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再说引力波 精选

已有 10896 次阅读 2016-2-16 01:31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引力波令人想到电磁波或水波——科普也喜欢将它比喻为吹绉一池春水,没我们什么事儿。如果把“微澜”的比喻当真,可能就误会了。它们都是“波”,因为都满足波动方程。其他定义都不如这个普适。在教科书里,引力波方程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弱场近似,它其实是关于度规的波动方程——也就是说,引力波是时空曲率在以波的方式传播,而不像电磁波那样,是一个“摸得着的”电磁场的波动。我们应该记住一点: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不是“力”,或者说本没有什么引力。相对论的图景是:所有物体都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在度规确定的非平直时空中运动(如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动)。以“传统”眼光来看,那就像物体被某个“引力”牵着走。在这样的图景中,引力波就是时空曲率的波动,而引力波的效应就是使粒子的测地线发生了偏离(与黎曼曲率成正比)。

   虽然引力波方程是从弱场近似得到的,引力波却是典型的强引力场效应,是大尺度的时空曲率振荡的结果(如大爆炸,黑洞的结合,超新星的爆发,中子星的约会等),而这些强引力场区域几乎不可能发射电磁波(被吸收了)。电磁波主要来自弱引力场区域,特别来自单个的辐射源(如星体表面),然后叠加在一起。

   我们知道电磁波是线性的,可以叠加(如干涉),而引力波是非线性的,它自己也是生成它的时空的能量动量分布的一部分。所以,引力波会呈现一般的非线性波动的特征,如孤子和瞬子。我们能用弱场的线性近似来计算引力波,是因为它在我们探测器的效应很微弱。另外,从场论观点看,电磁场是自旋为1的光子,而引力场是自旋为2的引力子。超弦理论“预言”了一种自旋为2的粒子,也“追认”它为引力子。

   正如射电天文学看见了可见光看不见的东西,引力波也将揭示一幅不同的宇宙图景。不能用望远镜(光学的活射电的)看见的东西,也许能靠引力波去“看”。然而,引力比电磁力弱36个数量级,所以引力波的效应很微弱,难怪认识它一百年了才隐约看见了它。

   引力波具有其他波的动力学特性,如能量动量角动量,会产生“力”的效果,所以它的到来会引起可感的效应。我们有两种探测引力波的方法,一种靠共振,一种靠干涉。50多年前,Joseph Weber用铝合金棒来探测引力波,还闹过一次乌龙。他写过一本GR&GW1961),是引力波的经典教科书。

 这回的主角是LIGO,Laser Interferometer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极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可见是用干涉的。其原理同迈克耳逊-莫雷探测以太的干涉仪一样。干涉仪的好处是能尽量延伸L的臂长(LIGO4000m),当然也不能任意长,不能超过引力波的波长(大约50 ~ 500km)。从共振式的Weber棒到干涉式LIGO,引力波探测也从小实验成为大科学,所以LIGO发表的文章有那么长的作者名单。

   引力波效应多大呢?地球的引力场强(以我们坐标系里的时空度规为标准)大约为负9量级,10(^-9,这是我们的“背景”。“天外”来波的强度大约是负21的量级——这个量级相当于发射了0.01个太阳质量的能量。所以,地球上即使只有万亿分之一的引力场非均匀性(实际应该不止)也比外来引力波的扰动大,由此可见观测引力波是比刺绣还精微的活儿。

   虽然不好区分外来引力波的空间变化,我们可以观测它的时间变化。外来波源于剧烈的天体事件,其时间变化是毫秒量级的,远比地球背景变化剧烈。所以我们看到LIGO的图是一列时间序列。具体说来,如图a,三个物体呈L状布置,当引力波的峰(谷)到来时,会将L的双臂拉伸(或压缩)。引力波产生的相对变化率DL/L~10(^-21),也就是LIGO文中的“应变”(strain)。它对应的实际长度变化为10(^-18)m,这个尺度比亚原子尺度还小,所以老K他们当年还为校正量子不确定性费了好大力气。

去年91409:50:45(UTC)Hanford, WALivingston, LA的两个相距3000km的LIGO兄弟记录了同样的信号(时差6.9ms),这就排除了背景影响,证明是天外来客。信号与理论猜想(数值模拟)的黑洞约会信号一致——两个质量相近(约30个太阳质量)的黑洞飞旋着趋近并合而为一(the inspiral and merger of a pair of black holes and the ringdown ofthe resulting single black hole),所以事件被认定为GW150914,且“误报概率小于千万分之二”。遗憾的是,其他几处的引力波探测兄弟没能看见这出好戏,据说意大利的Virgo正在升级,德国的GEO不在观测模式,可还有日本的TAMA 300呢?

下图是老K在《黑洞与时间弯曲》里构想的黑洞约会的引力波型,说明了两个黑洞(严格说来,是两个强引力场时空区域)从inspiralmerger(coalescence)到ringdown的过程,看他的预言与这回看到的信号是多么相似!    




 




人类首次探测到引力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956389.html

上一篇:人日雨过草堂
下一篇:政治家的语言艺术
收藏 IP: 182.148.33.*| 热度|

35 武夷山 姬扬 王又法 马德义 曾泳春 李轻舟 钟炳 文克玲 田云川 王春艳 薛宇 刘全慧 葛素红 徐明昆 王亚非 刘钢 李红雨 李颖业 曹须 乔琛凯 李笑月 应行仁 柏舟 吉宗祥 biofans yangb919 bridgeneer decipherer xlianggg CNLX2013 zjzhaokeqin shenlu icgwang luxiaobing12 wlim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