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鸟儿的诗情

已有 4806 次阅读 2010-3-12 08:43 |个人分类:诗歌|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柏舟兄以诗人情怀写了诗和诗人的价值(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1705 ),我也借两句洋诗来说鸟儿的诗情。两行诗来自Lawrence Ferlinghetti的那首绝妙的说诗的诗(What is poetry?)(我以前说过它的“诗味的记忆”,见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3744 ):
 
Every bird a word, every word a bird, and birdsong is not made by machines.  
Poetry is boat-tailed birds singing in the setting sun in the tops of jacaranda trees in the plaza of San Miguel de Allende.  
一只鸟一个字,一个字一只鸟,鸟的歌儿不是机器的鸣镝。  
诗是一群船尾鸟,在落日的余晖里,欢唱在圣城广场的紫薇花枝头。  
鸟儿的歌儿是天籁之声,当然不是机器产生的——这样说来,音乐也不能算,而只能“庶几近之”,诗也一样。
 
boat-tailed birds 大概是Campephaga quiscalina,紫喉鹃鸟,形态怪怪的,两边像船尾一样翘起。我不知道这种鸟是不是和杜鹃(子规)一家。子规的歌声,我们的古人是念念不忘的。如李白游浪在外,在宣城看见杜鹃想起子规,然后想到“家乡”(好像有地方在争呢):“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不过,这位洋作者听的鸟儿可不在乡下,而在黄昏的游乐园。San Miguel De Allende是墨西哥的一块旅游胜地,1542年,一个圣方济各修士Juan De San Miguel来到这里,带来欧洲的纺织和耕种技术。后来有个本地出生的Ignacio Allende发动起义,争取墨西哥独立。1826年,当San Miguel 为城市的时候,人们便把他们的名字加在一起,成为San Miguel De Allende
 
如今人们喜欢来到广场,聚集在紫薇花下。《纽约时报》的旅游指南说,紫薇花开时,最好去San Miguel,不仅花儿开了,小城也开了——古老的建筑在沙漠落日的光辉斜照下,就像镀了一层薄薄的五彩云衣。
 
鸟儿的诗在我们的文化里似乎有别样的风格。《诗经》开篇也写鸟儿叫,但“兴”起的感觉不同;我们说鸟语花香的“诗情”,多半儿不在喧嚣的城市广场。
 
更不同的是,作者把一只鸟只看做一个字,一个字只是一只鸟,而诗是“一群”鸟儿。我们的诗写鸟,大概很少写一群(雁南飞例外,不过那更多地是代表物候),天安门前千百只和平鸽子飞起来,也该是一首诗,但我不知道怎么写。我们写三两只的多,写一只的更多。因为,我们的诗情多发生在孤独和宁静中,而不在热闹中。最好的诗都写个人的情怀,然后让别人来同感。如果想写“普遍性”,可能就离诗远了。
 


San Miguel de Allende的风光(网络图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302172.html

上一篇:英诗的“错乱”
下一篇:孔夫子说过“中庸”吗?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钟炳 赵宇 陈湘明 鲍海飞 柏舟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