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烂人”袁朗的南瓜
---《士兵突击》里的教育 蓝莲花瓣---
在《士兵突击》里,“烂人”袁朗的出场是什分土豪和神秘的,土豪是老兵们仿佛知道他是有什么高大的背景,神秘在于他被俘之后还那么得理直气壮,那么地不可一世和牛气。更为厉害的是他只需一眼便看明白了许三多这个人:“你为什么那么地,急于承认错误?”
在这个时候,或者整个“招收”许三多们的过程中,袁朗都像是一个先知---比先行者更高一层的先知,他在遥远的未来和不可辩驳的高度上对着许三多们招手。等到许三多们似乎是以佼佼者的身份走进A大队的那一刻,他们立刻变成了“欠收拾的南瓜”。袁朗和蔼可亲的面孔瞬息万变难分真假,生活从常规训练直接掉到了“炼狱”之中。更为可恨的是,他们所遭受的训练和砥砺的设计者是袁朗。如果说之前班长史今的教育,是天使般的发现和温和的培养,是把“泥土捏成人形”,让他具有精神和信心。那么,“烂人”袁朗的教育则是一种锻造,是淬火,是“试玉要烧三日满”式的挑选。
因为目标的严苛,“没有前方也没有后方”的绝境的生存和全局的胜利。这样的教育,对于被教育者是残酷无比的,对于教育者来说更是一种挑战。因此,袁朗,在这部剧中是站在“教育科学”的最前沿的,他不仅具有全部的军事素质,在理念和思维和思路上,他都必须走在所有人的最前边,并且,他自己必须具备强有力的信念和坚持。
但是这种教育,不是有了袁朗就可以实现了。从看得见的收益上来说,这种教育具有巨大的淘汰率,也就是说这种教育是一种投资远远大于收益的教育,如果,算经济账的话,这样的教育是让学校倒闭的教育。因此,袁朗的教育,班长史今不会做,连长高成也没法做,只有A大队的袁朗可以做,或者不是袁朗一个人做,是很多袁朗们做的。
人们说伯乐和千里马是相互的,千里马见了伯乐就是千里马了,伯乐相中了千里马就成伯乐了?可是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它在袁朗的教育中凸显出来:许三多是资质最好的吗?不是。袁朗自己具有开放和发散的能力,也具有开放和发散的思维,袁朗需要的是开放和发散的人才。但是那个空军飞行员,他自己不愿意成为千里马,或者他之前没有明白“伯乐”的心意?所以,就算袁朗已经非常高明了,他的教育也必须面对一种失败率!
并且,在千里马每天把自己训练成千里马的过程中,憎恨和咒骂“烂人们”有时候是一种坚持下去的动力。可见,真正的教育者收获的或者更多是不忿和并不公平的怨恨。但没有教育者的这种逼迫,被教育者便不能成为真正的千里马,没有能力在没有前方和后方的严酷中存活下来或者完成任务。
袁朗的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人脸对着人脸的教育,许三多们整个的成长过程中,他们还会肩并肩战斗。这里要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思维,是相互的信任,所以,袁朗对成才更加严苛,也许在这里,只有严苛才能使军事素质很过硬的成才更进一步。
当然,如果袁朗就是一个教师的话,应该有人对着他的教育唠叨不少,更为关键的是,如果袁朗是一个铸剑师,袁朗要铸一把举世无双的干将莫邪剑。高温锻造,不断地捶打,而这个时候检查队的人,钢铁的家长,唠叨不止,指导不停,举锤的手稍有犹豫,力道不够,莫邪剑就在刚度上,劲度上,柔韧度上,等等的,出现成色不足的误差。所以,袁朗的更加的高贵,在于他的敢于坚持。这样,“烂人”袁朗把南瓜许三多,锻造成一把精品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1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