体的反对而造成的?几乎没有。因为,扶贫、减贫是每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联合国的2000、2030年人类可持续阿发展议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即使没有水电项目开发,政府也有责任帮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更何况在具体的水电开发项目中。因此,世界银行的调查很早就总结出,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项目是普遍受移民欢迎的。其实,在实践中水电项目移民的真正矛盾冲突,往往出现在一些相对富裕的群体,常常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项目开发所获得的财产增值没有达到预期。
二、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某些特点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的“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这些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
但要知道:三州当中的四川凉山州和云南怒江州都是水电资源非常富集,但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地区。这是不是偶然的?不是。水能资源富集的地区,一般都是山高水急、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为什么?因为河水的能量是产生地质灾害的主要根源。
由于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我国西南地区多数河流的坡降都在增加。在产生了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的同时,也使得我国西南地区的河床都在下切。河床下切后增加了两岸的坡度,形成了深切的V形河谷。当河流的边岸被深切、陡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在地震或暴雨的激发下,就有可能发生崩塌和滑坡。此外,发生洪水时,如果有大量坡积物和碎石带进山溪沟谷,就会形成泥石流。
当河流持续侵蚀下切河床,将以溯源的方式向上游及各级支流的沟谷发展,引起上游支流和山谷的边坡变陡,诱发边坡失稳,并加剧整个流域的土壤侵蚀,以至于在汛期暴雨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河床侵蚀下切还常常破坏沿河公路路基、冲毁桥梁、降低地下水水位以及破坏两岸的植被。植被的破坏,又将会造成更严重的冲刷和侵蚀,形成地质灾害频发的恶性循环。
2007年清华大学的973研究项目表明:地质减灾的核心是消能,发育良好的天然阶梯深潭结构,能够自然的消能。所以,它能稳定河床,避免地质灾害。而水力发电的作用,则是通过驱动水轮机把水能转化为电能,更能起到科学的消能减灾的作用。
此外,水电开发后水库的建造和蓄水通常可以为原有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提供一个集中释放的机会。这些不稳定的地质滑坡体,一旦在蓄水期被释放之后,今后再遭遇到任何暴雨或地震都很难再发生地质灾害。这种在水库蓄水的初期,通过严密的监测,让潜在的滑坡体在不长的时间内都释放出来的减灾方式,可以被看成是水电建设的减灾“免疫”。
经过水库多次蓄水的“免疫”考验后,水库库岸再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非常低。例如,在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距震中仅十几公里的坝高132米的沙牌水电站,大坝后的水库库岸完好无损,而大坝前的自然边坡,滑坡、崩岸的现象则非常严重,惨不忍睹。这就是因为沙牌水电站建成以后,水库的多次蓄水,已经把那里潜在的地质滑坡体都释放掉了。即使再遇到大地震或者大暴雨,也很少有发生滑坡的可能。可见,水电建设的最佳地质减灾效果,一般会出现在水库建成蓄水几年之后,并且将能长期的发挥作用。
总之,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消能是减少地质灾害的最根本措施之一,这种科学的减灾理念,亟待普及。而水力发电就是一个把河流水能转化为电能和消能的过程。有效的消能,不仅是保障水坝结构安全的最重要手段,而且还是减少河流沿岸地质灾害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三、怒江地区的贫困来自恶劣的自然环境
怒江地区的贫困状况,令常人难以想象。几年前笔者在跟随央视记者拍摄《怒江故事》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媒体报道上看不到现象。例如,当地人告诉我们,很多贫困地区的女孩子,家里几乎不敢让她们去上学。因为,这些女孩子一旦上到了小学4、5年级懂事之后,就有可能会自己离家出走。因为,家乡的贫困和外面的世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情况有多普遍,我不知道,但在笔者亲身所接触过的当地村民中,确实就曾有过一位20岁的女孩子,私下表示希望笔者能在北京帮助找个人把她自己“卖掉”。而且表示即使对方50多岁了也没关系。
一个地区的婚姻状况,绝对是其贫困程度的最直接反映。记得在云南阿海水电站采访的时候,当地的移民告诉我们,阿海水电站开发之前,当地人要去一趟县城,需要用几天的时间,走几百公里的山路,村里有不少人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所以,村里的女孩子都想办法往外嫁,村里的男子很多都找不到对象。但自从修建了阿海水电站,公路修到了村里,每天都有开往县城的公交车。移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之后,现在不仅村里的女孩子不再一心一意的往外嫁,而且已经有上海的姑娘嫁到村里来了。
山高水急,交通不便,让怒江沿岸的很多贫困地区几乎成了与外界隔绝的半原始地区。当年笔者考察怒江的时候,虽然国家那时已经有了“村村通”工程,但是,当地的条件实在难以实现真正的“村村通”。因为,不仅建一条道路很难,要保持一条道路的畅通几乎更难,这缘于当地的地质灾害频发。所以,那里的不少“村村通”工程,不是把路修到了村里,而是把“村公所”搬到了远离村子的路边。事实说明,恶劣的自然环境如不能彻底改变,国家的扶贫政策真的很难落到实处。
四、频发的地灾制约怒江地区的整体脱贫
发展旅游业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根据百度上介绍:“'三区三州'地区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富集。为通过旅游开发推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应运而生。”
然而怒江州的具体情况是,为了发展旅游业,省里曾经特地把旅游搞的风生水起的丽江州书记调任到了怒江州。但是,干了几年之后这位书记的结论(专门出过一本书),认为怒江的水电不开发,旅游业就发展不起来,因为,交通几乎没有保障。一条几百公里长的沿江公路,每年要发生上百次的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旅游团到怒江去旅游,几乎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概率要被某次地质灾害困在某一地方。这样的旅游,怎么能开展起来?
所以,目前国家对怒江州的整体脱贫规划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投资上百亿沿江修建一条高等级的公路,保障交通的畅通。这的确是一条对症下药的解决怒江贫困的好办法。高等级的公路,虽然不能说完全应对各种频发的地质灾害,但是,起码可以让一些较小的地质灾害不至于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有了这条路的保证,在怒江地区开展旅游才有了些可能。但笔者认为,这还不是最科学的扶贫方案。
五、开发水电是怒江州最科学的脱贫方式
目前,由于高等级的怒江公路还没有修建成,怒江旅游脱贫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还有待于观察。但笔者认为,修建高等级公路的脱贫效果,肯定不如开发水电更科学。就算我们公路的等级非常高,可以抵御各种地质灾害,那也不过就是能保障沿江的交通畅通,而一旦离开江边,交通的畅通仍然将难以保障。因为目前的地质灾害总是要从干流到支流不断溯源发展的。而一旦开发了水电,不仅能把怒江的巨大能量利用起来发电,变成资源和财富,而且还会阻止它再去不断的深切河谷制造地质灾害。这样,在干流的地质稳定下来之后,支流和整个怒江地区的地质情况才会逐渐都稳定下来。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整个怒江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实现怒江地区的整体脱贫。
总之,对于像怒江州、凉山州这类具有丰富水能的地区来说,水能的资源优势如果不能被开发利用起来,它就一定要不断的制造各种地质灾害来消耗掉这些能量。所以就形成了当地山高水急、交通不便和地质灾害频发的极其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恶劣自然环境。因此,对于这类地区来说,只有开发水电、把丰富的水能尽可能利用起来,服务于人类文明,才是最科学的扶贫方式。
结语
水电开发的扶贫作用是巨大的、全方位的,无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环境方面。尤其是在自然环境的改善方面,水电开发的作用,重要性几乎是无可替代的。
当前,扶贫攻坚是我们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响应党和国家积极参与扶贫攻坚的号召,用我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通过宣传科学原理,倡导用最科学的方式,让扶贫攻坚的效果事半功倍,是我们当代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社团组织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