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随着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江浙沪(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贯彻落实中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精神都有了比较明显的举措。里瑟琦智库对三省市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一、建设方案内容的出处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是由省政府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发布(文号:苏政发〔2016〕79号),浙江省发布了政府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新一轮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则由市教委公布了《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年)》。从三省市建设方案的公布形式来看,各方对此都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二、建设目标
三个省市建设目标的提法各有侧重。
《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沿袭了中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建设目标的提法,涵盖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等教育整体,具体如下:到2020年,1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百强,其中10所左右高校进入前50名,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全国新一轮学科水平评估中,排名第一的学科数不低于全国总数的10%,100个左右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同类学科前1%,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的学科数,不低于全国总数的10%。到2030年,江苏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强省,并支持2所左右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浙江省的建设目标侧重于本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一流大学建设,整体目标如下:力争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6位,10所左右高校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高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省。
上海市则认为学科发展水平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因此建设目标聚焦于一流学科,具体如下:重点建设20个学科,努力冲击国际一流水平;重点建设200个学科,使之逐步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学科;到2020年,努力使在沪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更加协调发展,全市高等学校一级学科点建设总量稳定在550个以内。到2020年,努力使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形成20个左右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一级学科覆盖面由目前的92个增加至95个左右。
三、建设项目
三省市作为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梯队,在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因此在建设项目的规划上各自也有比较明显的特色。
江苏省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提法比较简单,但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包括两大重点项目。一是持续实施“四大专项”——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协同创新计划、特聘教授计划。计划到2020年,立项建设培育170个左右优势学科,180个左右本科高校品牌专业,70个左右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选聘600名左右特聘教授。二是集中力量扶优扶强,整体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校向高水平和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对于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部省属高校,江苏省将按国家要求分别予以支持。
浙江省将“双一流”的建设目标融入到了五大项目中,而且还有了进一步的丰富。五大计划分别是:“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动态建设一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全省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6位,10所左右本科高校在全国同类型高校中处于前列。“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整合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社科基地项目,力争40个以上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100个以上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计划”,围绕国家首先是浙江省转型升级需要,重点扶持本科院校建设200个特色专业和150个优势专业。“2011创新计划”,建设50个左右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支持高校申报认定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工程”,建设30个左右新型高校智库,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申报成为国家智库。
上海市因为聚焦在一流学科,所以建设方案也相对比较清晰,就是实施“上海高等学校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其中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分四类高峰学科进行建设:第Ⅰ类高峰学科21个,第Ⅱ类高峰学科11个,第Ⅲ类高峰学科22个学科方向,第Ⅳ类高峰学科32个一级学科点。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分两类高原学科进行建设:第Ⅰ类高原学科169个一级学科点;第Ⅱ类高原学科17个一级学科点。
四、保障措施和管理方式
江苏省在计划加大投入的同时,扩大高校必要的自主权,同时结合第三方评估,动态调整,加强绩效管理。具体如下:对进入全国百强的省属高校,省财政自2017年起统筹新增教育经费加大投入,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每年每校给予1亿元左右资金支持,对支持高校实行试点政策,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与检查评比项目,由高校自主统筹用于内涵建设。加强绩效管理,“先建设、后拨款”,积极运用第三方评价,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当年排名进展、“四大专项”建设情况、高校社会影响及声誉等。省里将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
浙江省的举措相对来说比较原则性比较强,主要包括:到2016年,普通本科院校生均财政经费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创新高校投入机制,实施因素法分配,突出教学质量、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绩效和质量因素。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完善省属高校拨款办法。
上海市对保障机制进行了比较完善的设计,主要包括学科投入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和学科评价机制三个方面。2014-2017年第一个建设阶段,市级财政预计投入36亿元;2017-2020年第二个建设阶段,市级财政继续加大对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此外,实施四大学科评价和调整体系、开展学科国际评估、进行学科建设动态观测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以上资料均为人工整理,如有错误或遗漏,敬请指正。
(作者:于鲁江,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规划专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