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瑟琦智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dmresearch

博文

【域外动态】十年树木:快速发展的哈佛工学院 精选

已有 6906 次阅读 2017-10-16 00: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域外动态】十年树木:快速发展的哈佛工学院

哈佛保尔森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下文简称哈佛工学院)2007920日正式成立,是71年前哈佛大学成立肯尼迪政府学院以来再次成立新的学院。

哈佛工学院的院徽(最上面一行VERITA是拉丁语,意为“真理”,中间一行水平的针链是为了纪念实业家Gordon McKay,McKay通过改进缝鞋机而发家,并将其大部分遗产分捐赠给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此外,为了纪念最早的劳伦斯科学学院的捐赠人Abbott Lawrence,徽章的主体采用了劳伦斯家族的标志)(图片来源:哈佛大学)

早在1847年,哈佛就曾成立过工学院,当时称劳伦斯科学学院(LawrenceScientific School),但在1906年被解散。此后,哈佛的工程和应用科学各专业使用过各种名称,并于1996年成立了工程与应用科学部。

哈佛工学院重建10年来,规模和质量都得以迅速发展,目前专任教师规模超过100多人。近期该学院还一次性招聘到岗6名专任教师,包括电子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材料科学等多个方向。

目前该院本科生数量是2008年的3倍,去年突破了900人。此外,其中哈佛有一半本科生至少选修了一门计算机课程。哈佛工学院的特点是汇聚工程科学、基础科学与文理学院的学生,过去10年来该院本科生在校人数(undergraduate enrollmentnumbers)不断攀升,规模增长到原来的3倍多。哈佛本科生人数最多的5个专业有两个在哈佛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应用数学。该院的计算机概论课程(CS50)是哈佛最少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哈佛大学在重视博雅教育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工程与应用科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根据该校的发展规划,哈佛工学院将于2020年搬迁到新建的奥尔斯顿科学与工程综合大楼(Allston Science andEngineering Complex),这一历史性搬迁必将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推动哈佛工程科学发展。新大楼建筑采用先进的绿色环保理念设计,有8层(包括地下两层),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英尺(超过4.6万平方米),拥有功能先进的干湿实验室、创客空间、学生活动空间、教室以及社交空间和咖啡间等设施。大楼周边有70万平方英尺(6.5万平方米)的绿色公共空间,位于哈佛新校区的创新中心点,临近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创新实验室(the i-lab, Life Lab, and Launch Lab),直通长木Longwood)医学区。新大楼2016年夏开工建设,预计2020-2021学年可以入驻。此外,目前工学院位于哈佛老校区的建筑装修后将继续作为工学院的行政办公空间使用。

哈佛工学院的发展路径不同于一般大学的传统工学院,从学术构架、专业设置等方面,都与传统工程技术学院大相径庭,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哈佛工学院目前开设的本科生专业(Undergraduate Concentrations)包括应用数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工程科学(A.B.& S.B.,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6个。开设的研究生计划有应用数学、应用物理、计算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工程科学(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工程硕士以及MS/MBA等8个。该院的设计工程硕士专业是与哈佛设计学院合作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哈佛商学院合作,数据科学专业是与统计系联合开办的。

为了体现现代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特点,哈佛工学院并没有传统的系这一级组织,工学院的专任教师可以根据研究兴趣参与或成立一个或多个研究小组,他们之间相互合作或与哈佛其他学院的学者合作。目前,该院有应用数学等8个虚拟研究所(姑且这么叫)。各所的faculty人数统计参见下表(图中标蓝色的研究方向同时属于两个虚拟研究所,去掉重复的该院共计有40多个研究方向,参见下表)。

资料来源:哈佛工学院官网。

按照这一新式交叉学科的科研组织模式,哈佛工学院的目前在职大约有106名专任教师,分属于40多个研究方向,其中许多人隶属于多个虚拟研究所(参见附表,按教师姓名排序)。

附表:哈佛工学院现任教师及其研究方向一览表


(作者:贺飞,北京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080958.html

上一篇:【域外动态】改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需要建立自引指数
下一篇:【域外动态】大数据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收藏 IP: 101.94.251.*| 热度|

6 郑学军 王府民 黄永义 孙颉 陈敬朴 张海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