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尔街报今天报道了硅谷明星诊断公司Theranos关门的消息:
就这样,被华尔街日报披露,追踪报道了三年的公司,在投资者损失十亿美金后以关门告终。我之前写过几篇涉及Theranos的博文(见下面相关博文链接),不过我觉得还是值得就这个公司的兴亡说几句话。
生物技术公司和IT公司的一个不同点就是:IT公司的悲壮故事都是在做大的过程中发生的;而生物技术公司的消亡则大多数是在做强的过程中发生的。Theranos是一个例外,它是因为首先在市场上扩张,试图以“先做大,后做强”的IT模式成功,可惜没有能够闯关成功。
做大,就是高举高打,非常高调,利用投资者的钱迅速占领市场,吸引眼球,然后再用市场优势获得更多的投资,做下一轮的扩张;做强,就是把技术搞精,把产品做好,把壁垒搞坚,然后再去搞市场,集资。做大的模式,靠资金和客户占有率来阻击竞争者;做强的模式,靠专利技术和优势产品PK竞争者。
生物技术,尤其是和疾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事业,因为人命关天,所以很难像IT行业一样用钱一夜间砸出一个市场来。
绝大多数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创立都是靠科学家(在研究单位)多年的积累,发表了论文,写好了专利,甚至开发出了产品才去成立公司的。所以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是博士,很少有学位读几年退学出来创业的。博士们集资也不会(敢)吹牛,对市场到底有多大自己也说不清楚。
“先做大,再做强”似乎也是国内很多生物技术公司的一个发展模式:要做大,就一次性购买一大批测序仪或者其它什么昂贵的仪器;一开口就是上百万人份的研究项目;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靠着标本出口,试剂进口等人为壁垒来阻击洋对手;靠发表在国际一流杂志上用巨资烧出来的论文来吓退国内竞争者并吸引外行领导的眼球。公司做大了,竞争对手难以生存,于是风险投资,政府,甚至股市都不得不在真空中一再奖励“独角兽”,结果公司的钱越来越多。
人们期待“大”公司的创业者们本意就是先做大,然后用一定比例的钱再把自己做强。可是许许多多的案例都证明公司一旦做大了就很难挑头做强,一经什么风吹草动就可能跌跟头。
Theranos的案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就生物技术而言,与其轰轰烈烈地把公司做大,还不如沉下心来把技术做强,这样才更有长劲。和IT不同,生物技术不是吸引到眼球就成功了,病人是把命都交给我们了的。
相关博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