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管窥我国那些获得国际认证的高校

已有 6702 次阅读 2016-4-27 20:03 |个人分类:规划参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6年3月底,教育部在召开的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强调指出“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各高校要大力发展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1]。国际专业认证是一流本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尺,获得国际专业认证也是高校获得同行认可以及吸引优质教育生源的有效途径。

就全球范围看,国际认证类别多种多样(详见表1)。以商科认证体系为例,由于国外特别是欧美地区的商科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其商科教育质量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也相对成熟,专业性的商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随着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商科院校认证体系,其中,美国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推出的AACSB认证体系、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推出的EQUIS认证体系和英国工商管理协会推出的AMBA认证体系构成了三大全球权威商学院认证体系。当前,国内同时通过这三家权威机构认证的高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

表1 主要国际认证类别汇总

国际认证类别

中文名称

创立国家

AACSB

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

美国

AMBA

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

英国

EQUIS

欧洲质量改进体系

欧洲

EPAS

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项目认证体系

比利时

NASPAA

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学会

美国

CTI

工程师职衔委员会

法国

Master  Level

化学工程师协会

英国

ABET

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

美国

ASIIN

工程科学、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认证机构

德国

EUR-ACE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欧洲

RICS

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

英国

IFT

高等教育评审委员会

美国

 

在上海,2016年2月底,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召开,提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应当在本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所作为”[2],并早在两年前就实践“政府将本科教学质量作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支持高校以国际同类一流专业为参照,建设一批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达到国际水平的本科专业,并与国际同类高水平大学实现学分互认”[3],同时,上海还支持高校参与国际专业教育认证,参照国际质量标准加强专业。此后,上海各高校开始纷纷探索与国际同类一流标准改革与建设专业的路径,参与国际专业认证的行动也随之悄然兴起。上海地区部分高校获得国际认证详情见表2。

表2  上海地区获得国际认证高校(部分)

高校

国际认证数量

国际认证机构

复旦大学

2

AACSB

EQUIS

-

上海交通大学

3

AACSB

AMBA

EQUIS

同济大学

2

-

AMBA

EQUIS

华东理工大学

1

ABET

-

-

上海财经大学

1

-

AMBA

-

上海理工大学

2

ASIIN

EUR-ACE

-

上海海洋大学

1

IFT

-

-

 

一直以来,国际专业认证在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成为优质教育的代称,获得国际认证不仅是各国抢夺优质生源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勇于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体现。当前,除上海地区外,已有其他地区高校获得国际认证(见表3)。

 

表3 我国部分高校获得国际认证的学院/专业情况

序号

国际认证类别

数量

学院、专业名称

1

Master-Level

1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2

ABET

1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3

AACSB

14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西安交大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等

4

RICS

3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

5

EUR-ACE

4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6

ASIIN

4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德电气工程专业)

7

AMBA

23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武汉大学经管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等

8

NASPAA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9

CTI

1

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

10

EPAS

1

汕头大学商学院

11

EQUIS

13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等

12

IFT

4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浙江大学食品科学本科专业

数据来源:资料来源于各高校官方网站和相关新闻网站(如有遗漏,敬请指正)。

由此可见,中国内地已获得国际认证的高校不在少数。参与国际专业认证,已然成为各高校展现教育质量的重要表征。国际专业教育认证的加入,对内地高校而言是实现与国际名校同台竞技的有效路径,因为只有在同一标准及体系下,与国际名校开展对话才更具说服力。也许,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宏伟目标确立之际,参与国际认证将是我国高校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的不竭动力。当然,高校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非所有高校的每个专业都适宜参与国际专业教育认证的,是否参与及能否参与国际专业教育认证,需要结合高校自身定位以及学科专业发展实际,凸显学科特色,避免盲目跟风,以免导致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万玉凤.将教育部部署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央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30日(03版).

[2]2016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召开[EB/OL].

[2016/02/24]http://www.sus.edu.cn/info/1149/11724.htm

[3]2014年秋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召开[EB/OL].[2014/08/29] http://www.yanhai.net.cn/news/jiaoyu/2014/0830/278756.html

 

(作者:lynn,同济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973202.html

上一篇:大学里的企业家精神:欧洲大学为什么要与企业联手?
下一篇: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破百万,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
收藏 IP: 180.161.1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